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血茶映出真诏
书名:重生后我被团宠,却只为他折腰 作者:铭珂沁语 本章字数:3177字 发布时间:2025-08-28

 

  

  

诏狱司最深处的铁笼,像一头沉默的巨兽,将沈撷英吞入腹中。

        彻骨的寒气顺着脚踝攀爬,与铁锈和经年不散的血腥味混杂在一起,织成一张无形的网。

        她腕上的镣铐沉重冰冷,上面用朱砂血漆刻着的“妖女”二字,仿佛带着灼人的温度。

        高台之上,大理寺卿谢砚臣一身绯色官袍,面容冷峻如山巅积雪。

        他手中高举的《大胤律》在昏暗的火把光下,边缘泛着森然的白。

        他的声音没有一丝波澜,却字字如锤,敲在每个人的心上:“我朝律法,祖宗成法,第三卷第七条——凡以幻术、妖法惑乱君上者,斩立决。”

        他目光如刀,直刺笼中的沈撷英:“你说你手持先帝遗言,要为茶政十策翻案。那我问你,先帝临终前三月,为奸人所害,喉骨寸断,口不能言。他,是如何留下遗言的?”

        这一问,如平地惊雷,殿内百官无不色变。

        这是人尽皆知的事实,是谢砚臣用来定罪的铁证。

        沈撷英却未发一言。

        她只静静地抬起手,指尖一枚银针轻轻划过,一滴殷红的血珠滚落,精准地滴入身前侍卫呈上的一碗清茶中。

        那是她入狱前,唯一的要求。

        茶是极品的君山冷香雪,汤色明亮。

        血珠入水,并未立刻散开,反而像一颗活着的红玛瑙,在茶汤中心微微旋动。

        一丝极淡的、混合着血腥与茶香的雾气袅袅升起。

        那冷冽的香气仿佛有了生命,在众人屏息的注视下,于空中勾勒出一幅流动的画面。

        画面里,龙床之上,垂死的先帝面如金纸,喉间缠着厚厚的白布。

        他枯瘦的手指颤抖着伸出,蘸上心口涌出的鲜血,在明黄的床单上,艰难地画下一个字。

        那是一个“茶”字。

        旁边,一名内侍官跪地,手捧一卷空白的冰绡,用特制的墨笔,将那个血字的形态、笔锋、甚至每一处力道的顿挫,都一丝不苟地摹写记录,终成一策。

        谢砚臣的脸色,在那血色“茶”字出现的瞬间,骤然变得惨白。

        他死死攥紧了手中的竹简,指节因过度用力而咯咯作响。

        那血字,他认得!

        那正是他亲手交给师兄韩子衡,命其在“意外”中彻底销毁的遗诏原件!

        它怎么可能重现于世?

        “妖术!不过是幻影!”他身侧的都察院御史崔九章最先反应过来,厉声高喝,试图打破这诡异的寂静。

        他快步上前,从袖中取出一卷黄绫卷轴,高声呈报:“谢大人,诸位同僚!此影或可摹拓,但笔迹如何能假?下官这里有内侍监呈上的先帝遗诏副本,墨色均匀,笔力贯通,绝无破绽,请诸位明鉴!”

        他展开卷轴,上面确实是先帝的字迹,写着传位于当今陛下,并无半句提及茶政。

        百官的议论声再起,局势似乎又被扭转了回来。

        笼中的沈撷英发出一声极轻的冷笑,那笑声在阴森的地牢里,说不出的讽刺。

        “崔大人说得对,笔迹可以伪造,墨色可以调配,”她缓缓开口,声音清冷而坚定,“可你伪造得了笔迹,伪造得了……血契吗?”

        她从怀中取出一本泛黄残破的书册,那是她母亲的遗物,《茶经补遗》。

        她翻开其中一页,将书页上一点早已干涸的暗红色血渍,混入另一只干净的茶碗中,用温水化开。

        那是母亲研究茶政时,呕心沥血留下的痕迹。

        “我母亲沈家,世代事茶,以血脉通茶灵,方有《茶政十策》问世。先帝信我母亲,亦信这血脉之契。”话音未落,她端起那碗混合了母亲血迹的茶水,猛地泼向空中!

        奇诡的一幕发生了。

        那碗血茶在空中并未散落,而是化作一片扭曲的烟纹,如一条有生命的赤龙,咆哮着冲向先前那幅由她自己鲜血构成的画面。

        两股烟气在空中交汇、盘旋、融合,最终,竟与先帝那血色淋漓的“茶”字,分毫不差地重合在了一起!

        血脉为引,血脉为证!如烙印一般,再无法辩驳!

        “这……”大殿之内,倒吸冷气的声音此起彼伏。

        “荒谬!”谢砚臣终于从震惊中回过神来,前所未有的暴怒让他脸颊的肌肉都在抽搐。

        他猛地将手中的《大胤律》竹简狠狠砸在地上,竹片碎裂四溅。

        “祖宗成法,国之基石,岂容一介妇人在此以妖法巫蛊动摇!来人!”

        他声嘶力竭地咆哮着,眼中布满血丝:“焚毁茶录,撕碎冰绡!将其同党一并拿下,就地正法!”

        他话音刚落,侧殿一直沉默不语的檀娘,素手轻抬,拨动了案几上的一枚铜铃。

        叮铃——那铃声清脆却诡异,不像是响在耳边,更像是化作一根无形的针,瞬间刺入了地底深处。

        本已开始消散的茶烟,被这铃声一激,非但没有散去,反而再次凝聚。

        烟雾之中,一个温柔而哀伤的女子影像渐渐清晰——那是沈撷英的母亲。

        画面中的她,已是弥留之际,正费力地将一本薄薄的册子卷起,小心翼翼地藏入自己高高盘起的茶团髻中,口中用几不可闻的声音低语:“……留给我的女儿,阿英……”

        沈撷英的心脏猛地一痛,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攥紧。

        她想起来了,这是母亲临终前的最后一面。

        可是……母亲最后的笑容是什么样子的?

        她为何对自己笑?

        说了什么祝福的话?

        没有,什么都没有。

        她的记忆里,只剩下这个藏书的动作和那句低语,其余的一切,都化作了一片空白的浓雾。

        为了唤醒这最后的血契之证,她又献祭了一段最宝贵的记忆。

        就在谢砚臣的卫兵即将上前动手之际,宫外,悠远而肃穆的钟声穿透了诏狱司的层层壁垒,清晰地传了进来。

        一声,两声……足足三十六响!

        这是国丧或大赦才会敲响的景阳钟!

        地牢沉重的铁门被人从外面轰然推开,明亮的光线涌入,刺得众人睁不开眼。

        光影中,一身戎装的禁军统领萧澹手持长剑,大步流星地走入,他身后,是上百名身穿茶褐色军服、手按刀柄的“茶兵”。

        他们迅速列阵,将谢砚臣的人马团团围住,剑拔弩张。

        “萧澹!你想造反吗?!”崔九章色厉内荏地喝道。

        萧澹看都未看他一眼,目光直逼谢砚臣,手中长剑一横,剑锋遥指高台。

        “奉陛下口谕:先帝遗诏真伪,兹事体大,非刑律可断。当由宗正寺与内阁共同主持,以‘心炉验契’之法,验明正身!”

        谢砚臣闻言,先是一愣,随即发出一阵森冷的狂笑:“心炉验契?萧澹,你跟她一样疯了吗?用以验契的‘问心鼎’早在三年前就已崩裂损毁,心炉已灭,何来验契?!”

        所有人的目光都汇集到了沈撷英身上。

        她缓缓抬起手,并未看向任何人,而是指向了地牢中心那块刻着镇邪符文的厚重石板之下。

        那里,正是传说中镇压着问心鼎残骸的地方。

        裂鼎虽毁,但地脉深处的余温,却从未真正熄灭过。

        “你说得对,鼎已裂,炉已毁。”她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压过了所有的嘈杂,“但只要这世间尚有执念未消,不平未雪,那炉火,便永不熄绝。”

        她并指如刀,毅然决然地划破了自己的掌心。

        鲜血汩汩涌出,她走到石板之上,任由那温热的液体顺着指缝滴落,渗入石板的裂缝之中。

        “我,沈氏撷英,以亲缘之血为祭,以不灭执念为火,恭请沉寂的问心鼎,唤醒先帝留存于天地间的……最后一道口谕!”

        话音落下的瞬间,整座诏狱司开始剧烈地轰鸣、震颤!

        那块厚重的石板轰然碎裂,一道夹杂着赤金与银白的茶烟从地底冲天而起,其势之烈,竟直接撞破了诏狱司的穹顶,与天光相接!

        光烟之中,一幅比之前任何一次都更加清晰、更加震撼的画面浮现。

        先帝躺在榻上,气息微弱,但他紧紧握着一个人的手。

        那个人,正是年轻时的谢砚臣。

        画面里的先帝,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凑到谢砚臣耳边,一字一顿,气息如丝:“砚臣……茶政十策……不可废。十策若废,国……必崩……”

        谢砚臣脸上的血色“唰”地一下褪得干干净净,他如遭雷击,猛地向后踉跄数步,脚跟撞在高台边缘,险些摔倒。

        他颤抖着,不受控制地摸向自己的袖中。

        那里,藏着一道他亲手篡改、准备在今日之后便昭告天下的“遗诏副本”。

        此刻,他能清晰地感觉到,那上面的墨迹,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灼烧,正在融化、变得模糊不清!

        他所有的信念,他为之不惜扭曲法律、构陷忠良的“正道”,在这一刻,被先帝亲口撕得粉碎。

        “不……不可能!这不是真的!”他像一头被困的野兽,发出了绝望的嘶吼,“我才是护法者!我才是守护大胤江山社稷的人!”

        光烟之中,沈撷英的身影被映照得宛如神祇。

        她居高临下地看着那个崩溃的男人,声音冷得像淬了冰:“你护的,从来不是法。”

        她顿了顿,字字诛心。

        “是罪。”

        就在此刻,地底那座破碎的问心鼎的裂纹深处,一株被地火与血脉滋养的银色茶芽,悄然无声地,又向上生长了一寸。

        天律,已然改写。

        整个诏狱司,陷入一片死寂,只剩下那道通天彻地的光烟,无声地昭示着一场风暴的终结,以及另一场更大风暴的来临。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