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背第二象,槐叶识缎相
书名:推背图起源篇 作者:星启之路 本章字数:2535字 发布时间:2025-08-27

陈砚在聚文堂代笔为生,这日刚给城郊猎户写完家书,砚台里的墨汁还泛着水光,瑞和祥的王掌柜便“哐当”一声撞开了门。他攥着块云锦残片,指节因用力而泛白,残片是块被剪得齐齐的三角,像被谁用尺子量过一般。王掌柜脸上的沟壑里全是焦灼,声泪俱下地拍着桌子:“陈先生,救命啊!库房里七匹贡缎凭空没了,就留下这么块三角残片!门锁好好的,窗户也是钉死的,再过半月就是知府大人的寿辰,这要是传出去,瑞和祥的招牌就得砸了!”

陈砚搁下笔,狼毫在砚台边缘轻轻一靠,目光扫过王掌柜指甲缝里嵌着的靛蓝丝线——那是常年跟绸缎打交道磨下的印记,随即起身道:“走,去瞧瞧。”

两人出了聚文堂,贞观十年夏日的日头正毒,像团烧红的烙铁,把青石板晒得滚烫。街角老柿子树的影子斜斜铺在地上,像块被揉皱的旧布。沿石板路走了半盏茶的功夫,不知谁家院墙外的槐条生得格外旺盛,叶片绿得发亮,被风一吹沙沙响。陈砚想起以前跟张婉在家中测算雨晴时的场景,在算出有雨的时候。手刚一接触那半片槐叶,立刻雷声轰鸣。把两个人都吓呆了。当时张婉还说:”算的真准。”此刻他倒是鬼使神差地折了一串,在手里转着把玩。他边走边数,一面十片叶子,尖上还有着一片叶子,不多不少,正好二十一片。

“邪门得很!”王掌柜在一旁,一边走一边跺着脚絮叨,粗布鞋底把石板敲得邦邦响,“库房在后院,三面是丈高的死墙,墙缝里都长了青苔,就前面一扇门,窗户也钉死了。黄铜锁头擦得能照见人影,钥匙只有我和账房刘先生拿着,守夜的老马头更是寸步不离,那七匹布怎么就没了?”

到了瑞和祥后院,老马头正蹲在库房门口抽旱烟,烟锅里的火星明明灭灭。见王掌柜带了人来,他慌忙磕掉烟灰站起来,烟杆在掌心转了两圈:“掌柜的,后半夜我听见库房这边有窸窣声,提马灯过来看,门是锁死的,窗户也钉得严严实实,铁钉子都没松动半分,啥异常没有啊!”

陈砚没接话,径直推开库房门。一股霉味混着靛蓝染料的气息扑面而来,像闷了半季的潮气忽然涌出来。他绕着那个空荡荡的货架慢慢打转,木架上还留着布匹压出的浅痕,王掌柜在一旁指着第四与第五货架中间:“就这儿,原本码着七匹贡缎,蓝的、紫的、月白的,今早一开门就没了,地上只留了那块三角残片。”

陈砚的目光扫过货架间的地面,角落里有几处水渍,已经半干,留下浅褐色的印子,像打翻的茶水。他摸了摸货架木棱,指尖沾了点潮乎乎的粉末,捻开一看,是细碎的霉斑。这时,他低头看了看自己手里的槐叶串,忽然“啊”了一声——第四片叶子上有个洞,边缘卷着,像是被水泡过;第四和第五片中间的茎,皮不知何时被自己不经意抠掉了一块,露出白生生的梗!

陈砚捏着槐叶串,指尖在破损处轻轻摩挲,眼底闪过一丝明悟。

回到前屋账房里,陈砚叫账房刘先生取来纸笔。他先在纸上画了三面围墙,然后把那串槐叶画在里面,二十一片叶子大小匀称,叶柄相连,然后在第四片叶上画了个空隆,边缘特意描得发卷,又在第四与第五片叶的茎秆上画了道锯齿痕,像征被指甲抠过。接着提笔蘸墨,在画旁写下四行小楷:

“槐叶廿一值唐记,三垣分置七匹意。

四漏潮痕系缎缕,五连深究得寓意。”

王掌柜和刘先生凑过来,盯着字画看了半晌,还是一脸茫然。刘先生推了推鼻梁上的老花镜:“陈先生,这字是好字,可这叶子……能说明啥?”

陈砚指尖点过第一行字,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我折的这串槐叶刚好二十一片,正对应库房里的二十一匹布。叶底虽没题字,但眼下是贞观十年,这‘值唐记’,记的就是此年间的事。”他顿了顿,屈起三根手指,“库房三面死墙,是为‘三垣’;二十一匹布分三堆,每堆七匹,正合‘分置’之意。如今少了七匹,恰是三堆中少了一堆,这数目,早在槐叶里摆着了。”

王掌柜眉头紧锁,指节捏得发白:“可布是真没了,还留了块带三角的残片……那缺口看着就瘆人。”

“留三角的,未必是外人。”陈砚打断他,指尖移到“四漏潮痕系缎缕”七个字上,拿起自己那串槐叶比对着画,“你看这第四片叶有洞,对应库房屋顶漏雨的位置;茎秆被我扣掉皮的地方,正像第四与第五货架中间的潮气——那七匹布,怕是先被漏雨泡了,才遭了这般处置。”

他捏着那节破皮的茎晃了晃:“这皮是从里往外扣掉的,边缘不糙,不是被外力撕扯。就像那带三角的残片,许是有人发现布被泡了,铰块边角做记号,好跟别的布区分开,免得混了成色。”

刘先生忽然插话:“可若是晾晒,何必铰三角?”

“许是怕人误拿。”陈砚目光扫过两人,“你想,贡缎金贵,被水泡过更得仔细照看,铰个三角当记认,回头好找绣娘修补,也合情理。况且这破皮不是长了异物,是人为扣掉的,正说明事出内部,与外人无关。”

他转向最后一行字,指尖划过画中完好的第五片及往后的叶子:“这些叶子齐整,叶脉清晰,说明事出有因,却没闹到不可收拾。王掌柜不妨问问家里人,尤其是常去库房的,或许有人动过那七匹布。”

话音未落,门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王掌柜的大儿子王三郎掀帘进来,满头是汗,手里还攥着根马鞭,粗布短褂上沾着些干草:“爹,我听下人们说丢了布?”他刚从城外赶回来,裤脚还沾着尘土,“今早我去库房查点,见第四架的七匹贡缎被漏雨打湿了,边角都发了霉,怕坏了知府大人的寿礼,就叫车夫搬到阁楼顶晾晒。那带三角的残片是我铰的,想着做个记号,回头好找绣娘补补,本想回来跟您说,谁知赶车去城外送样布耽搁了,倒让您着急了。”

王掌柜愣住了,嘴唇动了动,半晌才抬手给了儿子一巴掌,却没真用力,只是红着眼圈骂:“你这浑小子!怎么不早说!”骂完又急忙拉过儿子的胳膊,“布晒得咋样了?没糟践吧?”

王三郎捂着胳膊嘿嘿笑:“晒得差不多了,风一吹都干了,我这就叫人搬下来重新熨烫。那三角缺口不大,找绣娘绣朵小花盖上,保管看不出来。”

王掌柜这才松了口气,连拍大腿,笑声里带着后怕:“你这孩子!可吓死我了!”账房先生也松了口气,笑着摇头,提笔往账上记着什么。

陈砚看着眼前的情景,将那串槐叶轻轻放在桌上。阳光透过窗棂落在叶片上,第四片叶的空隆漏下细碎的光斑,像撒了把金粉。他忽然觉得,这世间的谜题,往往就藏在这些寻常草木、日常琐碎里,只待人静下心来,顺着那点蛛丝马迹,总能寻到答案。

夜晚,陈砚在油灯下拿出来那本用朱笔写着《推背图》的册子,翻开第二页在页顶标题位置,写上了第二象”槐叶识缎相”。对了和你们说一声,推背图第一象在《推背图源起篇》中。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推背图起源篇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