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震惊的来宾
昆山开发公司董事长顾大栋与副董事长尤程一同登台,合力揭开覆盖在“昆山开发公司”招牌上的红绸。
随后,顾大栋从鲁晨手中接过一面大旗,当他和尤程展开红旗时,“决战”二字在阳光下格外醒目。
顾大栋朝众人奋力挥舞旗帜,红旗每舞动一回,昆山的百姓便跟着高呼:“决战!”那一声声呐喊汇聚成激昂的旋律,让所有人心中都燃起了炽热的斗志。
远处船头的李公子微微眯起双眼,沉醉于这前所未有的成就感之中,他觉得自己似乎摸索到了某种成功的诀窍。
前来观礼的宾客们在划定好区域的地基上象征性地挖了几铲土后,昆山县的筑堤工程就此正式启动,而后续任务分配环节,又让在场宾客大为惊叹。
负责各段的士绅接到任务后,不整队、不当场发号施令,只让人打着段旗,就朝着不同方向去了。
昆山百姓看似乱糟糟的,却跟着各段段旗,转眼间就走了个干净。
这颠覆了来宾的认知,他们本以为,不用皮鞭棍棒,休想让乌合之众的民夫听话。
打旗子就能让老百姓有条不紊跟上,简直难以想象,毕竟有四五十面旗子呢。
那如何做到的呢?答案是将传统里甲制与四百年后分段包干责任制结合,达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此前一个月,李铭让鲁晨把六十二里长的河堤,分成四区四十八段,每段设一名段长,段长率十到十二名里长。
每名里长下有十名甲长,协助指挥一百一十名民夫。
在管理工作中,分片包干、明确责任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通过这种方式,每个人都清晰地知晓自己需要向谁负责,责任界定明确,避免了职责不清带来的问题。
同时,规定每人最多指挥十个人,这一举措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推诿、混乱以及空耗等情况的发生,让整个工作体系更加有序高效地运转。
经过一个月的磨合期,鲁晨所构建的准军事化管理体系逐渐趋于完善,基本达到了如臂使指的效果。
在这个体系下,指挥部只需提前一天将不同的任务合理分配给各段长,次日民夫们便能清楚明确自己当天的工作内容。
如此一来,不仅劳动效率得到了极大提升,而且指挥部也能够从繁琐的协调指挥工作中解脱出来,将主要精力聚焦于工程质量的管控上,确保各项工作的质量符合标准。
即便其他来宾试图照搬这种管理模式回去运用,其效果也会大打折扣,甚至可能毫无作用,这是因为,任何一种组织形式都仅仅只是客观存在的血肉躯体,它本身并不具备内在的驱动力和凝聚力,如果想要让这样的组织形式能够不折不扣地服从指挥,并且在执行过程中充分发挥出主观能动性,还必须为其注入灵魂。
而鲁晨所做的一切,正是在为这个管理体系注入灵魂,从他亲自住在堤上,以身作则、身先士卒地参与到抗洪抢险工作中,到竭尽全力保障灾民的生活,坚定地承诺不饿死一个人,这一系列的行动,无不是在向昆山百姓传递着一个明确的信号:新来的县老爷是真心在乎他们的安危与生活,是愿意为昆山的发展和稳定付出一切的。
这种真诚和担当,让百姓们感受到了温暖和希望,也让他们更加愿意积极配合各项工作,从而使得整个管理体系有了强大的精神支撑,能够真正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唯有建立起这样的认可,老百姓才会把当政者的意愿当作自己的意愿,才会从心底愿意服从、拥护当政者,并依据其命令行事,朝着设定的目标主动迈进,正所谓“风雨同舟者兴,上下同欲者胜”,便是这个道理。
可看看当今天下,能做到这点的又有几人呢?
当水泥混凝土问世后,一个月就能筑成堤坝,这已不再是遥不可及的奢望,一时间,老百姓的热情被彻底点燃,民夫们争分夺秒地挖掘地基,仔细筛选河沙,全力运送石子,整个河堤瞬间变得热火朝天。
此时,来宾们终于有机会围着那堵墙,好好参观一番了。
就连江南公司的股东们,也是在昨天才知晓水泥和混凝土的存在,在公司首次董事会上,通过了设立全资子公司——“江南建材公司”的决议,并任命华伯贞担任董事长兼总经理。
所以,这些股东们也是第一次亲眼目睹混凝土的模样,他们拿着锤子反复敲打,这才真切感受到毛石混凝土令人惊叹的坚固程度。
当众人听闻用水泥混凝土筑墙,竟能在不到一天的时间里就变硬粘牢时,皆忍不住嘶嘶地倒吸冷气。
要知道,平日里常用的糯米灰浆,通常得花费十多天的时间才能变硬,而要想真正发挥出它的作用,更是需要一年的时间。
这意味着,若使用水泥来修堤,速度至少能够加快十倍,得知这一情况后,众人纷纷围拢在江南建材公司董事长华伯贞身边,情绪激动地询问着各种问题。
那水泥混凝土,带着工业特有的丑陋与力量,深深地冲击着在场每个人的认知,即便有些人对这种毫无美感的东西不太喜欢,却也不得不承认,它无疑是一种能够改变世界的完美建材。
“华兄,倘若采用这混凝土来筑城,是不是就坚固得无法被攻破了?”陈同知好奇地问道。
“那是当然,就算是用几百斤的火药,都难以将其炸开。”华伯贞颇为得意地回应道。这话若是让黑火药听到了,怕是只能默默流泪,黄火药听了,估计会暴躁得想要直接爆炸。
众人听闻此言,又齐齐倒吸了一口冷气,接着问道:“那这东西究竟是怎么制造出来的呢?”
“这可就是本公司的商业机密了。”华伯贞笑着回答道,“实在恕难对外透露。”
“那卖一些给我们总可以吧?”来宾又接着问道。
华伯贞语气平淡地回应道:“很抱歉,现阶段我们公司的产能受限,只能把精力集中在全力供应昆山地区。”他接着补充说明,“如果有合作意向的,可以先提交申请,等我们后续产能提升上去了,再安排发货事宜。”
这时,有人关切地询问价格方面的情况。
华伯贞神色沉稳,郑重地说道:“一两银子一袋,每袋的重量是六十斤,就拿眼前这堵三丈长的墙来说,一共用掉了十袋水泥。”
在场有懂行的人暗自计算了一番,倘若换成糯米灰浆的话,成本可就要高出整整一倍了。
知晓这个情况后,众人纷纷倒吸一口凉气,场面一时有些寂静。
要知道,这种比糯米灰浆凝固速度快了十几倍,然而价钱却只有一半的新型砂浆,在大家眼里,简直可以称之为“无敌”了。
来宾们至此彻底相信,借助神奇的水泥,昆山县真的有希望在风汛来临之前,修筑起坚固可靠的石头江堤,如此一来,糯米灰浆似乎真的要被市场淘汰了。
看着周围众人满是惊叹的模样,华伯贞暗自思忖,实际上一袋水泥的成本,连十文钱都不到。
这中间的差价所带来的利润空间,简直是难以想象的暴利啊。
可令人觉得不可思议的是,所有人都以为江南公司是在做慈善,全然不知背后有着这样可观的利润差存在。
李公子宣称做生意不为赚钱,难道大家真就轻信了?这可太荒唐了。
昆山县里里外外忙得不可开交,来宾们见此情形,不便过多打扰,索性在小澞河登上船只,陆续告辞离去。
上船前,他们瞧见昆山的妇孺老幼以及半大孩子,划着形形色色的船,给堤上送来水与饭,好在众人今日已历经诸多震撼,神经略显麻木,倒也没太过惊诧。
大伙都和鲁晨约定,等大堤建成,定要再请他们来瞧瞧。
鲁晨满口应下,临分别时,还给每人送了一袋水泥当伴手礼,宾客们挺开心,寻思正好带回去仔细研究研究。
只是有一事不明,为何麻袋上特意标着“不可食用”,难不成这世上还能有人吃水泥?想想都觉得好笑。
听着来宾们的议论,那位躲在暗处的河道总理,只觉遭受重重一击,只能吃了一块初凝混凝土,才消解了心中的郁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