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熙四十年的端阳节,骊山弥漫着艾草与墨香的奇异交融。
裴归尘正在书院主持“舌战群儒”,江南学子们这回有备而来,抬出整箱《礼论》典籍。白面书生刚翻开竹简,忽有破空声袭来——七枚桃核精准嵌入简牍缝隙,拼出个歪斜的“战”字。
“裴小将军又顽皮。”李昭阳提着艾草香囊现身,金线在指尖流转成河山脉络,“不过《礼论》有云:‘兵者凶器,圣人不得已用之’——诸位可知北境最新舆图?”
她振袖展开三丈素绢,上面用金线绣出蜿蜒边境。每处关隘都缀着桃核刻的城徽,突厥王庭的位置赫然钉着枚褪色的狼牙。
学子们哗然:“妇人岂敢妄议舆图!”
“妇人?”裴铮的笑声从梁上传来。玄衣人倒悬而下,腕间金链系着串风干馎饦,“夫人在潼关绣舆图时,各位的祖父还在描红呢!”
他忽然甩出馎饦击向灯台,烛火摇曳间,金线舆图竟浮起流光——每道山脉都标着暗纹小字:「某处伏兵三千」「某地宜设火攻」。
满堂寂然中,小裴昙捧着茶盏轻笑:“阿娘昨夜刚绣完突厥粮道,金线用了八十一种呢。”
争端终化作端阳诗会。学子们吟诵《离骚》时,裴家儿女却用桃枝在沙地划出兵阵图。忽有驿马惊破夜色,带来突厥奇袭军报!
“来得正好。”裴归尘抛下桃枝,“刚论到‘置之死地而后生’。”
三日后,边境传来匪夷所思的捷报:突厥铁骑陷入桃林迷阵,每棵树都挂着金线绣的狼头旗。被俘的统帅崩溃道:“麦穗会射箭!桃花能咬人!”
骊山书院却飘起粽香。李昭阳教女孩们用金线缠五毒符,裴铮带男儿们以桃胶封弓弦。粽叶包裹的糯米里,竟藏着微型边境沙盘。
“尝尝这个。”她剥开咸肉粽,露出用枣泥塑的烽火台,“突厥王庭的口味。”
他咬破甜豆粽,蜜汁溢出山河形状:“像不像夫人当年,给我的平安符?”
暮色染红艾草时,孩子们发现新奇玩意:粽叶脉络被金线重绣,展开竟是幅《四海安宁图》。江南学子们对着图纸震颤——每处关隘都标注着作物轮作之法,突厥牧场旁绣着茶马互市细则。
最高的桃树上,夫妻俩共饮雄黄酒。
她忽然扯他金链:“偷我金线绣粽叶?”
他反手握住她指尖:“夫人偷换我箭囊里的桃符,当我不知?”
月光照亮相扣的十指,腕间金链与银铃缠作同心结。
山下传来新谱的《端阳战歌》,孩童们用桃弓打着节拍:
「艾叶青 金线长
绣得山河入粽香
狼牙钉作北斗星
桃核排阵守边疆」
——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