棠棠在奶奶的老厨房发现一双乌木筷子,筷尾雕着两颗笑眯眯的糯米团。筷子在她指间轻轻一敲,竟发出“锵锵”的锣鼓声,筷子头冒出米粒大的袖珍戏台,台柱是两根香葱,幕布是一瓣白菜帮。
袖珍戏台里跳出一个穿红褶袍的“筷子生角”,他拱手说:“今晚要在年夜饭桌上唱《团圆记》,可缺了四位帮手,请小主人随我来。”话音未落,筷子载着棠棠“嗖”地滑进菜篮,篮里的世界竟比院子还大。
他们先遇见正在揉面的白胖馒头师傅,馒头师傅叹气:“面团没劲,唱不出锣鼓点。”棠棠把奶奶泡好的桂花水倒进面粉,面团立刻弹成小鼓,“咚咚”作响。馒头师傅摇身变成鼓师,跳进戏班。
接着,油锅里的豆腐块排成一排,却怕烫不敢翻身。棠棠用筷子做杠杆,轻轻一拨,豆腐们像穿黄马褂的武生,翻着筋斗落进碗里,齐声喊:“刀马旦就位!”
案板上的青萝卜正哭,说自己太硬,削不成文旦角。棠棠请奶奶教她“滚刀法”,萝卜瞬间变成薄如蝉翼的“水袖”,一甩就带起淡淡姜香。萝卜化作青衣,盈盈上台。
最后,汤勺里的紫菜想不出台词。棠棠把爷爷写的春联剪下一角“福”字,贴在紫菜中央。紫菜立刻展开成乌金斗篷,高声念:“福到万家!”于是生、旦、净、丑齐全。
筷子戏班在年夜饭桌上正式开锣:馒头鼓师敲面团,豆腐武生翻筋斗,萝卜青衣甩水袖,紫菜净角亮嗓子。棠棠用筷子指挥,每敲一下,菜肴便冒出一缕暖烟,带着桂花、酱油、姜、蒜的味道,在屋顶汇成一朵祥云。
戏至尾声,所有角色一起鞠躬,化作四颗晶亮的米粒,嵌回乌木筷尾。奶奶夹起第一口菜,眯眼笑:“今年的味道格外热闹。”棠棠眨眨眼,把筷子悄悄放进筷笼,听见里面传来极轻的锣鼓点,像在说:“明年再唱《团圆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