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后土之誓
书名:中国神话故事传说 作者:邪神风雨 本章字数:3431字 发布时间:2025-09-06

远古之时,天地初分,诸神各司其职。后土娘娘执掌大地,统御山川河岳,滋养万物生灵。她容颜慈和,目含春晖,举手投足间大地回春,万物生长。

彼时人间尚不知农耕之术,人皆以狩猎采集为生,饥饱全凭天意。寒冬降临,万物凋零,部落中人饿殍遍野,哀鸿遍野。后土娘娘立于九霄,俯瞰人间惨状,心中悲悯不已。

“万物皆我子民,岂能坐视他们饥寒交迫?”后土抚摸着干裂的土地,眼中含泪。

西王母闻之,驾云而至,劝道:“妹妹何必自扰?生死有命,此乃天道循环。”

后土摇头:“若顺其自然,何需我等为神?我欲授人以农耕之术,使大地永育子民。”

西王母大惊:“万万不可!此乃天机,若泄于人,必遭天谴!”

“纵受天罚,我亦无悔。”后土目光坚定,已下决心。

是夜,后土化身老妪,降临人间。她选中了一个名叫稷的青年。这青年虽出身贫寒,却心怀族人,常将自己所得分与老弱。

“少年郎,为何将食物分与他人?不怕自己挨饿吗?”后土试探问道。

稷正将刚采来的野果分给部落中的孩童,头也不抬地回答:“独自饱腹何喜之有?见族人微笑,方觉人间值得。”

后土心中暗赞,知自己未选错人。

连续七日,后土夜夜入稷梦中,传授辨识五谷、开垦土地、播种收割之术。稷天资聪颖,很快领悟其中精妙,却不知这些知识从何而来。

翌年春至,稷依梦中所学,率族人开垦土地,播下收集来的野生稻种。族人初时疑之,然见稷信心满满,又素知其为人,遂半信半疑跟随。

数月过去,土地上竟真的长出金灿灿的稻穗,比野生稻谷饱满数倍。收获之日,部落欢腾,人人面带喜色,再无饥馑之忧。

消息不胫而走,周边部落纷纷前来求学。稷毫不藏私,将所知倾囊相授。不出三年,农耕之术传遍四方,人间再无大饥。

天庭震怒。

“后土私授天机,触犯天条,当受重罚!”天帝雷霆震怒,诸神无人敢言。

唯西王母跪求:“后土出于慈悲,望天帝从轻发落。”

天帝冷面不语,命天将缚后土至凌霄殿。

后土坦然受缚,临行前将最后一缕神识化作春雨,滋润刚刚播种的田野。

凌霄殿上,诸神分立两侧,面色凝重。

“后土,你可知罪?”天帝声如洪钟,震得殿宇颤动。

后土抬头,目光澄澈:“臣知违天条,却不知何为罪。救万民于饥寒,何罪之有?”

“天道有序,生死有命!你擅自改变人间命数,扰乱阴阳平衡,还敢狡辩!”天帝怒斥。

“若天道视万物为刍狗,此道不循也罢!”后土声音不大,却字字铿锵。

诸神哗然。自开天辟地以来,从未有人敢如此顶撞天帝。

天帝盛怒之下,判后土受天雷击顶之刑,永世不得返回天庭。

西王母急忙劝阻:“天帝三思!后土执掌大地,若她不在,山河失衡,万物凋零啊!”

天帝略一迟疑,仍道:“天条不可违!然念其后土之职重要,死罪可免,活罪难逃。即日起,剥其后土神位,囚于不周山下,永世不得出!”

后土被押往不周山途中,人间忽然震动。百姓感知后土有难,纷纷跪地祈祷。万千愿力汇聚成河,直冲云霄,竟使押解后土的天兵难以行进。

稷知恩师有难,率众百姓筑起祭坛,日夜祷告。然而凡人愿力虽强,终难撼动天规。

刑期前夜,西王母悄悄来到不周山。

“妹妹何苦至此?只要向天帝认错,或许还有转机。”西王母劝道。

后土微笑:“姐姐看我像后悔的样子吗?你看人间。”

西王母俯视人间,只见万家灯火,炊烟袅袅,孩童嬉笑,老人安然。这与昔日饥寒交迫的景象判若两界。

“为此景象,纵永囚地底,我心亦甘。”后土道。

西王母长叹一声,悄然离去。

次日,天帝亲临不周山,行刑之前最后问道:“后土,你可有悔意?”

后土昂首:“只悔未能早些将技艺传授于人。”

天帝怒极,挥手间山崩地裂,不周山从中裂开巨缝,将后土吞入地底深处。巨石压下,后土被囚于万丈地底,不见天日。

地底黑暗无光,寂静无声。后土神力被禁,与凡人无异。寒冷、孤独、黑暗阵阵袭来,她却始终咬牙坚持。

“不能放弃,人间还需要我。”后土喃喃自语,尽管她知道,自己可能永远见不到阳光了。

忽有一日,地底传来微弱人声。后土侧耳倾听,竟是稷的声音!

“地母娘娘!您能听见吗?我们在挖山救您!”

后土震惊。凡人竟敢挖不周山?此乃逆天大罪!

“不可!快停下!”后土拼命呼喊,但声音传不出去。

她不知,稷为报师恩,已率民众挖掘不周山三月有余。天帝闻知,更怒,遣旱魃降临人间,令大地干旱,庄稼枯死。

民众面临抉择:继续挖山救后土,则庄稼全枯,饥荒再临;停止挖掘,则后土永囚地底。

稷站在枯死的田野中,面对成千上万面黄肌瘦的百姓,心如刀绞。

是夜,稷独坐山顶,仰望星空,泪流满面:“地母娘娘,我该如何抉择?救您,则百姓饥荒;不救,则负您恩情...”

忽然,一阵暖风拂过,后土的声音竟在他心中响起:“好孩子,听我说:停下挖掘,拯救庄稼。我授你技艺,是为百姓安康,非为报恩。若因救我而令百姓受难,岂非本末倒置?”

稷大惊:“娘娘!您能听见?”

“愿力相通,心诚则灵。”后土道,“记住:民为根本,社稷次之,君为轻。此乃大地之道。”

稷泣不成声,终明白后土心意。

次日,稷率众停止挖山,转而疏通河道,引水灌溉。百姓得救,庄稼复苏。然而每当夜深人静,稷总面向不周山方向跪拜,心中痛楚难当。

后土感知人间变化,欣慰一笑,继续忍受地底孤寂。

如此过了三年。这年人间大丰收,百姓感念后土恩德,自发在后土被囚之日举行盛大祭祀。万千百姓同时跪拜,愿力之强,竟穿透万丈地层,温暖了后土冰冷的身躯。

与此同时,天庭诸神见后土被囚后,大地确实失衡:山川移位,河流改道,灾害频发。诸神忙于调理,却总不得法,方知后土之职不可替代。

西王母再次进言:“天帝陛下,三年来大地失衡,灾害频发,长此以往,恐伤天地根本。后土已知错,何不给她一个机会?”

天帝其实早已后悔,只是天威难犯,不便自改其口。此刻顺势道:“若她真知错,朕可网开一面。但她必须立下誓言,永不再违天条。”

西王母急至不周山,传天帝旨意。

谁知后土摇头:“若天条不公,我仍会反抗。恕难从命。”

西王母焦急万分:“妹妹何必固执?暂且假意应允,出了这地底再说啊!”

后土正色道:“言行如一,方为神道。我宁可永囚地底,也不违心立誓。”

西王母无奈返回天庭,禀明后土之言。出奇的是,天帝并未发怒,反而沉吟良久。

其实三年来,天帝时常观察人间。见百姓安居乐业,社会井然有序,开始思考:或许后土并非完全错误?天道无常,难道就不能变通吗?

是夜,天帝化身老者,降临人间探访。他见百姓家中皆供奉后土神位,香火不断;田间地头,农人耕作时仍不忘向后土方向祈祷感恩。

一老者告诉天帝:“后土娘娘赐我农耕之术,使我等免于饥寒。闻娘娘因授艺而受天谴,我等心实难安。若天道如此不公,拜之何益?”

天帝震撼,彻夜未眠。

次日清晨,天帝亲临不周山底,现身于后土面前。

“后土,三年来,你可想清楚了?”天帝问道。

后土虽衣衫褴褛,面容憔悴,目光却依然清澈坚定:“我想得很清楚。神之为神,非因神力无边,而在心系苍生。若为神而不恤民,要这神位何用?”

天帝长叹:“你可知,诸神如今皆忙于调理大地失衡,天庭秩序已乱?”

后土微笑:“陛下难道还没明白吗?非我后土重要,而是大地需要的是‘慈悲’。昔日我调理山川,不仅凭神力,更凭对万物之爱。无爱之力,徒有其形,难有其神。”

天帝默然良久,忽然挥手解开后土身上的枷锁。

“这些日子,朕观察人间,确如你所说,农耕之术造福万民,非酿灾祸。”天帝语气缓和,“然天规不可废。这样吧,朕命你重回神位,执掌大地,但需立一誓。”

后土抬头:“何种誓言?”

“立誓以苍生为念,天道为基,平衡为本。”天帝道,“并非要你盲从天条,而是望你以智慧判断何时该守,何时该变。这或许才是真正的神道。”

后土眼中闪过光彩,缓缓起身,举手立誓:

“皇天在上,后土在下,我,后土氏,今日立誓:必以慈悲之心滋养万物,以智慧之眼观照平衡,以坚定之志守护大地。不盲从,不偏执,不怠惰,不畏惧。天地为证,神人共鉴,若有违誓,甘受天惩!”

誓言既出,天地共鸣。不周山忽然焕发光彩,被挖开的部分自行愈合,山上百花齐放,春意盎然。

天帝颔首:“善。此后你需谨记此誓,平衡天道人情,好自为之。”

后土重返神位,大地重归平衡。但她并未忘记人间,仍时常化身凡间,传授技艺,救危扶困。只是这次,她得到了天庭的认可。

稷后来被尊为“农神”,与后土一同受人供奉。而后土之誓也成为神人两界的准则:天道需平衡,神道需慈悲,人道需努力。

自此,神人和谐,天地有序。每当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人们都会说起那个为了凡人甘愿被囚地底的神明,以及她那惊天动地的后土之誓。

而在地底深处的那段经历,让后土明白了:真正的神力,不仅来自于上天赐予,更来自于下界民心。天地之间,唯慈悲与智慧不可辜负。

这便是神话传说中,后土之誓的由来。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中国神话故事传说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