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如金色的丝线,透过村委会的窗户,轻柔地洒落在屋内时,王有为早已蹲在工具间里,专注地清点着工具。他那粗糙的手指,仿佛是岁月刻下的痕迹,缓缓划过扳手、管钳、切割机,每一下都带着认真与执着。嘴里还小声念叨着:“三套管钳,五把扳手,切割机两台......”细密的汗珠从他的额头渗出,在晨光的映照下,如同晶莹的珍珠般闪着微光。
“还差三把管剪。”他缓缓直起身子,轻轻拍了拍沾满灰尘的工装裤,那动作仿佛是在拍去一天的疲惫。这时,身后传来轻快的脚步声,如同春天里的鸟鸣。小雨抱着一摞文件走了进来,她的发梢还挂着晨露,宛如清晨的花朵般清新。
“这么早就来了?”小雨把文件放在桌上,好奇地凑过来看,那眼神中充满了关切。“工具够用吗?”王有为抹了把汗,那汗水顺着脸颊滑落,仿佛是奋斗的印记。“基本够,就是管剪还差几把。张师傅说上午他徒弟会送过来。”他指了指角落里整齐码放的工具,那工具仿佛是他们战斗的武器,“我都分类放好了,到时候用起来方便。”
小雨轻轻点点头,转身从包里掏出一个小本子,那本子仿佛是她智慧的结晶。“我把安装顺序又核对了一遍,按地块远近和水源位置重新排了下。”她翻开本子,上面密密麻麻却工整地记录着各户信息,如同是一幅乡村的画卷。“考虑到有些老人行动不便,我把他们家的安装时间都安排在上午。”
王有为凑过去看,鼻尖飘来小雨发间淡淡的洗发水香气,那香气如同春天里的微风,让人心旷神怡。他的目光落在名单上一个用红笔圈出的名字:“赵大爷家的地离水源最远,要不要......”“我已经想到了。”小雨翻到后面一页,指着手绘的管线图,那图仿佛是一幅神秘的地图,“我们可以从这里分出一条支管,这样能省下三十多米的主管道。”
王有为眼前一亮,那光芒如同夜空中的流星。“这主意好!能省下不少材料费。”他忍不住多看了小雨几眼,心中暗自赞叹,这个城里来的姑娘对农田的事越来越在行了。
两人正说着,院子里传来摩托车声,那声音如同激昂的号角。张师傅的徒弟小刘拎着工具箱风风火火地闯进来,那模样仿佛是一位英勇的战士。“王哥!师傅让我把工具送来了!”他放下沉甸甸的工具箱,擦着汗说,“师傅还让我这几天都在这帮忙。”
王有为连忙接过工具箱,那双手仿佛是接过了一份责任。“太感谢了!正好缺人手。”他打开箱子,三把崭新的管剪整齐地躺在里面,那管剪仿佛是三把锋利的宝剑。
小雨递上一杯水给小刘,那杯水仿佛是一份温暖的关怀。“喝口水歇会儿吧,待会安装队的其他人也该来了。”果然,不一会儿院子里就热闹起来,如同集市一般。赵大壮带着七八个年轻小伙走了进来,个个精神抖擞,那模样仿佛是一群朝气蓬勃的骏马。王有为迎上去,拍了拍赵大壮的肩膀,那动作仿佛是一种信任的传递。“大壮哥,人都齐了?”
赵大壮咧嘴一笑,那笑容如同春日里的阳光。“都是村里最能干的小伙子!”他转身介绍道,“这是我弟二壮,这是老陈家的大小子陈明,这是......”王有为挨个打招呼,心里踏实了不少,那感觉仿佛是找到了坚实的依靠。这时老会计拄着拐杖慢慢走进来,手里拿着个布包,那布包仿佛是一个装满温暖的包裹。“有为啊,这是我让老伴儿煮的鸡蛋,给你们当早饭。”
王有为连忙接过,热乎乎的鸡蛋透着暖意,那暖意仿佛是一种爱的传递。他招呼大家:“都来吃点东西,咱们边吃边把今天的安排说一下。”众人围坐在一起,小雨把安装指南发给大家,那指南仿佛是一本神秘的秘籍。王有为站在中间,指着墙上的地图,那地图仿佛是一幅未来的蓝图。“设备后天就到,咱们今天要把准备工作都做好。先从村东头开始安装,一共分三个小组......”
他的讲解被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断,如同平静的湖面被投入了一颗石子。村头的李婶慌慌张张跑进来,那模样仿佛是一只受惊的小鹿。“有为!不好了,我家地头那段水渠塌了一段!”王有为心里一紧,那段水渠正好是主管道要经过的地方,那紧张的心情仿佛是一根绷紧的弦。他立刻起身:“走,去看看!”转头对小雨说,“你先给大家讲解安装要点,我去去就回。”
田野里,晨雾还未散尽,那晨雾仿佛是一层神秘的面纱。王有为深一脚浅一脚地跟着李婶来到地头,只见一段两米多长的水渠边缘塌陷,泥土散落在渠底,那场景仿佛是一场小小的灾难。他蹲下身,抓起一把土搓了搓,那动作仿佛是一位智者在思考。“是前两天下雨泡软的。”
李婶急得直搓手,那焦急的模样仿佛是一只热锅上的蚂蚁。“这可咋办?不会耽误安装吧?”王有为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土,那动作仿佛是在坚定自己的信念。“别急,今天就能修好。”他掏出手机给赵大壮打了个电话,简单说明了情况,那电话仿佛是一根救命的稻草。
不到半小时,赵大壮就带着几个小伙扛着工具赶来了,那速度仿佛是一阵疾风。王有为已经画好了简单的修复图,那图仿佛是一份希望的曙光。“咱们先把这段加固,用石头打底,再抹层水泥。”小伙子们二话不说就干了起来,那干劲仿佛是一群无畏的勇士。王有为也抄起铁锹,和大家一起挖开松软的泥土,那铁锹仿佛是他战斗的武器。汗水很快浸透了后背,但他手上的动作一点没停,那坚持的精神仿佛是一座屹立不倒的山峰。
中午时分,当小雨带着午饭找来时,水渠已经修复了大半,那场景仿佛是一场胜利的前奏。她站在田埂上,看着王有为满身泥污却干劲十足的样子,嘴角不自觉地上扬,那笑容仿佛是一朵盛开的花朵。“先吃饭吧!”她招呼道。
众人围坐在田埂上,吃着简单的饭菜,那饭菜仿佛是一种力量的源泉。王有为狼吞虎咽地扒拉着米饭,突然想起什么,那想起的瞬间仿佛是一道灵感的闪电。“对了,宣传单印好了吗?”小雨从包里拿出一叠彩页,那彩页仿佛是一份希望的使者。“刚从小卖部取回来,下午就去发。”她递给王有为一页,“你看看还有什么要补充的?”
王有为仔细阅读着上面的内容,从安装注意事项到日常维护要点都写得清清楚楚,还配了示意图,那内容仿佛是一本详细的说明书。他满意地点点头,那点头仿佛是一种认可的标志。“很全面了,连我都想收藏一份。”
下午,村里的大喇叭响起了王有为的声音,那声音仿佛是一种号召的号角。“各位乡亲注意了,滴灌设备后天就到,请各家各户派人来村委会领取安装指南......”小雨带着几个妇女走街串巷发放宣传单,那场景仿佛是一群传递希望的天使。每到一户,她都耐心地讲解要点,那耐心的讲解仿佛是一阵温暖的春风。在张奶奶家,老人拉着她的手不放,那拉住的手仿佛是一种信任的纽带。“闺女啊,这上面的字我看不太清......”
小雨立刻会意,坐在小板凳上一个字一个字地给老人读,那认真的模样仿佛是一位细心的老师。读到维护要点时,她还特意放慢语速:“平时要注意检查过滤器,每个月要冲洗一次......”张奶奶笑得眼睛眯成一条缝,那笑容仿佛是一朵幸福的花朵。“有你这样耐心的姑娘,我们这些老骨头也能学会新技术咯!”
傍晚时分,王有为在村委会门口贴上了大大的安装流程图,那流程图仿佛是一幅指引的地图。陆续有村民过来围观,他就不厌其烦地一遍遍讲解,那讲解的声音仿佛是一种知识的传递。嗓子都说哑了,却依然精神抖擞,那精神仿佛是一团燃烧的火焰。
夜幕降临时,忙碌了一天的两人终于能坐下来歇口气,那休息的瞬间仿佛是一场宁静的港湾。村委会里只剩下他们俩,昏黄的灯光将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那影子仿佛是他们奋斗的轨迹。
“都准备好了。”小雨翻看着记录本,一项项打勾,那打勾的动作仿佛是一种完成的标志。“工具、人员、路线、宣传......”王有为靠在椅背上,长舒一口气,那口气仿佛是释放了一天的压力。“现在就等设备到货了。”他的目光落在窗外的田野上,月光下的庄稼泛着银光,那庄稼仿佛是一片希望的田野。“等装好了,浇地就不用这么辛苦了。”
小雨合上本子,轻声说,那声音仿佛是一首轻柔的歌曲。“我查了资料,滴灌系统能省水60%以上,产量还能提高20%到50%。”“不止这些。”王有为转过头,眼中闪着光,那光仿佛是一种希望的光芒。“最重要的是改变了种地的方式。以后年轻人回来,看到的是现代化的农业,不再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苦日子。”
两人相视一笑,空气中似乎有什么东西在悄然滋长,那滋长的东西仿佛是一种美好的情感。窗外的蟋蟀声此起彼伏,仿佛在为这个即将迎来变革的村庄奏响序曲,那序曲仿佛是一首希望的乐章。
王有为站起身,伸了个懒腰,那懒腰仿佛是一种舒展的姿态。“明天最后检查一遍,后天就是大日子了。”小雨也站起来收拾东西,突然想起什么,那想起的瞬间仿佛是一个小小的提醒。“对了,厂家技术员什么时候到?”“和设备一起。”王有为帮她拿着包,那帮忙的动作仿佛是一种关心的体现。“他们会在村里住几天,帮着调试系统。”
走出村委会,夜风带着稻香拂面而来,那稻香仿佛是一种丰收的气息。王有为深吸一口气,感觉一天的疲惫都被这熟悉的气息抚平了,那抚平的感觉仿佛是一种治愈的力量。小雨走在他身边,两人的影子在月光下时而重叠,时而分开,那影子的变化仿佛是一种生活的节奏。
“你说......”小雨突然开口,声音轻柔得像夜风,那声音仿佛是一种温柔的询问。“等全村都装好了,会是什么样子?”王有为停下脚步,望向远处朦胧的田野轮廓,那田野轮廓仿佛是一幅未来的画卷。“那时候,咱们村就是真正的现代化农业示范村了。”他的声音里带着憧憬,那憧憬仿佛是一种美好的梦想。“省水省工,产量还能提高,最重要的是......”“最重要的是什么?”小雨好奇地追问,那追问的声音仿佛是一种探索的欲望。
“最重要的是,年轻人可能就愿意回来了。”王有为的声音低沉而坚定,那坚定的声音仿佛是一种承诺。“有了新技术,种地不再是苦差事,年轻人能看到希望。”小雨的眼睛在月光下闪闪发亮,那眼睛仿佛是两颗明亮的星星。“你说得对,这才是最重要的。”
夜色渐深,村庄渐渐安静下来,但在许多人家中,灯光依然亮着,大人们翻看着安装指南,孩子们好奇地问东问西,那场景仿佛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夜晚。整个村庄都沉浸在期待中,等待着后天那个重要的日子,那期待仿佛是一种强大的动力,推动着村庄迈向新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