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沙船帮的人
在那一行人当中,为首的女子正值桃李年华,她身着一袭青色衣裙,头上戴着白色的抹额,这般打扮,正是未亡人的模样。
在她身后,站着一男一女,瞧那神情,十分警惕,显然是她的随从,静静地立在女子身后,目光时刻留意着周遭的动静。
“这是我家公子。”马如龙赶忙沉声介绍道。
那女子微微欠身,朝着李铭盈盈一拜,轻声说道:“未亡人沈陈氏,叩谢公子救命之恩。”
李铭的目光落在她身上,只见她面容清丽秀雅,身形婀娜多姿,此时,她的衣裳和头发还未曾完全干透,略显散乱的秀发贴着额头,嘴唇也被冻得少了几分血色,即便如此,却依旧难以遮掩她眉宇间透着的那股坚毅之色。
李铭连忙吩咐护卫,给这三人准备棉巾,又让人去熬上姜汤,待安排妥当后,他便询问起他们的身份,以及为何会遭遇袭击。
船舱之中,炭盆里的火焰跳跃着,散发着温暖,沈陈氏就着炭盆,缓缓喝下姜汤,那温热的姜汤下肚,她俏脸上渐渐恢复了血色。
“妾身姓陈,乃是崇明沙船帮前任帮主的遗孀。”沈陈氏微微颔首,轻声诉说着,“此次出行,是要前往昆山替我那小叔子请大夫,本以为能顺利请到,谁知人家却不出诊,最后只取了个号,还得等过几日再带孩子过去。”
这样的操作,明眼人一看便知,除了江南医院,恐怕再没别处能干出这般事儿。
李公子微微抬手摸了摸鼻子,实在是歉意,当下医生数量稀缺,病人却又多得如潮水般涌来,这看病难的困境,短时间内着实难以找到解决之法。
他面色一正,神情严肃地对跟在身边的小福吩咐道:“等咱们到了西沙之后,你就即刻返回昆山,去请李副院长带着人手过来,给沈家的小少爷瞧病。”
“是。”小福应道。
那沈陈氏在一旁听得一愣,心中暗自诧异,这是谁呀?竟敢如此随意地支使李神医。
她知道,李神医平日里脾气颇为暴躁,而且向来不趋炎附势,就说那松江知府的小妾生病之时,都没能将李神医强行请到华亭去,最后那小妾还是得老老实实按照江南医院的规定,抽号排队,等到既定的日子,才被允许前往江南医院就诊。
“公子真是好心肠,我实在感激。”沈陈氏赶忙起身又道了一次谢,接着劝道,“但医院有医院的规矩,还是别难为李神医了。”
“哈哈,没事。”李铭笑道,“这事我来安排就好。”
“那先谢过公子了。”见他说得这么肯定,沈陈氏心里不禁有了点盼头。
“好说好说,能帮一把是一把嘛。”李铭打了个哈哈,随后话锋一转问道,“你们遇到袭击到底是咋回事啊?”
“从昆山回来的路上,突然就碰到了那艘福船。”沈陈氏一脸茫然地对李铭说,“我也不晓得为啥会遭袭击。那船一靠近就用火箭攻击我们,把船都点着了,落水的人也不放过。”
说到这儿,她眼眶泛红,强忍着眼泪说:“全船十五个人,活下来的不到一半,还好公子的人救得及时,不然一个都活不成。”
“太狠了。”李铭气愤地问马应龙,“抓来的假倭寇招了吗?”
马应龙苦笑着说:“虽然是招了,但那小喽啰也不太清楚为何要袭击他们,就说今年海上做不成生意了,所以出来抢劫,他只知晓老大名叫梅川一夫,贼巢在东北边的某个沙洲上,可具体位置也说不清楚。”
“不对,他们看着可不像是单纯抢劫的样子,明显是冲着杀人来的。”李铭摇摇头,转而问沈陈氏:“你们沙船帮有没有得罪过什么人?”
沈陈氏回应道:“我们沙船帮靠跑船吃饭,在江湖上向来都是带着三分笑意,遇事也让着三分道理,看我们不顺眼的人自然有,可实在想不出谁会恨到要置我们于死地。”
她随后自嘲地笑笑:“再说了,老爷们之间的矛盾,找我这个寡妇算账,这也太不像话了。”
“这就奇怪了。”李铭站起身来,伸了个懒腰,看似随意地问道,“长江口有一百多里宽,到处都是沙洲,他们怎么就知道你们走的是哪条道,坐的是哪条船,又是什么时辰到达呢?”
李铭的这三个问题一抛出来,三人的脸色顿时就变了,沈陈氏还算镇定,她身后的那一对男女却先忍不住了。
那女子二十来岁,模样浓眉大眼,身形大脚且骨架宽大,一张口说话,声音洪亮如洪钟。她斩钉截铁地说道:“肯定是郭东林的人!”
一旁的男子与她颇有夫妻相,同样有着壮实的身板,脚很大,眉毛浓密,嗓音也格外洪亮,他跟着附和:“除了他没别人!”
沈陈氏只是淡淡地瞥了他俩一眼,这两口子见状,赶忙低下头,不敢再言语。
“没有证据,不准污蔑帮主。”沈陈氏神色严肃地训斥了两人一句。
李公子在旁听着,心中暗自思忖:‘也就是说,有证据就可以了……’
“让公子见笑了,在真相尚未查清之前,我们不能冤枉一个好人。”沈陈氏随后又向李铭致歉道。
‘查清真相后,我们不会放过一个坏人。’李铭在心底默默为她补上了后半句话。
即便沈陈氏没有这样的想法,李铭也会帮她将此事查个清楚,毕竟,助人为快乐之本嘛。
船缓缓行至码头,此时已至三更半夜,没想到栈桥上竟还有人在等候着。
借助周遭的灯光,李铭隐约能辨认出那个穿着七品官服、身材矮小的人,正是自己的好兄弟。
章仲身旁之人,乃是他安排来护其周全的王如龙。
章仲瞧见李铭之时,几欲落泪,这段时日在此地的日子,他着实过得艰难困苦。
王如龙面容沉稳,神色毫无波澜,似他这般的军人,本就对吃苦习以为常。
沈陈氏将大老爷的反应尽收眼底,心中暗自思忖,自己先前还是小觑了李铭。
她对章仲颇为了解,知晓此人外表常显荒诞,实则聪慧过人、谋略诸多。
能让章知县这般不顾颜面地恭敬有加,这位年轻公子的本事,定然远超自己所想。
“或许,局面尚有转圜之机?” 这般念头在她心头一闪而过,紧接着她又黯然神伤地摇了摇头。
此地仿若被天地遗弃,希望渺茫至极,况且对方又寻得那般强硬的依靠,又有谁乐意为了他们这些身处化外之地的百姓,去触怒那令人胆寒的徐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