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熙三十年的桃花开得疯了。
骊山私塾的孩童们翘了课,追着裴家那小狼崽满山跑——十岁的裴归尘举着新得的桃木弓,一箭射落了县衙征粮的告示。
“反了反了!”税吏挥鞭抽来,却被桃枝缠住手腕。
红衣妇人自桃树跃下,指尖金线一闪:“阁下可知这树上结过北戎王的冠珠?”
税吏抬头看见树杈间悬着的玉冠残片,顿时软了腿脚。
当夜山居烛火通明。李昭阳蘸墨批改孩儿们的策论,裴铮在院中捶打新收的桃胶。金链系着的狼崽铃铛叮咚响,混着孩子们争辩的声音:
“《周礼》说诸侯聘礼用玉帛,阿爹偏用烽火!”
“《兵法》云穷寇莫追,娘亲昨夜还追着税吏到县衙呢!”
裴铮忽然拎着桃胶锅进来:“说得对!明日教你们‘穷寇当追三百里’的裴家兵法!”
被李昭阳用竹简轻敲额头:“莫带坏孩儿。”
转身却将金线穿入桃胶,给儿女的弓弦加固:“你爹的意思是——道理读千遍,不如实战一回。”
实战来得猝不及防。
三日后北戎使团借道骊山,车驾竟敢碾压春麦。小裴归尘挽弓欲射,却被阿娘按住。
但见李昭阳解下发间金簪随手一划——使团车轮齐轴而断!
“回去告诉你们新王。”她踩住滚落的贡品箱,“骊山的一草一木,比玉玺还金贵。”
北戎王暴怒兴兵,却在边境见到奇景:
玄衣将军与红衣夫人并立城头,腕间金链系着桃枝万千。身后站着扛锄头的百姓、举戒尺的西席先生,连裴家小娘子的竹弓都搭着桃木箭。
“尔等...”北戎王刚开口,忽见天空降下桃花雨。
每片花瓣都缠着金线,落地即成“止戈”二字。
裴铮的笑声震得战马惊惶:“我夫人拿冠珠换的桃树,岂容尔等践踏?”
后来史书载:永熙三十年春,北戎不战而退。骊山桃实骤丰,味甘如饴,食之可忘忧。
有孩童剖开桃核,见核仁天然长成狼头昙花纹。
今岁桃花又开时,裴归尘带着私塾同窗酿新酒。
酒坛埋入土那刻,山道传来铃铛清响。
玄衣人与红衣妇携手归来,鬓角沾着塞外风沙。
“阿爹阿娘!”孩子们扑过去,“这回带什么好物事?”
裴铮笑着抖开披风——落下的桃花瓣堆成小山,每片都刻着边境新开的互市名录。
李昭阳解下金链系着的酒囊:“北戎王庭的葡萄酿,换咱们的桃花春。”
暮色染红桃林时,醉倒的孩童们听见温柔歌谣。
“烽火台前雪昙生...金线穿珠缀晓星...”
歌声里,当年的白玉簪正轻搅酒坛,漾开千年涟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