棠棠跟着爷爷住进北京老胡同,推开红漆大门,是一座有花影和鸽哨的四合院。院子里搭着一座青砖小戏台,台上空空的,只挂了一面褪色的丝缎幕布。
傍晚,幕布忽然自己飘动,像被风掀开又像被小手拉扯。棠棠扒着台沿探头,一只青瓷小狮子从幕布后滚出来,背上驮着一卷比它还高的竹简。竹简哗啦展开,一排金字跳进月光:“请小主人点亮戏台,让传统故事活过来。”
小狮子眨眨琉璃眼,张嘴吐出一粒朱红骰子。骰子落地变成一盏走马灯,灯罩上画着四位小演员:书生、绣娘、将军、糖人师傅。走马灯轻轻一旋,书生先跳下灯罩,长衫一摆,落在棠棠掌心。
书生请棠棠帮他找回“诗”。他们来到垂花门下,门楣雕着牡丹,却蒙灰失色。书生展开空白的折扇,请棠棠对着牡丹吹一口气。棠棠鼓腮一吹,花瓣扑簌簌抖落,在扇面排成一句:“唯有牡丹真国色”。朱色字迹闪起光,门楣牡丹瞬间鲜活得像刚被春雨吻过。折扇合起,书生化作一束光回到走马灯。
灯再转,绣娘提着空空的绣绷走来。她要找回“针法”。院子角落的石榴树正开花,树下落着许多裂开的小石榴,像咧嘴笑的红灯笼。绣娘拾起一片花瓣,对棠棠说:“请把花瓣当线,把风当针。”棠棠捏起花瓣轻轻一抛,风穿过花瓣,把花瓣缀成一条流动的红飘带,缠在绣绷上,瞬间变成一枝会落花瓣的刺绣石榴。绣娘福了福身,也回到灯里。
第三位出场的是小将军,盔甲用糖画成,亮晶晶却缺了一角。他需要找回“勇气”。院子里的大水缸漂着几枚落叶,像迷路的船。棠棠折来一根竹枝当桨,把落叶排成整齐的“舰队”。小将军站上其中一片,竹枝一指,叶舰队破浪前行,缸面映出北斗七星的倒影。星光洒在糖盔甲上,缺口自动愈合,将军举戟敬礼,化作糖香回到灯中。
最后走来糖人师傅,他手里的龙糖棍只剩下一根空管。他请棠棠帮他找回“甜味”。西厢房的窗棂外,一只蜜蜂正绕着晒干的桂花转。棠棠摘下几粒桂花,放进小石臼,轻轻一捣,花蜜流出。她把蜜滴进空管,龙糖棍立刻鼓起金红的龙身,龙须还能随风摇动。糖人师傅笑眯眯地鞠个躬,也回到走马灯。
走马灯越转越快,四位小演员同时在灯罩里出现,幕布无风自起,锣鼓声从青砖缝里涌出。戏台上光影浮动:书生吟诗,绣娘飞针,将军点兵,糖人画龙。四合院的影壁、回廊、石榴树都成了布景,鸽子在檐角当观众。
曲终,走马灯慢慢停住,灯罩化作一本薄薄的图画书落在棠棠怀里。封面写着《四合院里的中国》。书页里,牡丹会开,石榴会笑,叶舰队会航行,龙糖会吐蜜。爷爷端着热豆浆走来,棠棠翻开书,第一页就飘出淡淡桂花香。爷爷眯眼笑:“原来咱们的院子,一直藏着一台不会落幕的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