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庆功余韵与星际密信1
“希望之星”的中央广场被星脉灯装点得如同白昼,淡蓝色与淡红色的光带交织缠绕,在半空勾勒出“胜利”的字样。广场中央搭建着临时领奖台,台下挤满了人类、星核族与光翼族的成员,欢呼声与能量波动形成的低鸣交织在一起,将庆功会的氛围推向高潮。
林野站在领奖台上,手中捧着由星核合金与净化光粒打造的“共生勋章”,目光扫过台下一张张带着笑容的脸——周明的手臂还缠着能量绷带,却依旧挺直脊背;凌的红色结晶泛着明亮的光,能量翼偶尔展开,引来孩子们的惊呼;王浩举着星核结晶制成的酒杯,正与地质组的队员们碰杯;张教授则被武器研发组的年轻人围在中间,听他们兴奋地讨论反暗能脉冲炮的升级方案。
“这场胜利,属于每一个为‘希望之星’奋战的伙伴。”林野的声音通过星脉扩音器传遍广场,“是工程组日夜不休的建设,让防护圈如期完工;是研发组的攻坚,让反暗能武器打破威胁;是舰队的冲锋,挡下了致命一击。但我们必须记住,暗能族的先锋虽被击溃,他们的大部队仍在宇宙深处。这枚勋章,既是对过去的肯定,更是对未来的誓言——守护‘希望之星’,对抗暗能威胁,永不退缩!”
话音落下,台下爆发出更热烈的欢呼。泽的淡蓝色躯体悬浮到半空,能量触手释放出星脉光粒,在空中组成三大种族的象征图案——人类的“星尘徽章”、星核族的“晶核图腾”、光翼族的“光羽印记”,三色光纹交织成“共生之环”,引得广场上掌声雷动;凌带领光翼族成员展开能量翼,透明薄膜上的红光与星脉灯交织,淡红色的光粒如同萤火虫般飘落,落在人们的肩头,带来温暖的触感。广场上的人们互相拥抱,人类与星核族击掌时,星核族躯体上会泛起淡蓝微光;光翼族的净化光粒落在星核族的能量躯体上,会激起柔和的光晕,此刻的“希望之星”,真正实现了种族共生的愿景。
庆功会进行到一半,李薇快步走上领奖台,她的制服袖口还沾着星脉润滑剂的痕迹,显然是刚从维修区赶来。她在林野耳边压低声音,语气带着不容忽视的急切:“舰长,星际通讯组传来紧急消息——他们接收到一段来自银河系边缘的加密信号,信号频率与泽解析出的暗能族星际坐标频段相似,但编码方式完全不同,技术组初步判断,这不是暗能族的信号。”
林野的笑容瞬间收敛,他接过李薇递来的终端,屏幕上跳动的二进制代码泛着冷蓝微光,代码旁的标注格外醒目:“信号来源:银河系边缘,距离‘希望之星’约5万光年,信号强度持续衰减中”。他指尖划过终端,快速按下通讯器:“让技术组立即破译信号,优先调取星脉数据库中所有已知星际种族的编码方式,包括百万年前的远古种族记录,逐一对比分析。另外,通知泽和凌到通讯中心集合,他们对能量信号的敏感度远超人类,或许能发现代码背后的能量线索。”
“收到,技术组已启动最高优先级破译程序,泽和凌正在赶来的路上。”李薇的声音带着严谨,她转身走向台前,对着星脉扩音器说道:“各位伙伴,因突发紧急任务,庆功会暂时暂停,请大家在工作人员引导下有序离场,后续会另行通知活动安排。”台下虽有轻微的骚动,但经历过战争的人们早已养成秩序感,很快便跟着穿橙色制服的工作人员向出口移动,孩子们还不时回头望向领奖台,眼中满是好奇。
通讯中心内,蓝色的屏幕光映照着每个人的脸,空气中弥漫着星脉设备运行时特有的“嗡鸣”声。技术组组长陈默正盯着屏幕上不断滚动的代码,手指在悬浮键盘上翻飞,屏幕上的代码如同瀑布般流淌:“舰长,我们对比了星脉数据库中37个已知星际种族的编码,从‘机械族’的二进制指令到‘植物族’的生物电波编码,没有任何匹配项。这段信号的加密层级很高,采用‘动态密钥+能量锁’双重加密,每10秒就会更换一次密钥,破译难度远超我们之前破解的暗能族编码。不过我们发现,信号中夹杂着微弱的星脉能量波动,波动频率稳定在0.8赫兹,这说明发送者很可能掌握着星脉技术,甚至比我们更先进——‘希望之星’的星脉设备波动频率最高也只有0.5赫兹。”
泽的淡蓝色躯体漂浮在屏幕前,能量触手轻轻触碰虚拟代码,触手顶端泛起的微光与代码产生共振,部分代码的颜色从冷蓝变成淡紫:“我能感知到信号中的能量波动很稳定,没有暗能量的侵蚀痕迹——暗能量的波动会带着‘撕裂感’,但这段信号的波动很柔和,反而带着一种类似‘生命能量’的频率,与光翼族的净化光粒有微弱共鸣。就像两股同源的水流,虽然流速不同,却能相互感应。这应该是一个友好的信号,发送者可能是想向我们传递某种信息,或者正面临危险,需要帮助。”
凌展开能量翼,透明薄膜上的红光如同呼吸般起伏,与屏幕上的代码产生共振,三道红色光纹从能量翼延伸到屏幕,锁定了三段闪烁的代码片段:“我的能量翼能与信号中的星脉波动产生共鸣,刚才已经锁定了3段关键代码片段,这三段代码的能量波动最强,应该是密钥的核心组成部分。技术组可以基于这3段片段反向推导密钥,或许能将破译速度提升50%。另外,我总觉得这种能量波动很熟悉,好像在光翼族的古老文献中见过记载——那些刻在光晶石板上的文字,曾提到过‘能与星脉共生的星际种族’,但具体内容我记不太清,需要回去查阅文献。”
林野点头,手指在控制台上划出指令,虚拟指令化作淡蓝光纹融入屏幕:“陈默,立即用凌锁定的代码片段推导密钥,调用‘希望之星’30%的星脉算力支援破译——把农业区和民用设施的部分算力暂时调配过来,优先保障通讯组;凌,你去光翼族的‘文献库’,重点寻找与‘银河系边缘’‘星脉信号’‘远古种族’相关的记载,尤其是提到‘星脉共生’的内容;泽,你继续监测信号源的能量波动,同时分析信号中的能量频率,建立波动模型,一旦发现暗能族的信号干扰,立即预警。我们必须尽快破译这段信号,搞清楚发送者的身份和目的——在暗能族的威胁下,任何未知的星际信号都可能是转机,也可能是新的危机。”
众人立即行动,凌收起能量翼,快步向文献库走去;泽的能量触手分裂成数十条细微波纹,覆盖了整个监测屏幕;陈默则调出算力分配界面,指尖轻点,将农业区的20%算力和民用设施的10%算力接入破译程序,屏幕上的代码滚动速度瞬间加快。通讯中心内只剩下键盘敲击声和屏幕的嗡鸣,林野站在中央屏幕前,目光盯着那不断闪烁的信号源坐标——5万光年,这个距离对“希望之星”目前的飞船速度来说,意味着至少需要3个月的航行才能抵达。如果发送者真的掌握着更先进的星脉技术,甚至知道对抗暗能族的方法,那这段信号将成为“希望之星”乃至整个银河系的关键;可如果这是暗能族设下的陷阱,等待他们的或许是更致命的危机。
就在这时,陈默突然一拍桌子,声音带着抑制不住的兴奋:“舰长!破译出一段关键信息!我们反向推导出了部分密钥,解开了第一段核心代码!”
林野立即凑到屏幕前,只见屏幕上的二进制代码逐渐转化为文字,淡蓝色的字体清晰显示:“暗能潮将至,星核火种是唯一防线,我们在‘星环星域’等待共生者——星羽族敬上。”
“星羽族?”林野皱起眉头,他快速调出星脉数据库,输入“星羽族”三个字,屏幕上弹出“无匹配记录”的提示。他转头看向泽,“泽,星核族的历史记载中,有关于这个种族的信息吗?”
泽的能量触手停顿了一瞬,淡蓝色躯体泛起细微的波动:“星核族的晶核记忆中,没有‘星羽族’的记录。我们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10万年前,那时‘希望之星’的星核矿脉刚被发现,从未有过与这个种族接触的记载。”
“陈默,继续破译剩余信息,重点确认‘暗能潮’和‘星环星域’的具体含义,还有‘星核火种’是什么。”林野的手指在屏幕上敲击,将这段文字保存到加密文档,“另外,扩大数据库搜索范围,包括未被证实的远古传说和星际流言,或许能找到线索。”
“收到,剩余代码正在破译中,预计1小时内出结果。”陈默的手指再次加速,屏幕上的代码如同被梳理的丝线,逐渐变得有序。
没过多久,凌快步走进通讯中心,手中捧着一块半米长的光晶石板,石板上刻着暗红色的古老文字,文字周围泛着微弱的红光。他将石板放在能量支架上,石板立即与通讯中心的设备连接,文字转化为虚拟影像投射在半空:“舰长!我找到了!光翼族的古老文献中记载,‘星羽族’是百万年前活跃在银河系边缘的星际种族,他们以‘守护星脉火种’为使命,拥有操控星脉能量的强大能力——文献中描述,星羽族的躯体由星脉能量凝聚而成,背后有一对‘星羽翼’,能吸收宇宙中的星脉能量,转化为保护星球的护盾。他们曾与暗能族发生过大规模战争,战争持续了整整10万年,最后不知为何突然消失,只留下‘当暗能潮席卷银河系时,星羽族将在星环星域等待共生者’的预言。”
林野盯着虚拟影像中的文字,心中震撼——百万年前的种族,竟能预言到如今的暗能威胁,这背后或许隐藏着更庞大的秘密。他刚想开口,泽的能量触手突然紧绷,淡蓝色躯体泛起警示性的红光:“不好!信号源附近突然出现大量暗能波动,强度约8微特斯拉,波动频率与暗能族护卫舰的引擎频率完全一致!应该是暗能族的巡逻舰队发现了发送信号的星羽族飞船!信号正在减弱,从刚才的0.8赫兹降到了0.5赫兹,发送者可能正在被攻击,飞船的星脉设备受损了!”
林野的心脏猛地一沉,他立即按下通讯器,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命令:“周明,立即带领快速反应舰编队前往太空港,启动‘星尘号’‘速影号’‘惊雷号’的应急维修程序,30分钟内完成所有受损部件更换——重点修复飞船的星脉引擎和反暗能脉冲炮,准备执行长途航行任务;王浩,让地质组加快星核结晶的开采和储备,优先挑选A级星核结晶,30分钟内至少收集50块,为飞船补充足够的能量;李薇,联系星际导航组,根据信号源坐标规划前往银河系边缘的航线,避开已知的暗能族星域和小行星带,同时计算星脉跳跃的节点,尽量缩短航行时间。”
“收到!快速反应舰编队已前往太空港,应急维修机器人已就位!”周明的声音带着急促,通讯器背景中传来飞船维修的金属碰撞声和引擎的测试轰鸣,“‘星尘号’的护盾发生器已修复80%,反暗能脉冲炮的能量校准正在进行,预计25分钟内完成。”
“地质组已启动超负荷开采模式,我们将矿脉的钻孔机功率提升到120%,虽然会加速钻头磨损,但能提高30%的开采效率!”王浩的声音充满干劲,背景中传来钻孔机的“嗡鸣”声和队员们的呼喊声,“预计30分钟内可收集50块A级星核结晶,足够支撑飞船3个月的航行需求,另外还准备了20块B级星核结晶作为备用。”
李薇的手指在导航屏幕上快速滑动,虚拟星图上出现一条蓝色航线,途经三个闪烁的节点:“航线初步规划完成,将途经3个星脉节点,通过星脉跳跃可将航行时间从3个月缩短到2个半月。但途中有一片‘暗能迷雾区’,面积约1万光年,迷雾中的暗能浓度虽低,却会干扰星脉信号,导致导航偏差,需要提前在飞船上加装‘暗能干扰补偿模块’,否则可能会偏离航线。”
林野刚想回应,陈默突然抬起头,脸上带着兴奋与急切,手指指向屏幕:“舰长!剩余信息破译完成!星羽族在信号中详细说明了‘暗能潮’和‘星核火种’的信息!”
众人立即围到屏幕前,只见完整的文字信息显示在屏幕上:“暗能潮是暗能族的终极武器,由无数暗能核心在‘暗能深渊’中汇聚而成,蕴含的能量足以吞噬整个银河系的星脉能量。根据我们的观测,暗能潮预计1年后将抵达银河系中心,所到之处,星球的星脉能量会被抽干,生命将彻底消失。星核火种是对抗暗能潮的唯一防线,它由银河系诞生时的原始星脉能量凝聚而成,藏在星环星域的‘星核圣殿’中。激活星核火种需要‘共生能量’——即人类的精神力、星核族的星核能量、光翼族的净化光粒,三者融合形成‘共生之力’,才能唤醒火种的防护能力,形成覆盖整个银河系的星脉防护网,抵御暗能潮。我们已守护星核火种百万年,如今暗能族的舰队正在向星环星域移动,我们的飞船受损严重,急需共生者支援。”
“1年后……”林野握紧拳头,指节因用力而发白,时间比预想的更紧迫。他快速下达指令:“陈默,将所有破译信息整理成报告,加密后发送给各单位负责人,尤其是武器研发组和工程组,让他们提前准备应对暗能潮的技术方案;泽,你负责分析‘星核火种’的激活原理,结合星核族的能量转化技术,制定初步激活方案——重点研究星核能量与精神力、净化光粒的融合比例;凌,你继续研究光翼族文献,寻找关于星羽族飞船结构、星环星域环境的记载,为航行提供参考。我们必须在30分钟内做好出发准备,赶在暗能族摧毁星羽族飞船前抵达——这不仅是为了‘希望之星’,更是为了整个银河系的生存。”
30分钟后,太空港内灯火通明,三艘快速反应舰停在发射平台上,舰体泛着金属冷光。“星尘号”的星脉引擎已完成测试,淡蓝色的能量从引擎喷口缓缓溢出;“速影号”的舰体两侧加装了“暗能干扰补偿模块”,模块上的星脉线路泛着微光;“惊雷号”的货舱门缓缓关闭,里面装满了A级星核结晶和应急物资——包括星脉修复工具、压缩食物和医疗设备。林野站在“星尘号”的舰桥前,身后跟着泽、凌和10名精英队员——他们中有擅长星脉技术的工程师、精通格斗的战士,还有能快速分析战场环境的战术分析师,这支小队被命名为“星环小队”,肩负着寻找星羽族、获取星核火种激活方法的使命。
李薇站在太空港的指挥塔上,通过通讯器对林野说道:“舰长,‘希望之星’的防御已交给周明负责,反暗能脉冲炮的射程已提升到250公里,星核防护圈加装了‘应急能量储备罐’,可在受到攻击时快速补充能量;地质组会持续开采星核结晶,为留守的飞船提供能量支援。你们在途中务必小心,通讯组会24小时保持信号连接,一旦遇到危险,立即通知我们——我们会通过星脉节点发送支援飞船,虽然需要时间,但绝不会让你们独自面对危险。”
林野点头,目光望向远处的星空,那里是银河系边缘的方向,星辰稀疏,却藏着拯救银河系的希望。他对着通讯器说道:“放心,我们一定会找到星羽族,带回来星核火种的激活方法。‘希望之星’就交给你们了,等我们回来。”
随着林野的指令,三艘飞船的引擎同时喷出淡蓝色的能量尾焰,尾焰在太空中划出三道明亮的弧线。飞船缓缓升空,逐渐加速,星脉引擎的轰鸣声在太空中传播,形成一圈圈能量涟漪。太空港内,所有人都抬起头,望着飞船消失的方向,人类挥舞着手臂,星核族的躯体泛着鼓励的蓝光,光翼族的能量翼展开,组成一道红色的光带,为“星环小队”送行。
通讯中心内,陈默突然盯着屏幕,脸色变得凝重,手指快速敲击键盘,调出暗能族舰队的监测数据:“李薇姐,我们监测到暗能族的舰队正在向星环星域方向移动,规模至少有50艘,其中包括3艘暗能母舰!它们的航行路线与‘星环小队’的初始航线有部分重叠,目标应该也是星羽族和星核火种!”
李薇的心脏猛地一紧,她立即按下通讯器,声音带着急切:“林野!暗能族派出50艘舰队前往星环星域,其中有3艘暗能母舰,它们的航线与你们的初始航线重叠!你们必须加快速度,重新规划航线,避开他们的必经之路!一旦被发现,以你们目前的3艘飞船,根本无法对抗50艘暗能舰的围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