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设施修复进展
书名:末世开挂,基建称王 作者:爱吃故城熏肉的 本章字数:2531字 发布时间:2025-09-04

金属墙上的应急灯终于亮起,一格一格地沿着走廊推进,像被重新唤醒的神经节律。主控区的终端屏幕逐一启动,数据流缓缓爬升,电力恢复的提示音在空旷的通道中回荡。林雪靠在医疗舱门框上,右臂贴着身体一侧,作战服的布料下,那串“X-9”的编号区域已不再发光,但皮肤仍残留着细微的温热,仿佛刚刚熄灭的电路仍在余震。


她没有再说话,只是盯着远处主电房的方向——那里曾是辐射超标的禁区,如今正有两道身影在防护罩后忙碌。张峰的身影最明显,他蹲在烧毁的配电核心前,手套边缘沾着碳化的绝缘胶,正用一把磁力钳将最后一组线路接入备用储能阵列。他的动作干脆利落,每一次接驳都伴随着轻微的电弧闪烁,映在他护目镜上,像跳动的星点。


“主回路切换完成,三秒后启动。”张峰的声音通过通讯器传来,带着一丝沙哑的疲惫。


秦烈站在调度台前,指尖轻点控制面板,目光扫过能源系统的实时图谱。电压波动曲线从剧烈震荡逐渐趋于平稳,基地的供能网络开始自主循环。他没有立刻回应,而是将手伸入空间,取出一台废弃的巡检机器人——外壳布满刮痕,关节处的液压管早已干涸,是上一轮战斗中从敌方残骸里回收的废品。


他将机器人投入扫描区。


系统光幕无声展开,数据流如银色瀑布倾泻而下。几秒后,蓝图生成:【自适应修复机器人·基础版】。结构图层层展开,纳米级电路在虚拟投影中自行校准,材料清单自动高亮标注——振频合金骨架、量子电容反馈环、生物信号滤波膜。其中三项可在基地库存中调取,两项需临时替代。


“张峰,”秦烈将蓝图导出至对方终端,“用旧无人机马达替换驱动模块,反馈环用医疗舱拆下的谐振片拼接,先做一台原型。”


“明白。”张峰头也不抬,迅速调出组装流程,“但铱-7不够,撑不了三小时持续作业。”


“不用撑。”秦烈收回手,目光沉静,“先让它进主电房通风井,自动焊接断裂管线。我们没时间等材料补给。”


张峰咧了嘴,抹了把额头的汗:“行,那就让它当‘一次性英雄’。”


两人没再说话。车间里只剩下金属敲击声、焊枪的嘶鸣,以及新组装机器人启动时那声低沉的“滴——”。原型机缓缓移动,履带碾过地面积水,进入高辐射区。它的传感器刚穿过通风井口,监测屏突然跳动——一段微弱的电磁波被捕捉,频率为17.3赫兹,波形稳定,与林雪脑波中曾出现的脉冲完全一致。


无人察觉。


只有系统在秦烈的空间深处,悄然记录:【环境信号采样完成,匹配度98.2%】。


 


工程车间的空气弥漫着金属烧灼与冷却液混合的气味。秦烈站在工作台前,手中握着一块从报废医疗舱拆下的神经导流板——指甲盖大小的合金片,表面蚀刻着复杂的导电纹路,中心嵌着几粒肉眼难辨的铱合金微粒。这是前世高端神经接口设备的核心材料,如今却被当作废铁堆在角落。


他将导流板投入空间,系统自动识别,生成提取方案:超声波剥离+离子筛分,可回收0.3克高纯度铱-7。虽少,但足够支撑三台修复机器人的核心运转。


“李薇,”他通过通讯器呼叫,“报废区的B-4柜,把剩下的导流板全送来。”


“已经清点了,共十七块。”李薇的声音很快传来,“但这些是备用神经监测组件,如果拆了……”


“现在修复系统比监测更重要。”秦烈打断,“等主控稳定,我们再重建。”


短暂沉默后,她应了一声。


不多时,一盒金属片被送至车间。秦烈亲自操作提取装置,将每一块导流板放入震荡槽。微粒在高频振动中脱离基板,如星尘般悬浮于溶液中。他将提取物封装,递给张峰。


“第二批原型,加装信号过滤模块。”他低声说,“别让它们被干扰。”


张峰接过容器,眯眼看了看:“你怀疑机器人会出问题?”


“不是怀疑。”秦烈盯着正在组装的机器,“是知道它们会被影响。”


就在此时,陈浩的声音插入通讯频道:“旧城工业区有发现。废弃科技园区B区,地下三层,有铱矿提炼残渣的存储记录,纯度78%,总量约两公斤。”


“坐标发来。”秦烈立刻回应,“准备采集队,等修复完成就出发。”


“你不亲自去?”


“我得留下。”他目光扫过监控屏,林雪的身影正出现在基地外围的巡检路径上,“有人比物资更需要盯住。”


 


林雪沿着外墙缓步前行,战术靴踩在碎石上发出规律的 crunch 声。她的右臂垂在身侧,指尖微微发麻,像是电流在皮下缓慢游走。三号哨塔近在眼前,雷达模块的指示灯一片死寂。


她抬起左手,按下通讯键:“三号塔主雷达失灵,初步判断为信号接收器烧毁。”


“收到。”秦烈的声音传来,“陈浩正在屏蔽该频段,避免共振。你尽快撤离。”


“再给我五分钟。”她低声说,“我要确认是否有外部入侵痕迹。”


短暂沉默后,秦烈应允。


林雪绕至塔基,蹲下身,检查电缆接口。她的右手无意识地抚过金属墙面,指尖划过一道旧弹痕。就在那一瞬,皮肤下的“X-9”区域突然微光一闪,极淡,却持续了近两秒。


监控室的夜视镜头捕捉到了这一幕。


荧光划痕留在墙上,像一道未干的银漆,在黑暗中缓慢褪去。


李薇站在医疗舱外的监测台前,盯着林雪的生命体征图。神经波动曲线在靠近电磁塔时明显上扬,同步率从93%升至94.1%。她没有上报,只是将数据加密存档,顺手在消耗报表的“镇痛剂D型”后添了一串数字。


“她在标记路径。”她低声自语。


 


主电房内,第一台修复机器人已完成管线焊接,正缓缓退出高辐射区。它的传感器最后一次扫描环境,日志自动更新:


【任务完成】

【环境信号记录:17.3Hz,持续0.8秒】

【附加指令识别:优先保护编号X-9区域——来源:系统底层协议】


指令未被触发,但已被写入AI逻辑层。


张峰看着终端上的日志,皱眉:“谁加的这条?”


没人回答。


秦烈站在车间中央,手中正调试第二台机器人的信号滤波模块。他的掌心纱布再次渗出血迹,但他没有停下。空间内的神经修复苔藓已进入成熟期,银光流转,药用纯度降至87.7%,但足够使用。


他取出苔藓,准备提取活性成分。


就在这时,系统界面一闪,弹出提示:


【检测到Σ-7协议残余信号扩散趋势,建议启动区域屏蔽程序】


秦烈的手顿住。


他没有选择确认,也没有关闭提示。而是将苔藓放入提取仪,启动压缩程序。


“先修完墙。”他低声说。


 


林雪回到基地入口时,天色已暗。她脱下战术手套,右掌心有一道细小的划伤,不知何时留下的。她没在意,只是抬头看了眼主控塔的灯光。


秦烈正站在窗后,手中握着一支注射器,液体泛着微弱的蓝光。


她忽然停下脚步。


右臂的“X-9”区域,又开始发热。


不是剧烈的灼烧,而是一种熟悉的、低频的共振,像是某种回应。


她抬起手,指尖轻轻按在金属门框上。


一滴汗滑落,砸在地面,洇开一圈微不可见的荧光。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