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终幕·第四卷的终结与新时代的黎明
寅时末,太极殿前。
汉白玉铺就的广阔广场上,依品级爵位黑压压站满了文武百官。经历过昨夜的血火洗礼,空气中似乎还弥漫着一丝未曾散尽的铁锈味与若有若无的焦糊气。所有人的脸色都不同往日,惊魂未定者、心怀鬼胎者、观望揣测者、亦或有真正欣喜期待者,种种神情交织,在渐亮的天光下显得格外分明。
低语声如同潮水般窸窣作响,却又在宫门开启的沉重吱嘎声中瞬间死寂。
两队身着明光铠、手持仪戟的御前侍卫步伐整齐划一地鱼贯而出,分列于御道两侧,甲胄碰撞之声铿锵肃杀,取代了往日的内侍宫娥。这一个小小的变动,却让所有官员心头一凛——新朝的气象,从第一个瞬间就开始彰显其不同于过去的铁血与冷硬。
钟鼓礼乐庄严响起,九响之后,宫门洞开。
“陛下临朝——百官入殿——” 内侍监清越而带着不容置疑威严的声音穿透晨霭,悠长回荡。
百官敛容垂首,按品秩序列,踩着依旧残留着些许擦洗痕迹的金砖,步履谨慎地步入那象征着帝国最高权力核心的太极殿。
殿内,蟠龙金柱巍然耸立,穹顶高远。御座之下,新更换的织金地毯鲜艳夺目,仿佛欲以最炽烈的颜色掩盖昨夜曾在此地流淌的鲜血。
萧澈身着亲王冕服,立于武官队列最前方。他身姿挺拔,面容沉静,唯有微微抿紧的唇线泄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紧绷。一夜之间,他从云端跌落,却又以另一种方式被托举至一个全新的、甚至更为复杂的位置。他能感受到身后无数道目光,好奇、探究、同情、乃至幸灾乐祸……但他只是将背脊挺得更直。他的目光掠过御座旁那略显空旷的位置,心中所想,却是那个此刻或许正立于某片阴影之中,与他共享这黎明时刻的女子。
百里牧云依旧是一身南疆世子的朝服,温润如玉地站在藩王朝列中,仿佛昨夜那个调动南疆铁骑、以雷霆手段稳定京畿四门的人不是他。他只是微微垂着眼,听着身旁几位老王爷压低声音的议论,唇角噙着一抹若有似无的、却冰冷彻骨的笑意。
“陛下驾到——!”
一声高唱,压下所有杂音。
全体百官倏然跪伏在地,山呼海啸般的朝贺声震彻殿宇:“恭迎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脚步声自屏风后传来,不疾不徐,稳定而坚定。
萧灼身着十二章纹衮服,头戴垂十二旒白玉珠的帝冕,缓步踏上御阶。冕旒晃动,遮蔽了她部分容颜,却遮不住那透过珠帘投射而来的、清亮而极具分量的目光。那目光沉静如水,却又蕴含着仿佛能洞穿人心的力量与历经血火淬炼后的威仪。
她行至御座前,并未立刻坐下,而是转过身,面向跪伏的群臣,静默了片刻。
这片刻的沉默,比任何疾言厉色都更令人窒息。所有人大气都不敢出,仿佛能听到自己心脏擂鼓般的声音。昨夜的血腥味似乎又一次弥漫在鼻尖,提醒着他们龙椅上这位新帝,绝非仅有“仁德”二字。
“众卿平身。”
清越的声音响起,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平静力量。
“谢陛下!” 百官这才暗暗松了口气,依言起身,垂手恭立。
萧灼的目光缓缓扫过全场,在那几个明显空出来的、原本属于昨夜被清洗的重臣的位置上略微停顿,随即若无其事地移开。每一个被她目光扫到的人,都不自觉地绷紧了神经。
“朕,承先帝遗诏,皇天厚土见证,于今日践祚登基,执掌南靖社稷。”萧灼开口,声音沉稳,带着新帝特有的、混合着悲伤与决断的庄重,“国逢大变,朕心甚恸。然,国不可一日无君,民不可一日无主。逆党虽除,余孽犹存;百废待兴,山河待整。此正是我君臣同心,共度时艰,开创盛世之时!”
她的声音逐渐拔高,带着一种激励人心的力量:“朕虽德薄,然必夙夜匪懈,励精图治,以报先帝托付之恩,以慰天下万民之望!亦望众卿能恪尽职守,涤荡旧弊,辅佐朕躬,还南靖一个海晏河清,朗朗乾坤!”
“臣等谨遵陛下教诲!必竭尽肱骨之力,辅佐陛下,开创盛世!” 以萧澈和百里牧云为首,百官再次齐声应和,这一次,声音里多了几分真切与震动。新帝没有回避问题,没有粉饰太平,直接点出了现状与目标,反而让人心生信服与期望。
“甚好。”萧灼微微颔首,旒珠轻晃,“宣旨吧。”
内侍监躬身领命,上前一步,展开第一道明黄诏书,朗声宣读。
诏书内容主要是大赦天下(除十恶不赦之罪)、减免部分地区赋税、抚恤此次平乱中伤亡的将士及家眷、追封褒奖有功之臣。条理清晰,恩威并施。
紧接着是第二道,关于人事任免。
数个重要职位被重新洗牌,有擢升,有平调,亦有几位官员因“年老”或“染疾”被恩准致仕。所有人都屏息听着,每一个名字的变动都牵扯着朝堂势力的重新划分。令人惊讶的是,新帝的任命并非一味提拔心腹或清洗旧臣,反而显得颇为公允,甚至保留了两位素有清名却属于不同派系的老臣原位,只是在他们身边安插了更具实干能力的副手。这显露出新帝高超的政治手腕与平衡之道,并非一味依赖武力镇压。
然后,到了最关键的部分。
内侍监顿了顿,换上了第三份诏书。所有人的心都提了起来,尤其是关于那位一夜之间跌落云端的“皇子”萧澈。
“咨尔萧澈,”内侍监的声音在大殿中回荡,“本为先帝抚育,恩养宫中,多年恪尽职守,温良恭俭。今查,其身世虽有疑窦,然其心皎皎,其行昭昭,于社稷有功,于朕躬有情。尤其昨夜宫变,临危不乱,护驾有功,忠勇可嘉!朕感其诚,念其功,特旨:册封为宸王,赐亲王双俸,暂领京畿巡防营节制使一职,望尔不负朕望,恪尽职守,护卫京畿,再立新功!钦此——”
诏书念完,殿内出现了一瞬间极其诡异的寂静。
宸王!
这是一个极其尊贵的封号,非比寻常。更关键的是,京畿巡防营节制使!这可是实实在在的兵权,负责整个帝都的内外防务,地位至关重要!新帝非但没有贬斥他,反而给予如此厚重的封赏与信任?
一道道目光瞬间聚焦在萧澈身上,充满了难以置信与复杂的计算。
萧澈本人也是微微一怔,随即立刻出列,撩袍跪地,声音沉稳,听不出半分波澜:“臣,萧澈,领旨谢恩!陛下隆恩,臣万死难报!必当竭尽全力,护卫京畿,以报陛下信重!”
他叩首下去,心中却如明镜一般。这不是简单的奖赏,这是一个信号,一个姿态,更是姐姐将他彻底纳入权力核心、给予他实权和责任的明确表示。京畿安危系于一身,这是何等的信任!他感到肩头沉甸甸的分量,却也涌起一股澎湃的热流——他终于可以真正地、名正言顺地站在她身边,为她分担,为她守护。
“平身。”萧灼的声音透过冕旒传来,带着一丝只有他能听懂的温和。
“谢陛下。”萧澈起身,退回队列。他能感觉到身旁百里牧云投来的、带着淡淡笑意的目光,那目光里是认可,也是同盟形成的默契。
接下来,是对百里牧云的封赏。南疆世子此次居功至伟,但其身份特殊,赏赐需有分寸。最终,萧灼加封其为“镇南公”,世袭罔替,赏赐金银帛缎无数,并特许其南疆兵马编制可适当扩充,以示恩宠信任,同时又不会过度干预南疆内部事务。百里牧云从容谢恩,姿态优雅,仿佛那些令人咋舌的赏赐只是寻常物件。
最后一道旨意,却让所有人再次屏住了呼吸。
“朕,承先帝遗志,感念靖王萧烬忠勇为国,特追封其为忠勇亲王,以其功绩,配享太庙。另,因其生前掌‘无烬城’多有功绩,于肃清逆党一事助力颇多,朕特旨:既往不咎,‘无烬城’若愿遵从王化,可为朝廷协理江湖之事,戴罪立功。”
旨意简短,却信息量巨大!
追封了一个从未在明面上存在过的“靖王萧烬”?还配享太庙?这几乎是臣子所能获得的最高身后荣宠!更惊人的是对“无烬城”的处理!不仅赦免其过往,甚至给予了“协理江湖”的官方认可?
这……这简直是……
所有人都懵了。这意味着那个令人闻风丧胆的杀手组织,一夜之间……洗白了?至少是半洗白了!而且还拿到了朝廷的默许甚至授权?
联想到昨夜那柄横扫一切黑暗的利刃,再看向御座上那位神情平静的新帝,一个令人不寒而栗却又恍然大悟的念头浮现在所有人心头——那柄刀,从来就握在龙椅之上!所谓的“协理”,不过是换了个名目的直接掌控!
新帝不仅掌握了明面的朝堂,更以另一种方式,将触角伸向了江湖的黑暗面,完成了真正的、光明与黑暗的双重集权!
这一刻,所有还对这位年轻女帝存有轻视或侥幸心理的人,彻底熄了心思。这位陛下,其手段、其魄力、其布局,远超想象!
朝会在一片震惊、揣测、敬畏与新的希望交织的复杂情绪中继续进行。萧灼处理了几件紧急政务,条理清晰,决断明快,进一步巩固了形象。
当内侍监终于高唱“退朝——”时,许多官员发现自己手心里已全是冷汗。
百官依序退出太极殿,阳光已彻底洒满广场,驱散了最后一丝夜的阴霾。他们回望着那巍峨的宫殿,仿佛看着一个新时代的巨兽,在血与火之后,睁开了它锐利而明亮的眼睛。
萧灼在女官和内侍的簇拥下返回后宫,脸上的威严在步入御书房后稍稍褪去,换上了一丝疲惫,但眼神依旧明亮。
她屏退左右,独自站在窗边,望着远处宫墙的轮廓。
一道黑影如同融入光线般,悄无声息地出现在她身后不远处。
“都听到了?”萧灼没有回头,轻声问道。
“嗯。”萧烬的声音依旧平淡,但少了些许昨夜的尖锐,“‘拂晓’……协理江湖。名头不错。”
“你喜欢就好。”萧灼微微勾唇,“这只是开始。具体的章程权力,日后你我慢慢打磨。‘忠勇亲王’的配享,是父皇和我的心意。”
萧烬沉默了一下,道:“虚名而已。不过……谢了。”
这声“谢”极其轻微,几乎消散在空气中,但萧灼听到了。她的笑容加深了些许。
“京畿巡防营给了他,你放心了?”萧烬忽然问。
萧灼转过身,看着阴影中的妹妹:“他是最好的人选。有能力,更有心。有他在明处守着京城,你的‘拂晓’才能在暗处更好地施展。”
“嗯。”萧烬似乎点了点头,“百里牧云午后离京。”
“这么快?”
“南疆需要他坐镇。他留下了联络人和部分精锐,听候‘拂晓’调遣。”
萧灼心中微暖,牧云总是如此周到。“替我谢谢他。”
“自己谢。”萧烬干脆地拒绝,随即又道,“我也走了。‘无烬城’需要整顿,‘拂晓’的框架也需要搭建。名单和财物明细,晚些时候会送來。”
“好。”萧灼点头,“一切小心。”
黑影没有再回应,如同来时一般,悄然消散,仿佛从未出现过。
萧灼轻轻吐出一口气,目光再次投向窗外。
第四卷的故事,似乎就在这新旧交替的朝会上,在这光与影的第一次正式“盟约”中,划上了句号。
旧日的尘埃似乎已然落定,鲜血被冲刷,阴谋被粉碎,新的权力结构已然建立。
但她知道,这绝非结束。
“拂晓”刚刚成立,它的锋芒尚未试炼。
萧澈的王爷之路方才起步,必会遇到挑战。
百里牧云回归南疆,边境未必完全太平。
那些隐藏在更深处、未曾浮出水面的敌人,绝不会就此罢休。
而她和烬儿之间这全新的、微妙而牢固的关系,也需要时间来磨合与巩固。
这只是一个短暂的终幕,是暴风雨后珍贵的间歇期。而下一卷的波澜壮阔,已在这看似平静的黎明之下,悄然孕育。
新时代的黎明已然到来,但日升之后,必有当空烈日,亦可能有新的风云变幻。
不过,这一次,她不再是一个人了。
她的光,将照亮前路。
她的影,将守护四方。
她的身边,有了可托付后背的伙伴。
萧灼抬起手,轻轻接住从窗棂透入的一缕阳光,温暖而明亮。
她的眼神坚定如磐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