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芦苇荡夜接逃难众
书名:晚明残照 作者:风之流浪 本章字数:7706字 发布时间:2025-08-29

第五十二章:芦苇荡夜接逃难众,官道旁伏杀回援兵

 

夜色如浓稠的墨汁,将徐州城裹得严严实实,连星子都藏进了云层,只留城墙上几簇火把在风里挣扎,火光忽明忽暗,把鞑子兵的影子拉得歪歪扭扭,投在冰冷的城砖上,像一道道狰狞的伤疤。马老栓弓着腰,引着百姓往西门挪,粗布褂子被夜露浸得发沉,贴在背上凉飕飕的。他时不时回头望,看有没有人掉队,喉咙里发紧,却不敢大声喊——城里的鞑子虽乱了阵脚,可万一惊动了城墙上的哨兵,这一百多口人就全完了。

 

张屠户拄着根断矛走在队尾,断矛是昨天跟鞑子拼命时折的,矛尖还沾着干硬的土块,每走一步,受伤的左腿就轻轻颤一下,疼得他额头冒冷汗,却始终没落下半步。他眼尖,看到一个十来岁的少年脚下踉跄,赶紧伸手扶住:“小子,站稳了!再坚持会儿,出了城就安全了。”少年叫狗蛋,爹娘去年被鞑子杀了,跟着马老栓过活,他攥着张屠户的衣角,小声说:“张叔,我不疼,就是有点冷。”张屠户把身上的破棉袄往下扯了扯,裹住少年的肩膀:“忍忍,到了卧牛山,明军弟兄有热汤喝。”

 

“快些,都跟上!”马老栓压着嗓子喊,声音里带着急,却像被夜风吹散了似的,传不远。他终于看到西门外的芦苇荡——黑乎乎一片,像块巨大的毡子铺在地上,柳芽正猫着腰在芦苇丛里挥手,手里举着个萤火虫灯笼,微弱的绿光在夜里晃了晃,是约定好的“安全”信号。马老栓赶紧朝百姓摆手,示意他们加快脚步。

 

最先踏出城门的是个抱着孩子的妇人,姓王,丈夫是个货郎,上个月被鞑子抓去运粮草,至今没回来。她怀里的孩子约莫三岁,小脸冻得通红,嘴唇发紫,却懂事地没哭,只把脸埋在妇人怀里,小手紧紧攥着妇人衣襟上的补丁。妇人刚迈出城门,柳芽就迎上来,脚步轻得像猫,接过她手里的包袱——包袱里裹着两件旧棉袄,是丈夫留下的,还带着点阳光的余温,轻声说:“嫂子别慌,跟着我往芦苇荡走,里面清出了道,踩着芦苇秆走,不沾泥。”

 

小五和孙强在芦苇荡里忙得满头汗。小五手里的镰刀是爹留下的,磨得锃亮,割起半人高的芦苇秆来“唰唰”响,秆子断口处渗出乳白色的汁液,带着点涩味,溅在他的粗布衫上,留下点点湿痕。孙强力气大,把割下的芦苇秆捆成捆,再铺在地上,铺出一条宽约两步的路,免得百姓踩进芦苇荡里的泥坑。“小心脚下,这儿有个坑!”小五扶着一个白发老太太,老太太的鞋破了个大洞,露出的脚趾冻得发紫,像颗颗干瘪的紫葡萄。小五没多想,蹲下身就把自己的粗布袜脱下来——袜子是娘去年冬天亲手织的,蓝布面,里面絮了点旧棉絮,还带着点娘的味道,他踮着脚把袜子给老太太穿上,“奶奶,您穿我的,我年轻,脚抗冻。”

 

老太太眼里一下子泛起泪,浑浊的泪水顺着脸上的皱纹往下淌,滴在小五的手背上,暖得很。她拉着小五的手,手糙得像老树皮,却攥得很紧:“好孩子,谢谢你……要是我家孙儿还在,也跟你一样大,去年冬天被鞑子抓去当苦力,在城外挖壕沟,冻饿交加,再也没回来……”话没说完,就被一阵短促的哨声打断——是钱勇在吹哨,短哨三声,是“前方安全,加快速度”的信号。钱勇是猎户出身,耳朵尖,眼睛也亮,此刻正蹲在芦苇荡边缘的土坡上,手里握着弓箭,箭壶里的箭都搭好了,警惕地望着徐州城的方向。

 

柳芽赶紧示意众人加快速度。芦苇荡里的风更冷了,刮在脸上像小刀子,割得人皮肤发疼,却没人抱怨。有个七八岁的孩子走得慢,孙强干脆把他抱起来,扛在肩上,孩子趴在孙强的肩膀上,小声问:“大叔,卧牛山的营寨里有热馒头吗?我好久没吃过热馒头了。”孙强笑着点头:“有!还有热汤,王师傅做的小米粥,熬得稠稠的,还能卧荷包蛋!”孩子眼里一下子亮了,小手紧紧抓住孙强的衣领,不再说话,只盼着快点到营寨。

 

约莫过了半个时辰,最后一个百姓也进了芦苇荡。柳芽蹲在地上清点人数,用小石子在地上记着数,一颗石子代表一个人,最后数下来,一共一百二十三口,有老人,有孩子,还有五个像张屠户一样带伤的,其中有个年轻汉子,胳膊被鞑子的马刀砍了道口子,用破布裹着,血已经渗了出来,却依旧扶着一个瘸腿的老人,没喊一声疼。

 

“马大爷,辛苦您了!”柳芽站起身,拍了拍马老栓的肩膀。马老栓的褂子都被汗浸湿了,贴在背上,风一吹,他忍不住打了个哆嗦,却笑着摆手:“不辛苦!能把大家从火坑里带出来,比啥都强!对了,柳芽兄弟,刘铁匠呢?他昨天跟我说好,今晚跟咱们一起走,说要给明军弟兄带路,去城里的暗道,怎么没见着他?”

 

柳芽刚要开口,就听到远处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不是之前鞑子巡逻兵的慢步,而是密集的、急促的,像暴雨砸在青石板上,“嗒嗒嗒”的声音顺着风传过来,越来越近。钱勇一下子竖起了耳朵,像只警觉的豹子,他压低声音,语速飞快:“是大队骑兵!至少一百匹!方向是西门,听马蹄声的节奏,像是往徐州城里赶的,应该是回援的鞑子!”

 

众人顿时静下来,连怀里的孩子都屏住了呼吸,芦苇荡里只剩下风吹芦苇的“沙沙”声。柳芽悄悄往芦苇荡边缘挪了挪,拨开眼前的芦苇秆,借着天上偶尔露出来的月光,能看到远处的官道上有一片黑影在快速移动,黑影旁还泛着点点火光——是鞑子兵举着火把,火把的光在夜里连成一片,像一条扭曲的火龙,正朝着徐州城的方向狂奔。

 

“是回援的鞑子!”柳芽心里一紧,想起出发前周铁山说的话——“我带一百名骑兵去城外十里处的官道设伏,那里有个土坡,正好能藏人,绝不让回援的鞑子进徐州城”。他赶紧转头对孙强说:“孙强,你带着百姓往卧牛山走,去找赵百户,跟他说鞑子回援了,让他多派些弟兄来接应,路上务必小心,别惊动了鞑子!我和钱勇、小五去看看周队长的埋伏,要是能帮上忙,就搭把手,绝不能让鞑子冲进徐州城!”

 

孙强刚要应下,张屠户却拄着断矛走了过来,断矛尖在地上戳了戳,发出“笃笃”的声,他的脸因为疼痛有些发白,却眼神坚定,像淬了火的铁:“柳芽兄弟,我跟你们去!我虽断了腿,可我熟鞑子的习性——去年鞑子在城里设岗时,我跟他们打过不少交道,知道他们巡逻的路数,也知道他们打仗时爱绕后偷袭,我能帮着望风,绝不给你们添乱!”

 

柳芽想拒绝,张屠户的腿伤不轻,跟着去太危险。可他看着张屠户的眼睛,那双眼睛里满是坚定,没有丝毫退缩,就像当初鞑子抢他的猪、砸他的铺子时,他拿着杀猪刀跟鞑子拼命的模样。柳芽只好点头:“好,张大哥跟我们走,路上我扶着你,千万别摔着。”

 

四人悄悄往官道方向挪。柳芽扶着张屠户,张屠户的断腿每走一步就疼得他龇牙咧嘴,却咬着牙没出声,只把重量往柳芽身上靠了靠。钱勇走在最前,手里握着弓箭,箭搭在弦上,随时准备应对突发情况。小五走在最后,手里攥着那把磨得锃亮的柴刀,手心都出汗了,却紧紧盯着身后的芦苇荡,怕有鞑子兵跟上来。

 

走了约莫三里地,就听到前面传来“咻”的一声——是箭破空的声音!紧接着,就是马的嘶鸣,人的惨叫,还有兵器碰撞的“叮叮当当”声,在寂静的夜里格外刺耳,像一把把尖刀,划破了夜的安宁。

 

“是周队长的埋伏!”钱勇兴奋地低喊,眼睛亮了起来。柳芽赶紧扶着张屠户,往旁边的土坡挪了挪,拨开眼前的灌木丛,借着月光看清了前方的景象——官道旁的土坡上,周铁山带着一百名骑兵伏在灌木丛后,士兵们手里的弓箭都拉得满满的,箭像雨点一样往鞑子兵的马身上射。鞑子兵显然没料到会有埋伏,队伍一下子乱了,有的马中了箭,前蹄一跪,把背上的鞑子兵甩下来,摔在地上“哎哟”直叫;有的鞑子兵想拔刀反抗,却被箭射中胳膊,手里的马刀“哐当”一声掉在地上,鲜血顺着胳膊往下淌,染红了甲胄。

 

“冲!”周铁山一声大喝,声音洪亮,像惊雷一样在夜里炸响。他提着马刀,双腿一夹马腹,胯下的黑马嘶鸣一声,像一道黑色的闪电冲了出去。他身上的黑色铠甲在月光下泛着冷硬的哑光,肩甲处那道月牙形的凹痕格外显眼——是上个月与鞑子骑兵对冲时,被对方马刀劈出的旧伤,此刻在月光下,仿佛又映出了当时的厮杀。周铁山的马快,一下子就冲到一个鞑子兵面前,马刀在空中划了道寒光,“唰”的一声,就砍中了鞑子兵的肩膀,鞑子兵惨叫一声,从马背上摔下来,重重地砸在地上,没了动静。

 

士兵们跟着冲上去,马刀劈砍的声音、鞑子兵的哀嚎声、马的嘶鸣声混在一起,官道上顿时乱成一团。有个鞑子兵骑着马想冲出去,却被孙强的同乡——一个叫李二的士兵拦住,李二手里的长枪往前一刺,正好刺穿了鞑子兵的甲胄,鞑子兵闷哼一声,从马背上滑下来,长枪拔出来时,鲜血溅了李二一身,他却没顾上擦,又举起长枪,朝着下一个鞑子兵冲过去。

 

“小心!有鞑子想绕后!”张屠户突然低喊,声音里带着急。他扶着土坡上的灌木丛,眯着眼睛往土坡后面望——只见一个穿棕色甲胄的鞑子兵,正猫着腰往土坡后面挪,手里握着把短刀,刀身在月光下泛着冷光,显然是想绕到周铁山身后偷袭。张屠户赶紧扯了扯柳芽的衣角,指了指那个鞑子兵:“就是他!鞑子打仗爱来这招,去年我见过他们偷袭咱们的民团,就是绕到后面打冷刀!”

 

柳芽顺着张屠户指的方向看,果然看到那个鞑子兵,正贴着土坡的边缘,一步一步往周铁山的方向挪,脚步轻得像猫,显然是个惯于偷袭的老手。“钱勇,你去帮周队长,注意保护弟兄们的后背!”柳芽说着,就摸出腰间的“明”字匕首——匕首鞘是黑檀木做的,边缘被磨得光滑,刻着的“明”字在月光下清晰可见,他将匕首“噌”地抽出,刀身泛着冷光,“我去拦那个鞑子,小五,你跟在我后面,别擅自行动,等我信号。”

 

小五用力点头,攥着柴刀的手更紧了,指节都泛白了:“柳芽哥,我知道!我不添乱!”

 

柳芽猫着腰,顺着土坡的边缘往鞑子兵的方向挪。夜里的风更冷了,刮在脸上像小刀子,他却顾不上疼,只盯着那个鞑子兵的背影。鞑子兵正专注于往前挪,没发现身后有人,手里的短刀握得紧紧的,刀把上缠着布条,显然是怕打滑。柳芽屏住呼吸,在离鞑子兵还有两步远时,猛地扑上去,匕首朝着鞑子兵的胳膊划过去——他没下死手,只想让鞑子兵失去战斗力,免得惊动其他鞑子,却没想到鞑子兵反应极快,像是背后长了眼睛,猛地转身,手里的短刀朝着柳芽的胸口刺过来。

 

柳芽赶紧往旁边躲,短刀擦着他的衣襟过去,“嗤”的一声,划开了个小口,冷风顺着口子灌进去,凉得他打了个哆嗦。鞑子兵眼里满是凶光,嘴里喊着听不懂的鞑子话,像是在咒骂,举着短刀又刺过来。柳芽往旁边滚了一圈,躲开的瞬间,一把抓住鞑子兵的手腕——他常年练刀,手劲大得很,捏得鞑子兵“嗷”地叫了一声,手里的短刀“当”地掉在地上,插进旁边的泥土里,刀柄还在轻轻晃。

 

就在这时,小五突然冲了过来,手里的柴刀高高举起,朝着鞑子兵的腿砍过去。柴刀虽钝,却带着小五的力气,“咚”的一声砍在鞑子兵的腿上,砍出了道口子,鲜血一下子渗了出来,染红了鞑子兵的裤腿。鞑子兵腿一软,“噗通”一声跪了下去,疼得龇牙咧嘴,却还想挣扎着爬起来。柳芽趁机上前,用匕首抵住鞑子兵的脖子,匕首的冷意透过鞑子兵的皮肤传进去,他低声喝:“别动!再动就杀了你!”

 

鞑子兵吓得浑身发抖,牙齿“咯咯”直响,却还嘴硬:“你们……你们明军,别得意!博尔济大人还会回来的!他带着大队骑兵,到时候……到时候把你们都杀了!”

 

“闭嘴!”张屠户拄着断矛走过来,断矛尖对着鞑子兵的胸口,眼里满是怒火,“你们鞑子抢我们的粮,杀我们的人,烧我们的房子,现在还敢嘴硬!要不是柳芽兄弟拦着,我一矛捅死你!去年你家博尔济大人抢我家猪的时候,怎么没见你这么硬气!”

 

鞑子兵被张屠户骂得哑口无言,只好低下头,浑身还在抖。

 

此时,官道上的战斗也渐渐接近尾声。回援的鞑子兵一共一百二十骑,死了三十多,被俘了二十多,剩下的六十多骑见势不妙,骑着马往山东方向跑了,跑的时候慌不择路,丢了不少兵器和干粮,有的连马背上的包袱都掉了,里面的干粮撒了一地,是从徐州百姓家里抢来的麦饼和杂粮。

 

周铁山提着马刀走过来,马刀上的血顺着刀身往下滴,滴在地上的泥土里,渗进土里,留下点点暗红。他脸上沾了点血,却丝毫不在意,看到柳芽抓着个活口,忍不住笑了笑,拍了拍柳芽的肩膀:“好小子,有你的!还抓了个活口!正好,能问问博尔济的动向,看看他到底带了多少人,往山东去是要干什么。”

 

钱勇也跑过来,手里提着个鞑子兵的头盔,头盔是铁制的,上面的铜钉都歪了,有的还掉了,他兴奋地说:“周队长,咱们赢了!没让一个鞑子回徐州城!还缴获了二十多支火枪,三十多袋干粮,都是鞑子从百姓家里抢的,正好给卧牛山的百姓们分了,他们好多天没吃顿饱饭了!”

 

柳芽把鞑子兵交给旁边的两个士兵,让他们把人绑起来,押回卧牛山的营寨,再转头看向张屠户,发现他的断腿又在流血,之前缠的布条都被血染红了,渗出来的血顺着裤腿往下滴,滴在地上的草叶上,留下点点红痕。柳芽赶紧从包袱里掏出陈老三给的草药——是陈老三藏在杂货铺地窖里的,有止血的艾草,还有消炎的蒲公英,都是晒干了的,他抓了一把,放在手里揉碎,再敷在张屠户的腿上,又从包袱里拿出块新的粗布,是马老栓给的,仔细地缠在张屠户的腿上,缠得紧紧的:“张大哥,你伤得重,先跟百姓去卧牛山,让医官给你看看,医官有上好的金疮药,比这草药管用。”

 

张屠户却摇了摇头,指着徐州城的方向,眼里满是光,像燃着一团火:“我不回去!柳芽兄弟,你别劝我。徐州城是我的家,我的屠户铺在城北,铺子里的杀猪刀、铁砧子,都是我爹传下来的,我得看着咱们把城收回来,看着鞑子被赶走!等明天进了城,我还要去看看我的铺子,要是没被烧了,我就重新支起摊子,给弟兄们、给百姓们杀猪,让大家都吃上热乎肉,补补身子!”

他说得坚定,柳芽看着他眼里的光,竟一时语塞。钱勇在旁笑着搭话:“张大哥,你这股劲,比咱们年轻弟兄还足!行,那你就跟着,咱们明天一起进城,到时候我还得尝尝你杀的猪,看是不是真像百姓说的那样,肉质嫩得很!”张屠户一听,脸上露出笑,连疼都忘了些:“那肯定!我杀猪的手艺,在徐州城可是数一数二的,到时候保准让你吃够!”

几人正说着,就看到远处的芦苇荡里传来点点火光,火光越来越近,还伴随着马蹄声——是孙强带着赵百户的人来了。孙强骑着一匹枣红马,手里举着个火把,火把的光映着他的脸,满是焦急,看到柳芽和周铁山,赶紧勒住马,马的前蹄抬了一下,他才稳住:“柳芽兄弟!周队长!可算找到你们了!百姓们都安顿好了,赵百户让我来报,刘铁匠已经到营寨了,还把城里三条暗道的记号都画成了图,标得清清楚楚,哪有岔路、哪有机关,都写在上面,说明天一早,咱们就能派弟兄从暗道进城,联络城里的义士!”

赵百户也骑着马跟过来,他穿着件蓝色短打,短打上沾了点泥土,显然是赶路时蹭的,手里拿着一卷羊皮纸,正是刘铁匠画的暗道图,他递给周铁山,语气急切:“周队长,你看!这是刘铁匠画的图,通卧牛山后山的那条暗道最关键,能容一个人弯腰走,还不迷路,刘铁匠说他在暗道里刻了‘铁’字记号,跟着记号走,半个时辰就能到城里的铁匠铺地窖,到时候咱们派弟兄进城,跟马老栓、陈老三他们汇合,里应外合,定能拿下徐州城!”

周铁山接过羊皮纸,借着旁边士兵手里的火把光,仔细看了起来。羊皮纸是用硝制过的,很有韧性,上面用炭笔标注着密密麻麻的记号——红色的“铁”字代表暗道里的路标,黑色的线条代表暗道的走向,还有几个小圆圈,标注着暗道里的通风口,怕弟兄们进去后闷得慌。周铁山手指顺着通卧牛山的暗道路线划了划,眼里满是喜色,忍不住拍了拍羊皮纸:“好!太好了!有了这张图,咱们就有了主动权!鞑子剩下的五百多残兵,还不知道咱们有暗道,明天一早,咱们就派三十名弟兄从暗道进城,联络城里的义士,让他们摸清东门营寨的火铳位置,等咱们主力从正面进攻,他们就在城里放火铳、喊杀,乱鞑子的阵脚,到时候前后夹击,不愁拿不下徐州城!”

他转头看向柳芽,语气郑重:“柳芽,明天一早,你就带三十名弟兄从暗道进城,刘铁匠跟你们一起去,他熟暗道的路,还能帮着联络城里的义士。记住,进城后别惊动鞑子,先找到马老栓他们,跟他们汇合后,再摸清东门营寨的情况,尤其是火铳的位置,咱们正面进攻时,最怕的就是鞑子的火铳,得想办法把火铳给夺过来,或者把火铳手给解决掉!”

柳芽赶紧拱手应下,声音坚定:“请周队长放心!我一定带弟兄们顺利进城,摸清鞑子的情况,绝不让鞑子坏了咱们收复徐州的计划!”

小五在旁听得眼睛发亮,拉了拉柳芽的衣角,小声说:“柳芽哥,我也跟你去!我熟城里的路,去年跟我爹在城里卖过柴,哪条小巷能通哪,我都知道,还能帮着望风!”

柳芽想了想,小五年纪虽小,却机灵,上次烧鞑子粮库时,就帮着望风,没出一点差错,便点头:“好,小五跟我去,到时候你跟在刘铁匠身边,帮着拿东西,还得记着暗道里的记号,别到时候走岔了路。”小五兴奋得直点头,攥着柴刀的手都松了些,脸上满是期待。

此时,天已经蒙蒙亮了,东方的天际线泛起一抹鱼肚白,把远处的卧牛山轮廓照得清晰了些。芦苇荡里的风渐渐小了,不再像夜里那样冷,反而带着点清晨的潮气,吹在脸上很舒服。周铁山抬头望了望徐州城的方向,城墙上的火把已经灭了,只剩下几个鞑子兵在来回走动,看起来没了夜里的嚣张,显然是知道回援的鞑子没回来,心里慌了。

周铁山握紧手里的马刀,刀把被汗浸湿了,却握得更紧,声音洪亮:“弟兄们!今晚咱们打了个胜仗,没让回援的鞑子进徐州城,还抓了活口、缴获了兵器!明天,咱们就收复徐州城,让百姓们早点回家,过上太平日子!现在,咱们先回卧牛山营寨,让弟兄们歇歇,吃点热饭,养足精神,明天一早,咱们就向徐州城进发!”

“好!”周围的士兵齐声应道,声音洪亮,震得旁边的芦苇秆都轻轻晃了晃。

众人收拾好东西,往卧牛山营寨赶。柳芽扶着张屠户,张屠户的断腿虽疼,却走得很稳,时不时跟旁边的士兵说几句话,说的都是徐州城的旧事,说以前徐州城多热闹,城南的茶馆有说书的,城北的酒铺有好酒,还有城西的戏台,逢年过节就唱大戏,百姓们都挤着去看。士兵们听得入神,眼里满是向往,都盼着明天能顺利收复徐州城,看看张屠户说的热闹徐州。

小五跟在刘铁匠身边,刘铁匠正跟他说暗道里的记号,说“铁”字刻在暗道的石壁上,有的刻得高,有的刻得低,跟着“铁”字走,就不会迷路,还说暗道里有几处通风口,能听到城里的声音,到时候能借着通风口,听听鞑子的动静。小五听得认真,还时不时提问,怕自己记不住。

钱勇和孙强走在队伍后面,钱勇手里提着缴获的火枪,正跟孙强说火枪的用法,说这火枪能打五十步远,就是装弹慢,得先装铅弹,再装火药,还得用火折子点火,要是没装好,还会炸膛,孙强听得仔细,还伸手摸了摸火枪的枪管,觉得新奇得很。

太阳渐渐升起来了,金色的阳光洒在官道上,洒在芦苇荡里,也洒在众人的身上,暖得很。柳芽抬头望了望徐州城的方向,心里暗暗想:明天,咱们就回来了!明天,徐州城就能重见天日了!明天,百姓们就能回到自己的家,过上太平日子了!

他握紧手里的“明”字匕首,匕首的冷意透过刀柄传进手心,却让他心里更坚定了。他知道,明天的仗不好打,鞑子还有五百多残兵,还有火铳和火枪,可他不怕,因为身边有周铁山这样的好队长,有钱勇、孙强、小五这样的好弟兄,有张屠户、刘铁匠这样的好义士,还有等着回家的百姓。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就没有拿不下的城,没有打不跑的鞑子!

队伍渐渐走远,朝着卧牛山的方向,朝着希望的方向,一步一步,坚定地往前走。而徐州城里的鞑子,还不知道,一场收复家园的大战,即将在明天打响;还不知道,百姓们的期盼,弟兄们的决心,早已像一团火,在徐州城的内外,熊熊燃烧起来。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晚明残照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