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静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太久。
2041 年的一个清晨,一则紧急情报打破了中加航天中心的宁静。
加蓬的反政府武装通过加密频道,向中加航天中心发出威胁。
他们声称将在 48 小时内使用重型武器攻击太空电梯,以此要挟加蓬政府满足他们的政治诉求。
这个消息如同晴天霹雳,让所有人都瞬间紧张起来。
根据情报部门传来的详细数据,当时加蓬反政府武装拥有 3 万人的兵力。
他们配备了火箭筒、迫击炮甚至便携式导弹等重型武器,且已经在中加航天中心周边部署了兵力,形成了包围之势。
而此时,部署在中加航天中心的联合国维和部队仅有 1200 人,虽然装备精良,但在人数上远远处于劣势。
我们紧急向联合国总部请求调动更多维和部队支援,可根据测算,最快也需要 3 天左右的时间,支援部队才能抵达加蓬。
情况危急,千钧一发之际,我作为太空电梯项目的总负责人,没有丝毫犹豫,立即在临时指挥中心发布紧急命令:“所有太空电梯的环箱与主缆立即准备启动紧急转移预案。
大气层以内的环箱,立即准备脱离主缆,飞往地面预先划定的安全区域。
处于太空真空环境中的环箱,立即准备转移至配重天港的备用轨道,务必确保核心设备不受损坏。”
命令下达后,我立刻通过最高加密通讯线路,与国防部长、国家最高元首取得联系。
通过视频会议快速汇报了当前的紧急情况和我的应对方案。
三方经过短暂而高效的沟通,一致同意启动最高级别的应急响应程序。
我们三人通过远程授权,共同按下了一键解锁环箱钢缆榫卯卡扣的按钮,随着按钮的按下,控制中心的大屏幕上,实时显示着环箱转移的全过程。
大气层以内的每个环箱下方都有4根百米长的钢缆。
在 AI 系统的精准操控下,这些钢缆缓缓展开,像一条条灵活的手臂,托着环箱平稳地降落到地面预先划定的安全区域。
这些区域远离居民区和军事目标,能够最大程度避免环箱受到攻击。
而处于太空真空环境中的环箱携带钢缆,则由部署在配重天港的壁虎机器人,通过灵活的机械臂进行分散组合。
壁虎机器人精准地解开榫卯卡扣后,将环箱与备用轨道连接。
让环箱沿着配重天港的轨道,缓慢地绕地球运行,远离了加蓬反政府武装的攻击范围。
接下来的 3 天里,临时指挥中心的灯光彻夜未熄,我和团队成员们几乎没有合眼。
每个人都紧绷着神经,密切关注着反政府武装的动向和环箱的转移情况。
我每隔 15 分钟就会核对一次环箱的位置数据,确保每个环箱都处于安全区域。
终于,在威胁发出后的第 72 小时,3 万名联合国维和部队准时抵达加蓬。
他们与当地政府军汇合后,立即对反政府武装发起了猛烈进攻。
失去了攻击太空电梯这一重要筹码的反政府武装,军心涣散,在维和部队和政府军的联合打击下,很快就溃不成军。
战斗持续了不到 4 小时,反政府武装的主力就被彻底击溃。
其头目也在试图逃跑时被维和部队逮捕,中加航天中心的危机彻底解除。
危机解除后,太空电梯的修复工作立即展开。
来自全球的航天工程师和技术人员迅速集结到中加航天中心。
我们制定了详细的修复计划,日夜不停地进行环箱与主缆的重新连接和调试。
经过一个月的紧张施工,地面上的太空电梯环箱与钢缆,被重新组合、安装,与主缆精准对接。
一座完整的太空电梯再次屹立在蓝天白云之下,银色的主缆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像一条连接天地的纽带。
我站在中加航天中心的广场上,望着眼前巨大的地面太空电梯基座。
基座由高强度合金建造,几十根倾斜的钢管像巨人的手臂,牢牢地将基座与地面连接在一起,抵御着可能出现的强风等自然灾害。
基座周围绿树成荫,微风拂过,树叶沙沙作响,带来阵阵生机。
随后,我乘坐电梯爬升轿厢,前往配重天港,回到了我熟悉的实验室。
实验室里的一切都没有变,办公桌上,还摆放着李可露的照片,照片里的她,嘴角带着温柔的微笑,眼神明亮而充满活力。
我拿起照片,指尖轻轻拂过照片上她的脸颊,看着她的笑容,我也忍不住笑了起来。
笑着笑着,眼泪却不知不觉地流了下来,双眼含着点点泪光。
我轻声对照片里的她说:“可露,危机解除了,我们的太空电梯又恢复了原样。
未来的路还很长,我会带着你的梦想,继续守护着这座连接地球与宇宙的桥梁,一直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