十七、老父含冤去 流亡咸阳城
书名:推背图源起篇 作者:星启之路 本章字数:2065字 发布时间:2025-08-26

贞观八年大暑过后的一个清晨,陈敬之与陈砚伫立府门前,目光沉沉。陈默正站在那辆半旧的青布马车旁,将怀中幼子轻轻递入车内妻子的怀抱。调任文书两日前便已下达,今日他即将奔赴山东青州赴任。


看着陈默俯身把孩子交给妻子的场景。看着当两人指尖相触的刹那,一旁站着的陈砚不免产生凄凉的感觉。


前日收到的调令此刻已成现实。车夫将最后一件行囊固定在驴背上,见陈默转身,便稳稳扶住车辕:“陈大人,该启程了。”


陈默并未立即上车,而是转身面向门阶上的父亲与弟弟。陈敬之鬓角斑白,此刻却只是静静凝视,千言万语最终化作一个简单的挥手动作。陈砚站在父亲身旁,注意到兄长后腰处因昨夜整理文书久蹲而留下的深色汗渍,喉结滚动,却终究沉默不语。


“爹,三郎,我走了。”陈默向父亲深深作揖,声音在晨雾中格外清晰。转向陈砚时,他又叮嘱道:“家中有你我便安心。若父亲夜间咳嗽,记得按方煎药;西市胡饼铺的芝麻糊他爱吃,得空去买些。”


陈砚郑重点头:“哥放心,到了青州务必捎个信来。”


陈默应允后,踏上马车踏板。车夫扬鞭,车轮碾过青石板发出沉闷声响。晨雾未散,远山如墨,马车缓缓前行。陈敬之的手久久悬在半空,直至车影消失在街角,才喃喃道:“路上仔细些。”


晌午时分,烈日高悬,官道两旁柳树萎靡不振。陈默掀帘查看,发现前方道路被山洪冲毁,碎石淤泥阻塞去路。他当即跳下车卷起衣袖:“大家搭把手清理一下!”仆役们纷纷上前,陈默带头搬运石块,汗水浸透官服,后背洇出深色痕迹,双手被石片划出道道血痕也浑然不觉——这仅仅是艰难旅程的开端。


日头渐高,陈默离去的烟尘尚未散尽,陈敬之背着手立于门阶,望着巷口老槐树耷拉的枝叶,忽然低声对陈砚道:“去把西厢房第三只木箱搬到我书房。”


那只木箱陈砚认得,是父亲存放机密文件所用,锁具比库房门锁还要严密。搬运时指尖蹭到箱角积灰下的模糊印记,似是官署旧痕,却想不起何时见过。


入秋后长安城暗流涌动。常有皂衣汉子在崇业坊徘徊,遇见官家人便低头避让,却总往陈府方向窥探。陈敬之每日归来,袍角沾满官道尘土,有时袖中露出写有“可恶”字样的纸角。他闭门不出的时间越来越长,偶尔房间里传出《长恨歌》的吟诵声,夹杂着一声声叹息。陈砚在西市代书摊谋生,有江南商人借写契书之机打听:“听说陈侍郎在查江淮盐事?”他只低头研墨,答以“家父只管户部常例,不问旁事”。


冬至前夜大雪纷飞,陈砚替人写完最后一封家书收摊时,见两名金吾卫站在巷口,腰牌刻着“靖王府”三字,铁尺在雪光下泛着冷光。他心头一紧,抄近路赶回家中,刚进门槛便听见府内嘈杂声。


跨入家门时,正见陈敬之被按倒在地,花白头发蹭着冰冷青砖。“萧王爷有令,陈侍郎私自核查盐政,意图构陷宗室!”领头的校尉踹着箱子,里面飞出的纸页写着“某年某月某日,江淮私盐过境”“某盐商与靖王府管事往来”,混着雪花落在陈砚脚边。


张婉从里屋冲出,将油布包塞到陈砚怀中:“这是你爹今晨亲手封的,说若有不测,让你去青州找大哥!”她指甲掐进陈砚胳膊,“我在此应付,你从后园水道走,别回头!”


陈砚被推着往后院走,耳边传来父亲挺直脊背的声音:“我查私盐是为国课,萧衍构陷忠良,总有清算之日!”声音撞在雪地上碎成冰碴。风雪灌进衣襟,他钻进水道暗口时,听见府门被封条贴上的脆响,回头看时,朱门已被染成刺目的红,像泼在雪地上的血。


后来他在张婉二哥家的柴房躲了半月,听张婉冒雪报信,说父亲在狱中绝食三日而亡。抄家清单未提那箱盐政账册,陈砚摸着怀中的油布包,里面是父亲手绘的私盐网络图,终于明白父亲让他搬箱子时眼中为何既有决绝又有后怕。


如今他有家难回,不敢留在长安,张婉带着幼女暂居娘家。陈砚辗转来到咸阳城,在聚文堂门后一角摆摊代书,靠写家书、抄货单度日。老板为人仗义,陈砚赚到钱便分他一些,没赚到也不计较。


一日,有个跑船汉子来写契约,写完摸出几文钱迟疑道:“先生字好,能不能帮我看看?昨儿夜里总梦见船翻在水里。”陈砚本想拒绝,见对方满手老茧,想起父亲曾说“字能观心”,便指着契约末尾的“保”字道:“‘保’字左边是人,右边是‘呆’,守着本分,莫贪夜航,自然稳妥。”汉子愣住,谢过后次日改在白日行船,回来时塞给陈砚两个白面馒头,说顺风顺水。


此事传开,渐渐有人找他“看字”。来的多是平民百姓,问的都是“丢了耕牛能否找着”“出门做买卖顺不顺”。陈砚不扯天干地支,只就着对方写的字拆解——妇人写“安”字少了点,便说“家宅少了桩心事,放宽心便是”;小贩写“利”字撇捺太急,便劝“步子稳些,别追快钱”。


老秀才看在眼里,一日关了铺子,从箱底翻出本破旧的《玉匣记》扔给他:“照着上面的说法圆,挣的钱分我两成。”陈砚没接,只在自己摊前添了块木板,写着“代书兼释字,随喜给钱”。夜里在耳房,他对着油灯描红,碑帖上的字渐渐融进那些问卜的话语里,一笔一画,倒成了他藏住心事的法子。


住处仍是那间小耳房,墙角多了个瓦罐,里面攒着些零碎铜钱——不全是自己的,有次替老婆婆写祭文,对方没钱,塞给他一把晒干的草药,他转手换了半袋米,省着吃了半个月。日子就这么靠着一支笔撑着,字里行间,藏着活计,也藏着不敢外露的念想。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推背图源起篇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