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神秘人现
书名:断案少女——鬼手十三针 作者:秦九姨 本章字数:2831字 发布时间:2025-09-05

差役冲进来报信时,柳含玉正把母亲那根银针在指间转了三圈,又稳稳插回针囊。


她没抬头,只问:“病假条是谁批的?”


“掌珍太监亲笔签的,还盖了司珍房印。”


她“嗯”了一声,起身就走,外袍一甩,人已跨出门槛。


顾尘疏在后面喊:“你真要去?那杂役根本没出城,你追个鬼影子?”


“正因为没出城,才要去。”她脚步没停,“他要是真病了,为什么昨夜还出现在西角门?要么是替身,要么——他根本没病。”


老周蹲在廊下,烟斗刚点上,听她这话,烟灰一抖:“你打算去撞南墙?”


“不撞怎么知道墙后有没有门。”她顿了顿,“你们盯紧司珍房,我要是三个时辰没消息,就说明墙后有坑,你们别来填。”


话音落,人影已拐出巷口。


城西旧坊比她想的还破。墙塌了一半,门板歪在泥里,几只野狗在垃圾堆里刨食,见人来也不怕,只懒洋洋挪个身。


她没走主道,沿着屋脊一路攀上。瓦片松动,踩上去咯吱响,她干脆脱了鞋,赤脚贴着瓦背走,轻得像片叶子。


西角门外那条路她记熟了——直通染坊区,两边都是废弃作坊,平日连乞丐都不愿住。可就在她翻过第三道墙时,耳后那块旧伤忽然一热,像是有人拿火筷子轻轻捅了一下。


她停下,从针囊抽出一根短针,在耳后“风池”穴上轻轻一刺。


痛感立刻压了下去。


她冷笑:“还想牵我?线都烧了。”


继续往前,终于在一间塌了半边屋顶的染坊外,看见那个“杂役”——灰袍、革套、左腿微跛,正慢吞吞往墙根走,背上竹篓空荡荡的。


可她一眼就看出不对劲。


这人走路太稳了。左脚落地时,膝盖弯曲的角度和右脚一模一样,根本不像伤过的人。而且他每走五步,就会停一下,像是在等什么人。


她在屋脊上趴了片刻,忽然改道,绕到染坊后墙。


后窗没封死,只钉了块破木板,缝隙能塞进两根手指。她轻轻撬开,凑眼一看,屋里点着一盏油灯,灯影晃着,照出两个男人。


一个背对她,穿着深色披风,看不清脸。另一个,正是那个“杂役”,正从怀里掏出个陶罐,递给对方。


她屏住呼吸,从袖中取出一根细银针,蘸了点唾液,从窗缝递进去,悬在空中。


片刻后,针尖微微泛蓝。


她眼神一沉——是九转银粉。


屋里人突然提高声音。


“三两不够!上回说好五两,现在只给三?”


披风人声音沙哑:“裴大人说了,血月前只供三两,多了引人注目。”


“那你们自己去运!”杂役压低嗓门,“我族人已经死了两个,再这样下去,商队要散了。”


“散了?”披风人冷笑,“你们敢散?没有钦天监的通行令,你们连敦煌都进不去。西域十三城,哪个敢收通宋禁商?”


杂役咬牙:“可你们要的不只是银粉……你们要的是人。”


“聪明。”披风人拍拍他肩,“所以你得继续演,演好那个摔断腿的杂役,每天把废料运出去。下一批货,月底前必须到敦煌。”


“可理刑司的人已经盯上我了。”杂役声音发紧,“刚才我出来时,感觉有人在看我。”


披风人嗤笑:“怕什么?她耳后那根线还没断,血月一现,她自己就会走回来。你以为她是来查案的?她是在找自己的命。”


柳含玉在窗外听得清楚,手指一抖,银针差点掉下去。


她没动怒,反而笑了。


笑完,她从窗缝射出一针,直钉账册一角。


那账册摊在桌上,她借力一扯,半页纸被拽出,飘到墙角。


她没去捡,先退到安全处,才展开一看。


纸上写着:“裴监三两,月尽前达敦煌。接货人:阿史那。”


她眯起眼。


阿史那?这不是半年前在教坊司献宝的西域商人吗?据说他带了一匹会跳舞的白马,哄得满堂喝彩,最后被贵妃赏了金帛。


她把纸折好塞进袖中,重新摸回窗边。


屋里两人正争执不下,油灯忽地一晃。


她抓住机会,银针一弹,正中灯芯。


灯灭了。


黑暗中,她低喝一声:“掌珍太监说你请了病假——可病鬼不会走直线!”


屋里两人猛地一震。


披风人反应极快,抄起陶罐就要往炉子里扔。


柳含玉哪容他得逞,人已从窗翻入,落地无声,一扑而上,抢在火起前夺下账册残页。


“杂役”怒吼一声扑来,她侧身一闪,顺势抓住他手腕,一把扯下革套。


那手白净细长,指尖没茧,掌心光滑,哪像是干粗活的?


她冷笑:“你在司珍房三个月,从不碰银料,只记账。一个杂役,识字?”


那人僵住。


她顺手点他肩井穴,让他动弹不得,然后从怀里掏出火折子,“啪”地一打,火光亮起。


灯光下,那张脸再熟悉不过——高鼻深目,唇上两撇小胡子,正是阿史那。


她挑眉:“怎么,西域商人改行当杂役了?”


阿史那闭了闭眼,忽然笑了:“柳大人,你抓错人了。我不是杂役,我是商队的‘记事人’。”


“记事人?”


“我们商队没有账房,所有交易、路线、人数,都由我记在脑子里。每月烧一次,不留痕迹。”


柳含玉盯着他:“那你为何要装伤?为何要每天运废料出宫?”


“因为裴明玄抓了我族人。”他声音低下去,“他用通行令换我替他做事。我不做,他们就死。”


她冷笑:“所以你就帮他们运银粉?知不知道这东西能控人神志?”


“知道。”他抬眼,“可你们宋人不知道,那银粉,是用来锁魂的。”


“锁谁的魂?”


“活人。”他盯着她,“尤其是——壬午年生的。”


柳含玉瞳孔一缩。


他继续道:“你们皇室有个规矩,每逢血月,就要找一个壬午年生的人,用银粉引魂,锁在敦煌地宫。那地方,埋着前朝的‘替身阵’。”


“替身阵?”


“双生子,一真一假。”他声音压得极低,“真命人活,假命人死。可要是假命人不肯死呢?那就得锁住他的魂,不让它回来。”


柳含玉手指一紧,账册纸边割得她掌心发疼。


她忽然问:“你见过那个‘假命人’吗?”


阿史那摇头:“我只负责运粉。但我知道,上个月,你们宫里有个画师‘失踪’了,白衣,左手指节有疤,是不是?”


她心跳一滞。


他竟知道陆青崖。


她没接话,只问:“下一批银粉什么时候走?”


“月底。”阿史那看她一眼,“走丝绸之路,经凉州、甘州,到敦煌。商队三十人,护卫十二,我负责押货。”


柳含玉沉默片刻,忽然松开他肩井穴。


阿史那活动了下手,没跑,只问:“你要放我走?”


“不。”她收起账册,淡淡道,“我要你带我进商队。”


阿史那一愣:“你疯了?那是死路。路上有钦天监的眼线,有西域的马匪,还有——地宫的守魂人。”


“所以我才要你帮我。”她直视他,“你帮我混进去,我帮你救你族人。”


“凭什么信你?”


“凭我现在没把你交给理刑司。”她冷笑,“凭我知道你不是主谋,只是条被牵的狗。而我想知道,是谁在牵绳子。”


阿史那盯着她看了很久,忽然道:“你不怕死?”


“怕。”她摸了摸耳后那块疤,“可我更怕——查到一半,被人牵着鼻子走。”


他沉默片刻,终于点头:“好。但我有个条件。”


“说。”


“你不能暴露我。一旦我失了身份,我族人立刻没命。”


“可以。”她从针囊抽出一根银针,递过去,“这是信物。若你遇险,把它交给老周——理刑司的仵作。他会救你。”


阿史那接过针,看了看针尾刻的“壬午”二字,眼神微动。


“你母亲……也是壬午年?”


她没答,只问:“商队什么时候出发?”


“七日后,城西校场集合。”


“我会在。”她转身要走,忽又停下,“还有件事。”


“什么?”


“你昨晚出现在西角门,是不是故意引我来?”


阿史那笑了:“不是我,是他们。他们知道你在查,所以让我演这出戏,想让你跟着银粉走,一路走到敦煌,走进阵眼。”


她也笑了:“那他们可打错算盘了。”


“怎么?”


“他们以为我在追线索。”她拉开窗,“其实——我在布线。”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