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章 跟不跟
‘得了,别再藏着掖着了。’两人交换下眼神,王世懋便尴尬的轻咳一声道:
“上次公子提起项家那档子事儿,当时愚兄心中害怕,有些话没敢讲。”
说着他看一眼王梦祥道:“公子走后,我深感歉疚,世叔便劝我说,跟公子讲清楚就是。”
“麟州兄言重了,彼时你我初次见面,交浅岂能言深?”李铭忙假假道:“你敢说我还不敢听哩。”
“哈哈哈。”三人大笑一阵,嫌隙尽去,王世懋笑问道:“那公子现在敢听吗?”
“现在你我就是异父异母的亲亲兄弟,难道麟州兄还会害我不成?”李铭含笑说道。
“当然不会。”王世懋吐出长长一口浊气,便沉声道:“今天就跟兄弟交个底,那项家是靠给海商供货起家,年正月那场大火,是因为他们坏了规矩,引来了另外几家的打击。”
“项家被一把火烧掉了大几十万两银子,当然要报复了。”王世懋接着道,“后来湖州府城的骚乱,乃至波及苏松杭州的乱子,都是由此而起的。”
“哦。”李铭点点头,又问道:“那几家也是给海商供货的?”
“是,一共有那么九家,但并不固定,如今是华亭徐家、杭州钱家、金陵徐家、吴县顾家、长洲陆家、以及嘉兴项家……”
顿一顿,王世懋有些艰难道:“还有无锡华家,和我们太仓王家,当然,我们不参与海上的事情,只是把货物卖给固定的商人,至于商人把货买到哪里,就不是我们操心的事儿了。”
“嗯。”李铭不动声色的点点头,心说好原始的洗白手段啊,必须与强权搭配才好使。
当然,也可能是人家从前懒得多花心思,纯粹扯一块遮羞布罢了。
他便接着问道:“这才八家,还有一家呢?”
“还有一家是平湖陆家,也就是前锦衣卫都督陆炳、陆绎父子的家族。”王梦祥接过话头道:“新君登基,清算了陆家,这也是一切乱象的开始……”
然后两人便你一言、我一语的将九大家的前生今世讲给李铭。
眼下走私贸易的形势其实一句话就可以说清楚,那就是为首的陆家倒台后,九大家失去核心领导,加上利益分配不均,以及倭寇海匪四处作乱,导致走私严重受损,连带着相关产业出现危机,大量作坊倒闭,工人失业。
“所以江南公司从成立的第一天,我就告诉大家,我们只做不违法的事。”又听赵公子放缓语气道,“所以我李家也好,江南公司也罢,都不会以任何形式参与走私的。”
“那公子,江南怎么办?那么多人已经没有土地,回不去农村了。”王梦祥忍不住问道:“不给他们条活路,老百姓是要造反的!”
“不走私,难道就不能做海上贸易了吗?”李铭微笑着反问道。 联想到方才李铭主动提及海贸的话题,王梦祥豁然领悟到他的真实想法。
“公子的意思是,开海禁,合法做生意?”
“不错。”李铭点点头。
“可是公子有所不知,前番争执半晌,朝廷也只是开了福建月港一处,光福建自己的商人都喂不饱,对我们江南来说,等于没有。”
“我对华家还说过另外一句话。”李铭微微一笑道:,如果现行的法律是错的,就要设法修改它,让它变成善法。”
“关口是你们自己怎么想?”顿一顿,他沉声问道:“是打算继续偷偷摸摸不交税,还是承担起应尽的义务来,正大光明的赚钱?”
“这……”二王对视一眼,王世懋苦笑道,“公子啊,我们也算世代簪缨之家。但凡有可能,岂会做辱没祖宗之事?实在是逼不得已,只能铤而走险啊。”
“是啊公子,交税我们不怕,怕的朝廷都不给我们交税的机会。”王梦祥也附和道,“是,去岁我们和高新郑一帮人争得不可开交,但还真不是为了交不交税的问题。”
“其实我们两边大同小异,都不希望能在海贸里分一杯羹,唯一的区别在于,高拱是想重开市舶司,让朝廷垄断贸易,我们是不希望朝廷插手。”王世懋也附和道:
“公子有所不知,一旦朝廷插手的地方,必定寸草不生,就像广东市舶司,倒是一直勘合贸易不断,可上至官府士绅,下至普通百姓,谁能得到一点好处?”
“好,我明白你们的想法了。”李铭点点头,微笑问道,“如果我能得到朝廷海外贸易的独家授权,你们愿不愿跟我改弦更张?”
“当然愿意了!”两人不假思索的异口同声道:“可是怎么能做到呢?”
跟一般人的认知不同,大明朝‘片办不下海’的祖制,并非绝对意义上的海禁。
事实上,大明朝官方是可以进行海外贸易的——开国以来,一直由设在浙江、福建和广东三处市舶司,与藩国进行勘合贸易。
直到,嘉靖年间倭患严重才暂罢浙江福建两处市舶司,只留广东一处与南洋藩国继续贸易。
虽然勘合贸易带着浓重的朝贡色彩,但对朝廷来说依然是一块肥肉,焉有让出来的道理?
“信不信我?”李铭戴上黄色的草帽。
“信,当然信!”二王赶紧应声道:“公子有信心,我们就有信心!”
“那就听我的,暂时一切照旧。”李铭的语气平淡而坚定道,“眼下我不能趟这浑水,不然到时候不好操作。”
“明白了。”两人懂了,李铭是想让子弹再飞一会儿,等待合适的时机切入。
而他们,要给李铭当好内应……
“有情况及时沟通。”赵公子笑着朝两人摆摆手,下船去了。
“公子慢走。”两人一直看着李铭的座船消失在小澞河,这才收回了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