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计耗巨万 旧法难为
书名:武周诡异事:牡丹引发的奇案 作者:牛心 本章字数:2189字 发布时间:2025-09-05

东都户部衙署的度支司值房,比别处要冷上几分。虽也燃着炭火盆,可厚重的木窗挡不住穿堂的寒风,缝隙里钻进来的冷气贴着地面蔓延,冻得人脚底板发麻。齐元礼将厚重的锦袍领口又紧了紧,依旧觉得寒意从骨头缝里往外冒,可想说这冷,一半是天气使然,另一半,却是来自案头那叠厚厚的核算单据。

齐元礼今年三十五岁,在度支司当了八年主事,经手的钱粮往来不计其数,小到地方驿站的粮草补给,大到边防军的军饷拨付,从未像今日这般束手束脚。房门早已从内里闩紧,案几上摊着工部、司农寺、内侍省送来的三份需求清单,旁边堆着近五年的旧账册,算盘珠子被他拨弄得发烫,指节却冻得发麻。

“工部报的暖棚木料,松木二十丈、柏木十五丈,还要特制的厚毡覆盖,算上工匠工钱,竟要三万二千贯?” 齐元礼拿起工部的清单,眉头拧成了疙瘩。他翻出去年营造东都城门的账册,同样规格的木料,当时只算八千贯,这分明是借着 “圣意差事” 往里面掺水分。可他心里清楚,崔文远既然敢报这个数,就是吃准了这是女皇钦点的差事,户部不敢驳回 ,这毕竟谁也不愿为了几贯钱,担上 “耽误祥瑞” 的罪名。

放下工部清单,他又拿起司农寺的单据。“起土移植的人工三百名,特制肥土五十车,还有催花用的硫磺、熏香、汤药原料,合计四万五千贯。” 齐元礼倒抽一口凉气,手指在 “催花原料” 几个字上反复摩挲。司农寺向来拮据,去年关中大旱,拨付的赈灾粮款也不过八万贯,如今单是移花的物料就要耗去近半,郑怀恩怕是也被逼到了绝境,才敢报出这样的数目。

最让他头疼的是内侍省的运输清单。“马车五十辆,骏马两百匹,护送的神策军兵士一百人,加上沿途驿站的食宿补给,算下来竟要四万三千贯。” 齐元礼重重叹了口气。贾心意这是借着护送牡丹的由头,给自己添置车马仪仗呢!寻常千里运输,三十辆马车便足够,哪里用得着五十辆?可内仆局权势滔天,他一个小小的主事,根本没胆量去核对内侍省的账目。

算盘珠子再次噼里啪啦响起来,每一声都像敲在齐元礼的心上。“三万二加四万五,再加四万三…… 十二万贯。” 当这个数字最终定下来时,他猛地停住手指,只觉得心口发闷。他随手翻到去年的赈灾账册,上面清晰地记着:“开元县旱,拨粮五千石,钱两万贯,赈济灾民三万余人。” 十二万贯,够赈济六次那样的灾情,如今却要全部花在几株牡丹上。

“这还只是明面上的……” 齐元礼喃喃自语,指尖冰凉。他太清楚官场的门道了,各部衙报上来的数目都留了后手,实际花销只会更多,工匠会偷工减料再虚报损耗,采买的官吏会中饱私囊,神策军护送时还会向沿途州县索要 “孝敬”,最后真正用在牡丹身上的,能有七八万贯就不错了。

他端起案几上的茶盏,茶水早已凉透,喝下去时冻得喉咙发疼。闭目沉思片刻,脑海里闪过邓沱郎中的脸 —— 这位老上司向来谨慎,却也最懂揣摩上意。齐元礼咬了咬牙,将核算好的预估书仔细折好,揣进怀里,起身走向值房外。

穿过户部的回廊时,寒风刮得他脸颊生疼。廊下几个小吏正凑在一起窃窃私语,见他过来,立刻噤声低头。齐元礼不用听也知道,他们定是在议论移花的差事。这几日整个东都官场,就没有不谈论这事的,只是人人都揣着明白装糊涂,谁也不敢说一句 “不妥”。

邓沱的值房比他那里暖和许多,不仅炭火烧得旺,还熏着淡淡的檀香。老郎中正歪在圈椅上闭目养神,花白的胡须随着呼吸轻轻颤动。听到脚步声,他缓缓睁开眼,浑浊的目光落在齐元礼身上:“核算完了?”

“回郎中,算完了。” 齐元礼躬身将预估书递过去,“各部衙合计下来,需十二万贯。” 邓沱接过书册,慢悠悠地翻看着,手指在数字上轻轻点着,半天没说话。齐元礼站在一旁,手心渐渐冒出冷汗,紧张地等待着指示。

“签了吧。” 许久,邓沱才开口,语气平淡得像是在说一件寻常小事,“工部的木料、司农寺的物料、内侍省的运输,都有明细可查,算是有根有据。你只需在拨付时严加监督,别让下面人把账目搅得太乱就行。”

齐元礼愣了一下,脱口道:“郎中,十二万贯可不是小数目…… 去年赈灾也才用了两万贯,这么多钱花在牡丹上,会不会……”“会不会什么?” 邓沱抬眼看他,眼神陡然锐利起来,“这是圣皇要的‘祥瑞’,是关乎国运的大事,能用钱解决的,都不算难事。你只需照办,不该问的别问。”

齐元礼心里一凛,连忙低下头:“是,下官明白。” 邓沱的语气缓和下来,他抬手揉了揉眉心,声音带着几分疲惫:“元礼啊,你在度支司多年,做事稳重,我是看在眼里的。我这身子骨越来越差,怕是撑不了多久就要告老还乡,到时候度支司郎中的位置,我定在尚书面前全力举荐你。”

这句话像一道暖流,瞬间冲散了齐元礼心中的疑虑。他猛地抬头,眼中满是惊喜,忙躬身行礼:“多谢邓大人器重!下官定当尽心竭力,不辜负大人的栽培!”“不必多礼。” 邓沱摆了摆手,将预估书递回给他,“赶紧去办吧,贾内侍那边催得紧,别误了时辰。”

齐元礼捧着预估书,脚步轻快地走出值房。廊下的寒风依旧凛冽,可他心里却热乎乎的,这十二万贯的巨款带来的压力,早已被升职的希望冲淡。他快步回到自己的值房,取出朱笔,在预估书的落款处郑重地写下自己的名字。

墨汁干透的瞬间,他无意间瞥见案头那份开元县的赈灾账册,心里忽然泛起一丝莫名的不安。但这不安很快就被即将到来的升迁喜悦淹没。在这武周的朝堂上,圣意便是天,至于钱财花得值不值,又有谁真的在乎呢?他将预估书仔细收好,准备明日一早便呈给户部尚书审批,全然没意识到,这十二万贯钱砸下去,非但没能解决移花的难题,反而将司农寺逼上了更绝望的绝路。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