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如同金色的丝线,奋力穿透那层薄如蝉翼的薄雾时,王有为早已来到了那辆老旧的农用三轮车旁。他麻利地发动车子,发动机发出“突突”的声响,在寂静的村道上,这声音格外清晰,仿佛是乡村苏醒的号角。王有为搓了搓手,呼出的白气在清冷的晨光中瞬间消散,宛如他心中对新一天的期待。
“这么早?”隔壁张婶正提着
泔水桶出来喂猪,看到全副武装的王有为,眼中满是惊讶。“去县里借设备,赶早不赶晚。”王有为笑着回应,顺手紧了紧绑在车斗里的防雨布。昨晚和小雨整理到深夜的数据,仿佛还带着他们的体温,他迫不及待地想要用这些数据去验证几个关键指标,仿佛那是开启乡村新希望的钥匙。
三轮车缓缓驶出村口,王有为下意识地回头望了一眼。村委会的灯还黑着,小雨应该还在甜美的梦乡中。想起昨晚她趴在桌上睡着的样子,那恬静的面容让他嘴角不自觉地上扬。真是个拼命的姑娘,为了乡村的发展,她付出了太多的努力。
乡间小路崎岖不平,像一条蜿蜒的丝带,在田野间延伸。王有为不得不放慢速度,小心翼翼地驾驶着。路两旁的玉米已经抽穗,沉甸甸的穗子在晨风中轻轻摇晃,仿佛是在向他诉说着丰收的希望。他一边开车,一边在心里盘算着今天的行程:先去农业局找刘技术员,然后去农资市场看看有没有新型的滴灌设备……
然而,“咔嚓”一声异响突然打破了这份宁静,打断了他的思绪。三轮车猛地一顿,随后发动机发出刺耳的“咔咔”声,像是一头受伤的野兽在痛苦地咆哮,接着便彻底熄火了。“见鬼!”王有为跳下车,迅速掀开发动机盖。一股焦糊味扑面而来,几缕青烟正从电线接头处冒出来,仿佛是一场小灾难的信号。他蹲下身仔细检查,发现是主电路短路了。“这破车……”他懊恼地抓了抓头发,心中满是无奈。此时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推回去至少要两小时,他就像被困在沙漠中的旅人,孤立无援。
正在他发愁的时候,远处传来摩托车的轰鸣声,仿佛是希望的召唤。“哟,这不是有为吗?”村里的电工老陈骑着摩托停在他身边,关切地问道,“车坏了?”王有为如见救星,急切地说:“陈叔!电路短路了,您给看看?”老陈二话不说停好摩托,从工具箱里熟练地掏出万用表。他那粗糙却灵活的手指在线路间拨弄着,不一会儿就找到了问题所在:“继电器烧了。我车上有个备用的,先给你换上。”
“太感谢了!”王有为松了口气,心中的石头落了地。“您这是去哪?”他好奇地问道。“去镇上买材料。”老陈一边接线一边说,“听说你要改造李叔家那块坡地?全村都在议论呢。”王有为苦笑着说:“议论我们异想天开吧?”“年轻人有想法是好事。”老陈拍拍他的肩,语重心长地说,“当年修水电站时,多少人说我疯了?现在谁家不用电?”他拧紧最后一个螺丝,自信地说:“试试!”
发动机重新响起欢快的轰鸣,仿佛是一首胜利的乐章。王有为再三道谢,老陈摆摆手骑上摩托,笑着说:“改天请我喝酒就成!对了……”他神秘地压低声音,“那城里姑娘不错,加把劲啊!”王有为耳根一热,还没等他解释,老陈已经大笑着扬长而去。
耽搁了一个多小时,王有为心急如焚,他加快车速,仿佛想要把失去的时间都追回来。太阳已经升得老高,柏油马路被晒得发烫,像是被火烤过的铁板。到达县农业局时,他的衬衫后背已经湿透,紧紧地贴在身上,仿佛是汗水织成的第二层皮肤。
“刘技术员在吗?”他擦着汗问门卫。“三楼最东头办公室。”门卫上下打量着他,“你是……王家村的?”王有为点点头,正要上楼,门卫突然叫住他:“等等!你是不是那个要种抗旱稻的大学生?刘技术员昨天还提起你呢!”这消息传得真快。王有为尴尬地笑笑,快步上楼。
刘技术员的办公室门开着,里面传来激烈的争论声。“……这种试验性质的项目,设备怎么能随便外借?”一个中年男声带着不满说道。“张科长,乡村振兴需要创新……”这是刘技术员的声音,充满了坚定和期待。王有为在门口犹豫了一下,轻轻敲门。争论声戛然而止,刘技术员转头看见他,眼睛一亮,热情地招呼道:“说曹操曹操到!王有为,快进来!”
办公室里,一个面色严肃的中年男子正皱眉看着他。王有为认出了这是设备科的张科长,心里暗叫不好。“张科长好,刘技术员好。”他恭敬地问候。“你就是想在坡地种抗旱稻的那个?”张科长上下打量他,眼神中带着审视,“有相关资质吗?”王有为早有准备,从包里取出文件夹,郑重地说:“这是我们的项目计划书,还有省农科院的推荐信。”他顿了顿,诚恳地说,“我们只需要借用土壤成分检测仪三天。”
刘技术员接过文件递给张科长,真诚地说:“年轻人有想法,我们应该支持。”张科长翻看着文件,眉头渐渐舒展,眼中闪过一丝赞许:“数据很详实啊……这个坡度与日照关系模型是你自己建的?”“是和团队一起完成的。”王有为谦虚地说,眼前不由自主地浮现出小雨熬夜建模的身影,她专注的神情仿佛就在眼前。“团队?”张科长挑眉,惊讶地问,“你们村还有懂这个的?”“有位从省城来的技术员。”王有为忍不住微笑,自豪地说,“她专业是农业生态。”
张科长和刘技术员交换了一个眼神。最终,张科长合上文件,严肃地说:“设备可以借给你,但要签责任书。有任何损坏照价赔偿。”“没问题!”王有为喜出望外,心中的喜悦如同绽放的花朵。
手续办得很快。当王有为小心翼翼地把精密的检测仪装箱时,刘技术员拍拍他的肩,热情地说:“有空带你的‘技术员’来坐坐,我们交流交流。”王有为会意地笑了:“一定。”
走出农业局,已经过了午饭时间。王有为在路边摊买了两个烧饼,一边吃一边给小雨打电话。电话响了很久才接通,那头传来迷迷糊糊的声音:“喂……?”“还没起?”王有为忍不住笑出声,调侃道,“太阳都晒屁股了。”“王大哥……”小雨的声音带着浓浓的睡意,“我凌晨四点才睡……数据重新跑了一遍,结果更理想了……”王有为心头一暖,仿佛有一股暖流注入心田:“辛苦了。检测仪借到了,我现在去农资市场看看,傍晚回去。”“嗯……”小雨似乎又睡着了,电话里传来均匀的呼吸声。
王有为轻轻挂断电话,脑海中想象着她蜷缩在行军床上的样子。这个城里姑娘,为了别人的土地这么拼命,她的坚持和付出让他感动不已。
农资市场人头攒动,热闹非凡,仿佛是一个充满活力的集市。王有为挤在摊位间,仔细地比较着各种灌溉设备的价格和性能。一个卖滴灌管的老板听说他要改造坡地,热情地拉着他介绍:“这种压力补偿式滴头最适合坡度地形,出水均匀……”王有为认真记下型号和价格,又去看了几家。正当他犹豫要不要今天就下单时,手机响了。是李叔。
“有为啊,赵大壮带着几个人去坡地看了,说想帮忙整地!”李叔的声音透着兴奋,仿佛是在分享一个重大的喜讯。“你什么时候回来?”王有为精神一振,仿佛是被注入了一剂强心针:“我这就往回走!”他最后看了眼新型滴灌设备的宣传册,下定决心明天带小雨一起来选。
回程路上,夕阳如同一幅绚丽的画卷,把田野染成了金色,仿佛是大自然赐予的最珍贵的礼物。检测仪稳稳地固定在车斗里,王有为开得很小心,仿佛是在呵护着一个无比珍贵的宝贝。路过坡地时,他特意停下来看了看。远处,几个身影正在辛勤地清理杂草,其中李叔的白衬衫格外醒目,在金色的余晖中闪耀着。
王有为没有打扰他们,但心里暖融融的。这些最初持怀疑态度的乡亲们,现在主动来帮忙了,这让他看到了乡村发展的希望。他摸出手机,给小雨发了条消息:“村民开始自发整地了。我们的计划,正在变成大家的计划。”
很快,回复来了:“太好了!我刚醒,正在煮面。给你留一碗。”简单的一句话,却让王有为胸口发烫,仿佛有一团火在心中燃烧。他望着远处忙碌的身影,又看看手机屏幕,突然清晰地意识到:这片土地,这些人,还有那个在村委会煮面的姑娘,都已经成为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三轮车重新启动,发出“突突”的声响,仿佛是在奏响一首希望的赞歌。它载着精密仪器,载着希望,也载着一颗越来越坚定的心,驶向炊烟袅袅的村庄。在那里,新的故事正等待着被书写,乡村的未来也在这希望的旅程中逐渐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