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你坑我?
书名:穿越大明落榜娶娇妻 作者:落魄小书生 本章字数:2343字 发布时间:2025-09-14

 第332章 你坑我?

  李铭自然是吃不下的,他赶忙指着第三份食材说道:

  “这份可以多吃点,对缓解腹胀有好处。”

  潘中丞往那小格子里一看,里面有几块晶莹剔透、好似冰糖的东西,他捻起一块,用舌头舔了舔,咂咂嘴道:“又咸又苦,这是硝……”

  说到这儿,他好像突然想起了什么,脸色一变,大怒道:“好你个小子,竟敢算计我!”

  李铭心里想着这老头还挺挑食,连忙解释道:“中丞别误会,这不是用尿液提炼的,是天然的芒硝。”好说歹说,总算把快要暴怒的老头安抚住了。

  “哦?”潘季驯有些吃惊,“西山岛上还有芒硝这东西?”

  李铭笑着回答:“这不是西山岛产的,是从凤阳府弄来的,说来也巧,上个月发现有人卖假的白糖和冰糖,追查下去,结果发现是用芒硝冒充的。”

  李铭将凤阳府的几人抓到县里审讯后,了解到当地有丰富的天然芒硝资源,他随即请米老叔前去探查,带回了相关物品,并请潘季驯品鉴,询问是否值得出手获取。

  潘季驯尝过后,果断点头表示有必要,他评价道:“这些芒硝苦得纯粹,咸得浓烈,比起用尿堆出来的土硝,纯度要高太多,不过……”他随即又咳嗽两声,“我只是瞎猜,并未真的尝过那种用尿堆的土硝。”

  李铭听后十分欣喜,连连点头,他深知用堆硝法制取的土硝杂质过多,而眼前高纯度的芒硝无疑能大幅提升火药的威力,他也感慨道,用这种芒硝制出来的冰,终于能去除那股难闻的骚味了。

  潘季驯对李铭的这份讲究表示赞赏,他自己也是个追求纯粹美味的人,常常为了寻找更好的食材而跑出数百里。

  接着,李铭又指向最后一样物品——石英砂,说是顺道从凤阳带回来的

  凤阳这个地方确实是个好地方,不仅拥有南直隶乃至整个南方唯一的高品位芒硝矿,还有南直隶唯一的石英砂矿。

  这些资源对于李铭来说,无疑是如获至宝,在北京他试着搬来个琉璃厂的地方,本以为能烧出玻璃,可结果却不行,原因在于当地没有高品相的石英砂。

  潘中丞把石英砂放在嘴里嚼了半天,然而,一番尝试后,他无奈地吐掉了口中的石英砂,随后接过杯子漱了漱口,嘴里只吐出两个字:“鸡肋。”

  虽说他觉得这石英砂有些差劲,但对前面三样东西,他还是吃得挺满意的,吃完之后,竟好像真的恢复了元气一般,整个人的精神状态都好了不少。

  这时,两人正讨论着石英砂和普通河沙在口感上的区别,突然,就听外头传来敲门的声音。

  屋里沉默了一会儿,门卫才走进来禀报:“中丞家人来了。”

  “哦,快请进。”李铭赶忙站起身。

  潘季驯一听,急忙往嘴里塞了片芒硝,然后慌忙盖上盒盖,还不忘对李铭说:“先把这些收起来,要是让他们看见了,又得说我。”

  李铭不敢耽搁,赶紧将木盒塞到了床头柜里。

  就在这时,门被打开了,一个看上去和潘季驯年纪差不多的老者,带着两个年轻人快步走了进来。

  “父亲!”那两个年轻人一看到病床上的老潘,便忍不住趴在床头大哭起来。

  那老者也是情绪激动,跌跌撞撞地走上前,握住潘季驯的手,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

  “大哥,别哭啊,你看我这不是好好的嘛。”潘季驯轻声安慰着老者,随后瞪了一眼身旁的两个年轻人,说道:“你俩这是在号丧呢?我还没死呢,都给我站起来。”

  那两个年轻人倒是挺听话,赶忙乖乖站好,只是抽泣着,不敢再大声哭出来。

  接着,潘季驯向李铭介绍了这三人,那老者是他的二哥,名叫潘仲骖,是嘉靖二十年的进士,两个年轻人分别是他的长子潘大复和次子潘龙翰。

  双方相互见礼之后,李铭满脸歉意地对三人说道:“实在不好意思,我没能把潘中丞照顾好,让他受苦了,还请你们多住些日子,也好让我尽一尽地主之谊。”

  潘季驯摆了摆手,说道:“别整这些客套的了,他们都清楚,这就是老毛病,你别太自责。”

  潘仲骖也在一旁宽慰李铭:“是啊,李公子,我这四弟的脾气啊,一般人可真受不了。你能担待他这么久,我们心里真是感激不尽啊,而且正好两位神医都在,肯定能把他这病给治好的。”

  李铭又和他们客气了几句,便很识趣地起身告辞,毕竟是人家一家子团聚,总不好一直待着。

  潘季驯叫住李铭,问道:“你看我这俩儿子还算成器吗?”李铭心里想着,这才第一次见,问自己又能问出什么呢。

  嘴上却赶忙夸道:“中丞乃书香门第,治家严谨,二位公子一看便是人中龙凤,日后想必能有大作为。”

  潘季驯顺杆就爬,说道:“既然你这么看好他俩,那就让他俩留在昆山吧,你那玉峰书院不是快开学了嘛,反正多两个学生也不算多,就收下这俩吧。”

  潘仲骖听到这话,张了张嘴,想说什么又停住了,他是庶吉士出身,只是当年得罪了严党,只好早早辞官回到家乡,把自己所学全都倾注在教导子侄上。

  潘家人口兴旺,兄弟四人一共生了十九个儿子,其中最出色的就是潘季驯这两个儿子,如今见四弟也不跟自己商量,就想要把这两个出色的孩子要走,潘仲骖心里自然有些不好受。

  可孩子毕竟是四弟的,他也只能眼睁睁看着潘大复和潘龙翰给李铭磕头拜师,那种感觉就像心被揪碎了一样。

  潘季驯察觉到二哥的失落,趁着俩儿子送李铭出去的间隙,轻声对潘仲骖说:“二哥,姓赵的小子是个神人,孩子们跟着他,能学到的东西比跟着咱们多得多。”

  潘仲骖惊讶地看着一向眼高于顶的弟弟,问道:“真的?那毛头小子有这么大本事?”

  潘季驯肯定地说:“真的。不光这两个孩子,咱潘家下一代都该到玉峰书院深造,我给昆山卖力气,总不能连这点便利都不争取。”

  潘季驯说着有点不好意思地补充:“虽说咱家人口确实多了些……”

  九月初八,昆山县二期水利工程按计划完工,全县七万民夫、十万老幼妇孺辛苦施工一个月,在界浦河、阳澄湖修了南北向长堤,长五十里,还为十七里长的杨林塘修了双堤,昆北水患彻底解决,杨林塘两岸十万亩被淹土地重见天日。

  工程竣工之时,恰逢应天巡抚林润前来视察工作,他顺势参加了昆山县颇具乡土气息的完工仪式,并在现场发表了一番充满热情的讲话。

  随着典礼落下帷幕,民夫们返回城中展开庆祝活动——说白了就是尽情吃喝一番,随后,在鲁晨的陪同下,林中丞前往此前修好的吴淞江大堤进行巡视。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