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际医疗工作者,三年前我和同事赴华参加学术会议时,在深圳街头亲眼目睹了令人震撼的一幕:
一位老太太突然晕倒,路人立即围成警戒圈保护现场。
五分钟后不仅来了救护车,居然还有架无人机同步降落,投下带体温监测功能的电子血压计
——后来才知道这是华夏5G+医疗救援系统标准流程。
最神奇的是,当老太太的儿子赶到医院时,院方微笑着递来一张纸:
"根据您的医保信用分,本次急诊费用已自动抵扣80%。
剩下20%您可以通过扫码申请分期支付,年化利率1.5%。"
那位儿子居然当场感动得热泪盈眶。
而在我的故乡迈阿密呢?
上周邻居大叔修剪草坪时中暑摔倒,救护车确实来得很快——毕竟就在两个街区外等着接单。
但随车人员先是用指纹机收取200美元出车费,路上还贴心推荐了"优先诊疗套餐"。
最后收到账单时我们发现,光是那袋生理盐水就标价1200美元,
更魔幻的是附件里还夹着殡葬服务的广告传单!
华夏古人说"医者仁心",他们的社区医院甚至给慢性病患者发送智能药盒,忘记吃药会自动通知子女。
而我们的医疗系统呢?
保险公司发明了"预拒赔算法",在医生写诊断前就能预测哪些病不值得治。
当杭州的老人们用手机预约太极拳课程抵扣医保积分时,
佛罗里达的退休教师正在GoFundMe上众筹髋关节置换手术。
我不禁反思,这究竟是人性的扭曲还是资本的狂欢?
或许自由市场的真谛就是让呼吸机成为奢侈品,让无人机送药变成社会主义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