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带着富豪政要们,走近太空电梯环箱参观。
我介绍道:“电梯环箱内部设计功能多,为了满足后续太空运输、人员居住等多种需求,每个环箱都精心配置了多种功能管道。
其中包括用于传输数据的光纤管,确保地面与高空、各环箱之间能实现高速稳定的通信。
用于输送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的输水管,采用双管设计,一根输送净水,一根回收废水。
还有负责电力传输的输电管,能将太阳能板和风力发电机产生的电能输送到各个设备。
环箱还有为太空环境下人员提供氧气的输氧管,和专门处理废弃物的废物碎化输送管。
为了保证这些管道内介质的稳定输送,每个环箱都配有独立的增压泵。
通过精准控制压力,确保水、氧气等能在不同高度、不同气压环境下顺畅流动,不会出现断供的情况。
这些管道的材质也经过了特殊挑选,全都是特制的纳米级别材料,不仅重量轻、强度高,还具有出色的抗腐蚀、抗老化性能,能在太空的极端环境下长期使用。
大家可以近距离观察一下。”
我指着身边一个打开的管道接口说道:
“就算是钢管与钢管之间的榫卯结合处,也根本看不到一丝缝隙。
这得益于我们高精度的加工工艺,误差能控制在纳米级别。
再加上接口处覆盖的远程控制纳米级自动卡扣,卡扣能紧密包裹住接口,形成双重密封。
保证水、气、氧等介质不会外溢,哪怕在高空低压环境下,也能确保物资运输的绝对安全,不会对太空环境造成污染,也不会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
各位大大们,可能很多人觉得太空电梯只能用于太空相关的活动,比如太空旅游、太空工厂建设、太空探索试验等。
但其实,这些环箱在地球上也有很大的用处,我笑着补充道,打破了大家对太空电梯的固有认知。
每个环箱内部的可用空间有 12 平方米,空间规整,改造潜力很大。
未来等这些太空环箱达到使用年限,从太空电梯上退役后,完全可以进行回收改造。
比如,加装保温层、窗户和简易家具后,就能当成临时住房使用,适合用于灾后安置、野外作业人员住宿等场景。
如果在外面加装消防喷头、云梯等设备,就能变成会飞的消防车,能快速抵达高层火灾现场,解决传统消防车登高受限的问题。
还可以装上高空作业平台、维修工具,当个会飞的高空作业设备用,用于桥梁检修、大厦外墙维护等工作,比传统的高空作业车更灵活、更高效。”
趁着千米高太空电梯测试段建设的功夫,现场的政要富豪们也不想闲着,纷纷提出想体验一下含有电梯环箱内部的环境。
我正好提前在一个测试电梯环箱里准备了餐食,便邀请他们进入环箱,在高空体验了一次特别的就餐。
环箱内的餐桌、座椅都是根据空间定制的,虽然不算奢华,但很舒适。
大家围坐在一起,一边品尝着当地特色美食,一边欣赏着窗外的高空景色,都觉得新鲜又刺激。
其中,联邦有个叫马思克的富豪,对会飞的环箱格外感兴趣,主动提出想体验一下环箱的飞行功能。
在工作人员的操作下,环箱启动 6 个风扇,缓缓升空,在保持安全高度的前提下,围绕着建设场地飞行了一圈,最高飞到了 300 米的高度。
降落之后,马思克兴奋地直拍手,嘴里不停喊着神奇,还拉着我详细询问风扇的动力系统、操控原理,眼里满是对这项技术的认可。
时间过得很快,1 个小时过去了。
在壁虎 AI 机器人、无人机和工作人员的协同配合下,十段4根百米钢缆加十个电梯环箱的组合模式,已经顺利完成了组装。
一座千米高的太空电梯测试段赫然矗立在大家眼前。
阳光洒在银白色的环箱和钢缆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远远望去,就像一根连接天地的银色纽带,壮观得让人挪不开眼。
不少人拿出手机、相机,不停地拍照留念,想记录下这一历史性的时刻,毕竟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太空电梯雏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