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汽在武陟老茶馆油腻的桌面上凝成水珠,沿着粗瓷碗壁缓缓下滑。苏洛合上笔记本,指尖还残留着糟蛋流心的黏腻和石子馍的焦香。她灌下最后一口温吞的油茶,那浓稠的暖意沉甸甸地坠进胃里,压住了中原厚土赋予的、过于丰盛的味觉激荡。推开吱呀作响的木板门,夜风带着黄河故道特有的干燥土腥气扑面而来,卷走了最后一点油茶的暖香。
火车哐当哐当地向北。硬卧车厢里弥漫着泡面和汗味混合的气息。苏洛蜷在狭窄的上铺,借着小夜灯昏黄的光,翻着一本厚厚的影印册子。纸张泛黄发脆,墨色浓淡不均,是辗转得来的《清异录》残卷食馔篇。指尖划过竖排的繁体字:
花折鹅糕:取鹅肉细斫为臛,杂辛香,裹以米粉浆,塑作花形,蒸熟。其色莹白,瓣绽如生,置盘中,若芙蕖承露。
芙蕖?荷花?米粉浆如何塑出花瓣?鹅肉臛(huò,肉羹)又如何去腥定味?她盯着那几行模糊的字迹,仿佛能闻到一千多年前蒸笼里逸出的、带着禽肉鲜甜与米香的水汽,又倏忽消散在车厢浑浊的空气里。车窗外,中原平原沉入墨色,只有远处几点孤灯,像是散落在大地上的微弱星火。
---
长安城早已不是盛唐气象。钢筋水泥的丛林里,苏洛按图索骥,找到饮食文化研究所那栋不起眼的灰色小楼。头发花白、戴着厚瓶底眼镜的李教授,从堆积如山的故纸堆里抬起头,镜片后的眼睛锐利依旧。
“花折鹅糕?”李教授推了推眼镜,声音带着长期伏案的沙哑,“隋唐宫廷点心,失传久矣。文献只鳞片爪,实物更无留存。”他枯瘦的手指在一堆发黄的书页和摹本里翻找,抽出一张模糊不清的线描图,“喏,这是后人根据文字臆想的‘花折’形态,未必准确。”
图上,几朵“荷花”亭亭玉立,花瓣层叠舒展,花心微凸,形态确实精巧。苏洛凑近了看:“米粉浆……如何塑形?蒸制不会塌陷?”
“难点就在此!”李教授来了精神,“米粉浆的稀稠是关键。太稀,挂不住鹅肉馅,蒸时流淌;太稠,塑形僵硬,口感生硬。古籍提及‘裹’,推测是用湿米粉浆包裹肉馅后,入模具压出花形,再蒸制。”他翻出一本笔记,上面是密密麻麻的推算,“鹅肉臛需预熟去腥。唐时胡椒价同黄金,多用本土辛香:茱萸取其辛烈,桂皮取其温香,姜葱取其去腥。调和比例,难!”
他领着苏洛来到研究所狭小的复原厨房,指着角落几个积灰的木制模具:“这是早年按推测仿制的‘芙蕖’模,试试?”模具内刻着花瓣纹路,凹凸有致。
苏洛的心跳快了几分。她挑了一块模具,洗净备用。按李教授的建议,选用上等籼米磨粉,加水调浆。第一次,浆调得如浓粥。她小心舀起一勺,裹住预先炒熟的鹅肉馅(只用姜、葱、盐),倒入模具。浆液顺着缝隙流淌,勉强盖住肉馅,花形模糊。
蒸锅上汽,放入模具。短短十分钟,苏洛守在锅边。时间一到,揭盖——模具里的“花”已瘫软成一团湿黏的米糊,鹅肉馅半露,腥气混着米香,狼狈不堪。失败。
李教授摇头:“太稀。加粉。”
第二次,粉浆调得如湿面团,勉强能塑形。费力地塞入模具压实,蒸出来倒是有了花的轮廓,但质地坚硬如砖,边缘开裂,鹅肉馅干柴。口感粗糙得难以下咽。失败。
第三次,第四次……苏洛在狭小的操作台前反复试验粉水比例。手上、围裙上沾满了湿黏的米粉。厨房里弥漫着蒸鹅肉的腥气和一次次失败的焦躁。第十次,粉浆调得如浓稠酸奶。她屏息凝神,用刮刀辅助,将浆液均匀裹住肉馅,小心填入模具,刮平表面。送入蒸锅。
等待的十分钟格外漫长。蒸汽氤氲中,苏洛紧盯着锅盖边缘。时间到!关火,稍焖。揭盖的瞬间,一股温润的米香和鹅肉鲜香扑出。模具里,一朵白色的“荷花”轮廓清晰,花瓣微微绽放,虽不如图上精巧,但总算有了花的模样!
苏洛小心地脱模。米糕质地细腻了许多,带着柔韧感。她掰开一小块,鹅肉馅鲜嫩多汁,辛香料的运用克制而巧妙,姜葱去腥,一丝微辛提味,与鹅肉的醇厚相得益彰。虽然离“瓣绽如生”还有距离,但雏形已成!
“成了!初步成了!”李教授也难掩激动,凑近细看,又尝了一口,“粉浆比例接近了!下一步,精进塑形,让花瓣更薄更挺立,研究蒸制火候和时间对形态的影响!”他布满皱纹的脸上泛起红光,仿佛穿越时空,触碰到了隋唐御厨的指尖。
苏洛看着手里这朵不够完美却意义重大的“米花”,疲惫一扫而空。她拿出笔记本,飞快记录下这次成功的粉水比例、蒸制时间、馅料配比,每一个细节都弥足珍贵。
---
接下来的日子,苏洛沉浸在“花折鹅糕”的反复锤炼中。她跑遍长安城的粮油店,比较不同产地籼米粉的特性;拜访香料铺的老掌柜,请教茱萸、桂皮等本土香料的搭配古法;甚至找到一位年逾古稀的老点心师傅,学习传统米糕塑形的手上功夫。
模具被不断改良,边缘更薄,花瓣纹理更深。粉浆的调配精确到以克计量。蒸锅的密闭性和火候控制也被反复调试。每一次微小的调整,都让那朵“米花”更接近古籍中的惊鸿一瞥。
这天傍晚,苏洛将最新一批试验品放入蒸锅。夕阳的余晖透过小窗,给厨房镀上一层暖金。她靠在墙边,揉着酸胀的手腕,鼻尖萦绕着蒸腾的米肉混合香气,混合着窗外飘来的、属于现代长安的车流喧嚣。一千多年前的宫廷奢味,正在这间简陋的厨房里,艰难地破土重生。下一步,是那传说中的“八宝锅蒸”,甜蜜的考验正等着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