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演讲
等百姓们充分宣泄完内心的激动情绪后,鲁晨也让自己的心情逐渐平复下来,他悄悄看了一眼藏在掌心的小抄,随后缓缓举起了话筒。
百姓们看到老父母准备放话,很快便安静了下来,现场一片鸦雀无声。
鲁晨大声说道:“三十一天前,同样是在这里,本县对外宣布要在一个月内筑起这条大堤,当时,除了我们自己,根本没有人相信我们能做到!”
“而三十一天后的今天,我们成功建起了这条坚不可摧的大堤,现在,我们可以骄傲地向全天下宣告,我们昆山县当初立下的目标,我们圆满实现了!”
“嗷!”老百姓们又一次尽情欢呼起来,过了好一会儿,情绪才慢慢平复。
接着,鲁晨提高音量继续说道:“巧合的是,整段江堤在经过小幅度的裁弯取直后,长度缩短到了五十八里,我们平均每天的工程进度达到了二里,而且在这过程中,还修筑了六个水闸,以及六十段格堤。这在我华夏历史上,无疑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伟大奇迹!”
说到此处,鲁晨伸手指向堤下的几十万百姓,高声喝道:“而你们,昆山县的广大人民,正是这个伟大奇迹的创造者!”
“嗷!嗷!嗷!”老百姓被鲁晨的言辞撩拨得情绪高涨至极,这些平日里如草芥般微不足道的百姓,何曾想过自己竟能获得如此高度的赞誉?
“昆山永远铭记,那六万七千三百七十一名民壮,是他们日夜坚守、不辞辛劳,用双手肩扛手抬,一砖一石地垒起了这道长堤!”
“昆山不会忘记,三千六百六十三条船上的船夫船娘,他们日复一日、夜以继日地穿梭于太湖与吴淞之间,将每一块石头从一百六十里外的洞庭西山,一船一船地运回,才成就了这道长堤!”
“昆山更忘不了,那八万三千一百一十二名老人、妇女和孩子,他们为工程编筐搓绳织袋,默默付出,没有他们的辛勤劳作,这道长堤绝不可能按时完工!”
百姓们听得都呆了,在这庆功的时刻,本以为会是大人物们互相恭维,没想到知县大人却把功劳一股脑儿地都归于他们这些普通百姓。
可这种感觉,真爽!真让人骄傲!自豪之情在心底油然而生。
此刻,不知有多少昆山百姓心甘情愿为他们这位知县大人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大老爷!大老爷!大老爷!”千万人齐声高呼,那声音汇聚在一起,好似要将天地都震翻。
还好里长甲长们前一晚特意召集众人,郑重叮嘱过,严禁呼喊任何犯忌讳的口号,像“大老爷很多很多岁”这类话,那是万万说不得的。
那如雷贯耳的声音,一直传到吴淞江的江面上,江面上有一艘豪华大船,船上的三人原本正在交谈,听到这声音,不由自主地停下话语。
这三人便是李铭,以及前来道贺的王梦祥和王世懋。
等那喧闹的声音渐渐小了下去,王梦祥看着李铭,脸上露出笑意,说道:“公子可是这次的大功臣啊,可好多人都不知道呢。”
“这就叫做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王世懋在一旁赞叹道,“公子真是有侠骨风范啊。”
李铭听了,哈哈大笑起来,说道:“我可没打算离开昆山,再说了,我也不至于吃我兄弟的醋。”
王梦祥和王世懋听了,也都跟着笑了起来。
在大坝上,鲁晨借着抬手的动作,又悄悄看了一眼小抄,他这几天酒喝得实在太多,记性变得差多了。
等百姓的叫嚷声渐渐停歇,他再度开口说道:“你们用实实在在的行动有力证明,虽说我们每个人单独的力量或许不足以改变现状,可只要大家团结一心,就能缔造出前所未有的惊人奇迹!”
“团结就是力量!”里长、甲长们旋即按吩咐,带头高呼起口号。
“团结就是力量!”老百姓们也跟着扯着嗓子呼喊起来。
“我希望咱们昆山的百姓能始终紧密团结在一起,往后再也别分什么昆南昆北了,我们要齐心协力,把咱的家园打造成大明朝最为富裕的人间天堂!能不能做到?”
“能!能!能!”老百姓那叫一个听话,回应得格外响亮。
“好,在此我宣告,昆山县一期水利工程圆满完工!”鲁晨没等百姓的欢呼声掀起,紧接着又大声宣布,“昆山县二期水利工程,七天之后正式启动!”
稍作停顿,他抛出了个重磅消息:“同时,本县在此宣布,从二期工程起,将由昆山开发公司给参与劳动的人支付报酬,按照劳动量进行分配!”
老百姓一听,都有点发懵,啥时候给县里干工程还能领钱了?
鲁晨宣布了个好消息:“二期工程开工前,全县放假七天,酒肉食物照常供应,大家尽情享受成功后的喜悦!”老百姓听明白了,顿时乐翻了天,手舞足蹈,欢呼雀跃。
在吴淞江的豪华大船上,赵公子依旧是草帽小子的打扮,不过,二王却觉得他不拘常理,颇具名士风范,丝毫不觉得唐突,毕竟,有钞能力加持的人,仿佛自带美颜功能。李铭虽穿着普通,但神态和语气依旧不凡。
“二位能同意我的任性,实在感激不尽。”赵公子说的是方才鲁晨宣布的二阶段工程支付报酬之事。
“公子客气了,我们已经赚了不少,分一些给百姓也是应当的。”王世懋作为琅琊王氏后人,说话很有水平,只是,这话是真心还是场面话,就不得而知了,毕竟,比起支出的银子,惹赵公子不快可就更不划算了。
“没错,公子。”王梦祥爽朗地笑道,“公司打算在昆山长期发展,让当地百姓得些实惠,咱们能收获的好处更多!”
“老叔眼光真长远!”李铭竖起大拇指夸赞道,随后把地图取来。
接着,李铭在地图上以杭州、上海、江阴三点画了一个三角形,向二人阐述道:“二位请看,长江下游呈这个三角形的区域,涵盖了苏州、松江、常州、杭州、嘉兴、湖州六府之地,这六府的赋税加起来,占大明总赋税的三分之一,堪称天下最为富庶的地方了。”
“嗯。”两人听闻赵公子讲述宏观战略,赶忙探身向前,全神贯注地听着,生怕错过任何一点内容,错失学习提升的机会。
“这六府就是狭义上的江南地区,这里不仅最富裕,而且各地之间联系紧密,互为一体,我把这一片区域称为‘长三角’——也就是长江下游的黄金三角区域。”
“长三角?”二王瞪大了眼睛,这确实是他们从未有过的全新视角。
“掌控长三角,就等于握住大明经济的咽喉。”李铭平静地陈述,“这亦是本公司的长远规划。”
二王闻言,皆是震惊不已。王梦祥猛地一拍大腿,眼睛瞪得滚圆,“公子将公司取名‘江南公司’,原来深意在此!”
“此等抱负,当真非凡!”王世懋心中暗叹,比起官场沉浮,这商场逐鹿似乎更诱人。
看到两人那副躁动的样子,李铭心说,我还没讲‘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呢……
当然,至少十年之内,他是绝对不会说出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