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风起于青萍之末
书名:寒绡录 作者:雨蝶梦 本章字数:1170字 发布时间:2025-08-29

二月廿七,嵩山书院后山的残雪刚化,檐角滴水叮咚。


晨钟未响,林绡已立在活水堂前,手中铜铃残片被朝阳镀上一层淡金。


堂内,活水学派的木活字沙盘静静躺着,昨夜刚补完“春汛应急”一策。


他抬头望天,心里却像压着一片未化的云——


昨夜巡夜时,他在西廊下拾到一张揉皱的纸条:


“活水若成,旧堤皆废;旧堤废,则旧利亦废。”


字迹瘦劲,墨里掺着松脂味,像一条未露头的蛇信。


同日辰正,西灶官家子弟斋舍。


高湛、刘孟阳、赵翰文围炉而坐,炉上煨着绍兴黄酒。


高湛轻敲扇骨:“活水堂日盛,寒门子声势逼人,再不动手,我等恐无立锥之地。”


刘孟阳取出一份折子,封面写着《嵩阳旧学申明》:


“治水必官帑,官帑必循旧例;旧例坏,则国坏。”


赵翰文冷笑:“明日山长设‘经义大课’,正好发难。”


三人碰杯,酒液溅在火炭上,“嗤啦”一声,火星四溅,


像一场尚未点火的学派之争,已先烧出焦味。


午膳后,东灶寒士斋舍。


顾允成、秦小山、李铁匠之子李二郎围坐矮桌,桌上只有糙米饭与腌萝卜。


顾允成低声:“官家子已联名,欲在经义课上驳倒活水。”


秦小山握筷:“怕甚?咱们有沙盘、有算盘、有坝头血汗。”


李二郎憨笑:“还有我爹的茧手。”


林绡推门而入,手里提着半袋新蒸红薯:


“红薯甜,旧学苦,咱们先填饱肚子,再填旧学的嘴。”


众人哄笑,笑声冲出窗棂,惊起檐前麻雀,


像一股尚未成形的暖流,悄悄聚成云。


深夜,山长顾宪之悄至活水堂。


案上灯火如豆,映出他鬓边新添的白霜。


“旧派明日要在经义课上发难,你可有备?”


林绡递上新拟《活水答问》草稿,


共十三条,条条有算珠、有民口、有旧档。


顾宪之翻至末页,只见一行小字:


“学派之争,不在口舌,而在民心。”


老人沉默良久,取火折点烟,


烟雾缭绕中,他轻声道:


“民心若火,可煮米,亦可燎原;


你需握稳火钳,莫让火燎了书院。”


林绡躬身,火光映他眼底,一片沉静。


二月廿八,经义课前夕。


书院静室灯火通明,


旧派与活水弟子各自磨刀。


旧派斋舍,刘孟阳挥毫写《官帑论》:


“官帑若河,疏则国贫,堵则民富。”


活水斋舍,沈星疏削竹为筹,


筹上刻“民力”二字,


筹尾系红线,如血。


林绡独坐沙盘前,


以木活字排演明日辩场:


“旧派必以‘官帑不足’为刃,


我当以‘民力无穷’为盾。”


算盘珠轻响,


像战鼓,也像心跳。


二月廿九,卯鼓未响,雪庭已聚人。


旧派弟子着青衫,腰系朱绦,


活水弟子着素衣,腰系麻绳,


泾渭分明,却无人言语。


高湛立于旧派之首,折扇轻摇,扇面寒光;


林绡立于活水之端,算盘贴胸,铜铃在袖。


雪雾缭绕,像一层未揭的纱,


纱下是两股暗流,


一触即发,却尚未点火。


辰正,山长顾宪之缓步而出,


声音不高,却压过雪庭所有呼吸:


“今日经义,不设胜负,只问是非。


是非之尺,在民心,不在门户。”


林绡抬眼,与高湛目光相接,


一瞬之间,雪火交淬,


却无人先动。


雪继续落,


庭中脚印交错,


像一张尚未落子的棋盘。


风未起,云已满,


只待一声春雷,


或一场春雨,


将暗涌化作滔天巨浪。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寒绡录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