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指着大屏幕说:“这个轿厢电视有50寸,也有不少高科技呢。
这电视内嵌在有机玻璃的夹层里。
这台电视采用了最新的 OLED 透明显示技术。
不播放内容时,完全融入有机玻璃中,几乎看不出来,不会影响观景视线。
电视一旦打开,画面就会清晰地呈现在玻璃上,色彩鲜艳、画质细腻。
电视通过光纤与地面的信号基站连接,能接收全球各地的电视节目、网络视频,还能实时传输地面控制中心的指令和数据。
此时,电视上正播放着联邦最受欢迎的橄榄球比赛。
激烈的对抗、精彩的进球画面,让喜欢橄榄球的约翰看得津津有味,时不时还会为支持的球队欢呼几声,原本略显枯燥的高空体验,因为这台电视变得更加轻松愉快。
看了一会儿比赛,约翰突然疑惑地摸了摸头,开口问道:“这一千米的高空,按照常理来说,空气应该会变得很稀薄,氧气含量也会比地面低很多。
可我现在一点都没有呼吸困难、头晕乏力的感觉,反而觉得头脑很清醒,氧气很充足,这是怎么做到的?”
他的问题也引起了马思克的注意,两人都看向我,等待着我的解释。
我笑着回答道:“这就要归功于我们的氧气供应系统了。
这个轿厢通过专用管道与地面的氧气输送站连接,地面会持续向轿厢内输送经过净化的氧气。
同时,轿厢内安装了多个高灵敏度的氧气浓度传感器,这些传感器会实时监测轿厢内的氧气浓度,并将数据传输到中央控制系统。
系统会根据传感器反馈的数据,自动调节氧气的输送量,确保轿厢内的氧气浓度始终保持在 21% 左右,和地面的正常氧气浓度一致。
这不仅是为了让大家在高空感觉舒适,更是保证在未来进入真空环境后,电梯里的人类能安全生存的必要措施,毕竟在太空环境下,氧气就是生命的保障。”
体验完高空轿厢后,两辆豪华大巴载着政要富豪们,沿着海边公路前往加蓬西侧的浅海区。
车子刚停稳,大家就迫不及待地走下车,目光立刻被海面上的景象吸引住了。
只见平静的海面上,露出了几个银白色的 “小脑袋”,仔细一看,正是和太空电梯测试段一模一样的电梯环箱,只是这些环箱的一部分浸泡在海水中,看起来格外特别。
我走到大家身边,指着海面上的电梯环箱,笑着说道:“刚才在加蓬中加航天中心,我们看到了可以在天上飞的电梯环箱,让大家见识到了它的空中能力。
现在大家看到的这些海里的电梯环箱,还有一个更厉害的本事,它们可以潜水哟。
这些环箱的外壳同样采用了高强度的透明有机玻璃,不仅能承受高空的压力,还能抵御海水的腐蚀和深海的水压。
每个环箱上都加装了一个灵活的机械臂,这个机械臂的主要作用是对环箱的密封性进行实时检查,它可以深入环箱的各个缝隙、接口处,用高精度传感器检测是否有渗水情况。
如果发现某个部位的防水性能不达标,机械臂还能自动携带防水膜、密封胶等材料,对该部位进行修补,确保电梯环箱在水下不会出现漏水问题。
众所周知,我国设计的电梯环箱风扇,不仅能用于发电和飞行,还可以通过控制系统调节风扇的距离和转动方向。
在水中时,这些风扇就可以当船桨使用。
通过改变不同风扇的转动方向和转速,来控制环箱的前进、后退、转向,甚至还能实现加速、减速等动作。
这样一来,我们的电梯环箱就变成了一艘小型潜水艇啦!”
大家顺着我手指的方向看去,果然看到旁边一个试验用的电梯环箱。
环箱在风扇的带动下,灵活地在海水中穿梭,一会儿向左转弯,一会儿加速前进,像一条欢快的小鱼一样,姿态轻盈又灵活,看得在场的人都连连称奇。
看到大家兴趣浓厚,我转身对海边的试验负责人招了招手,大声说道:“把海底的这 2 个环箱重新组合一下,让各位大大们长长眼,看看我们的环箱在水下是怎么协同工作的。”
负责人立刻点头回应:”好的,张总,马上开始操作!”
说完,他拿起对讲机,向水下控制中心下达了指令。
很快,海面上的景象就发生了变化。
只见浅海处的一个电梯环箱,先通过榫卯结构卡扣连接了四根百米长的钢管,形成了一个稳定的支架。
然后环箱两侧的风扇调整方向,全部朝后转动,像船桨一样用力划水,带动整个装置缓缓潜入水中,朝着 90 米深的海底区域游去。
接着第二个带有轿厢的环箱从岸边起飞,在空中盘旋了一圈后,精准地飞到海面露出的 10 米长钢缆旁,通过底部的榫卯卡扣与钢缆牢牢结合在一起。
工作人员迅速从车上搬下折叠步梯,架在水面环箱与沙滩之间,大家沿着步梯走到环箱顶部。
我带领3个富豪政要,通过环箱顶部的入口短梯,进入第二个水上环箱内轿厢的底层。
我最后一个进入,顺手合上了轿厢顶部的密封门,确保海水不会渗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