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悟空被选中西天取经是因为之前未曾杀人,良知在。
儒家也把良知归为先天。与生俱来,不学而能的能力。
意思是没有后天的良知。
取经塑造出了西天、天宫需要的师徒五人。也塑造出了一路妖魔鬼怪、神佛仙道的成为。
不做点污浊事,有些神佛仙道坐不稳自己位置了。于是,坐骑祸乱人间。
毕竟,压轴的是如来的金翅大鹏祸乱人间,毕竟还有玉帝祸乱凤仙郡。
出了五指山,只给孙悟空找了一个师傅,一个肉体凡胎的唐僧。再加一个“唐僧肉”。
而人(唐僧)本身的社会需求,则是约束孙悟空的。而唐僧肉又不得不令孙悟空、猪八戒几人不断加班。
加上猪八戒、沙僧、白龙马,都是犯了天条的,孙悟空本质上不是犯天条。
而共犯,能够产生某种共鸣。
是拼死一搏,犯人变高人,还是选择别的?当然选择前者。
于是,师徒一路“降妖除魔”。
《西游记》中的唐僧也绝对不是多好的人。一路见到妖魔鬼怪为祸人间,可曾如教导孙悟空一般,面对诸天神佛,屁都不敢放,甚至未曾有过这种心理。直到狮驼岭、雷音寺,也是如此。
也就是唐僧取经成功与否,都不是为了人类。
某种程度上唐僧是诸天神佛的道具,专门用来体现人类社会需求的。
而且体现的不似人类对神佛不灵验则一样踹。而是绝对遵从,不曾有怨言。
这才是诸天神佛选中唐僧的原因。
到了西天,师徒五人已经是如来自己人,不需要人类的社会需求约束了。如同一路妖魔鬼怪,杀人放火,也不过尔尔。
集体的先天性,就如同在水帘洞的猴子,势必保护水帘洞。而猪八戒、沙僧、白龙马,成了高人,摆脱了天条,自然也是如此。唐僧作为受过如来点化的人类,高人一等。这都是荣耀加身的赋予。他们不能舍弃。必然守护。
这一路后天的可塑性,似乎恰到好处。
皆因神佛仙道觊觎人类的需求。需求则是平衡。也是创造后天可塑的根本。
《西游记》,遵从人类社会需求,终究妖魔鬼怪,都会被神佛仙道纳入门下,成为自己的手下,或者杀了。
神佛仙道在《西游记》里就是先来到这天地间的生灵,妖魔鬼怪很多早于孙悟空,孙悟空是后来出现的。
那些早于孙悟空的妖魔鬼怪都早被安置在了神佛仙道的坐骑之类。
打败它们,以后是帮手,打死他们,与诸天神佛仙道是结下梁子。
这是人类社会需求约束的表现,若是之前孙悟空就都打死了。
怎么安置孙悟空,是《西游记》的本质。
菩提祖师也没有在灵台方寸山安置孙悟空。菩提祖师的其他弟子菩提祖师都安置了。才有了后来。
对于天宫和西天,早一点收编孙悟空,比能耐大了,独立门户,与他们平起平坐甚至高于他们更好。
所以,西游取经,名为取经,实为打压或者绑定后来者。
当然,借此菩提祖师也能绑定天宫和西天以及地府、……。
用唐僧这个人类绑定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白龙马,从妖魔到天宫到龙宫到……。同样绑定了人类。
这看起来像是连环局与破局环环相扣,借不同绑定,反制对方的绑定,实则,也是一种必然。
更何况,假如一开始就知道唐僧是金蝉子转世,也是提前打压和绑定。有记载金蝉子极为凶残,却能耐极大。
但在风陵渡之前唐僧毕竟是人类,还不是金蝉子。唐僧取经最凶险的一难是风陵渡直到雷音寺,那时候他已经成为金蝉子,防备他的一定不少。
一路上六丁六甲、五方揭谛、四值功曹、十八位护教伽蓝,名为保护,实为至少一部分目的是观察监视金蝉子以及孙悟空、……。
甚至也是为了唐僧不被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白龙马吃了。
毕竟唐僧肉吃了可以长生不老。
师徒中最大的考验也是唐僧肉,吃了可以长生不老,何必取经?唐僧自己不会吃吗?别忘了人参果都抢着吃。
意味着吃了唐僧肉,绝不会取经成功。
就如同人类,几个人围着一大堆金子,谁不想吃?但三个徒弟和白龙马没有吃。
偏偏人类不知道有“唐僧肉”。
人类是被蒙在鼓里的。不让人类知道。本质上是对人类的防备。
也是妖魔鬼怪的借口,意思是妖魔鬼怪为了等吃唐僧肉才吃人。这可是专门告诉他们有唐僧肉的。是职能性的赋予吃唐僧肉的权利。也是借诸天神佛坐骑对诸天神佛的拉拢和考验。
这些后天塑造,贯穿《西游记》中的诸天。
但诸天神佛对长生不老不垂涎欲滴吗?显然会。
如果诸天神佛利用坐骑做先头部队去试探真假,如何?这真假可不是唐僧肉的真假。所以,妖魔鬼怪不抓了唐僧就吃。
试想,谁会把长生不老的东西明目张胆放在路上?
六耳猕猴的出现本也是他们试探。同为猴子,令孙悟空很恼火。
终究到了最后,诸天神佛也没有试探出可行性。
更何况没等试探出来,孙悟空已经给结束了。这种冥冥之中更令神佛忌惮。
他们在忌惮什么?
儒家是就人性在可育方面的探讨,道家是就人性在可自然化方面的探讨,法家是就对人性在可约束化方面的探讨,墨家是就人性在战争方面的探讨。纵横家是就人性在计谋方面的探讨。兵家是就人性在兵法方面的探讨。
宽行合一,宽,是有限度的自由。给自己也给别人最大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