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可露意外死亡事故发生后的第10天,全球科学家视频会议如期召开。
我坐在主会场的发言席上,面前的屏幕连接着来自几十个国家的科研团队,屏幕里的每一位科学家脸上都带着凝重的神情。
他们的目光聚焦在我身上,等待着我对这次事故的复盘和后续计划。
我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底翻涌的悲伤,缓缓开口,声音虽然还有些沙哑,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经过对本次事故的全面复盘,我们发现太空电梯现有的安全防护系统存在明显漏洞。
除了降落伞配备的传统解锁装置外,我提议,为所有太空电梯环箱加装手动解锁装置。”
我顿了顿,目光扫过屏幕里每一张专注的脸,继续说道:“一旦再次出现意外情况,部署在环箱内的壁虎 AI 机器人,可以立即启动手动开锁程序。
它们可以快速解锁环箱与主缆的连接,最大限度保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我的话音落下后,屏幕里陷入了短暂的沉默,随后,各国科学家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来自美国的航天专家率先发言:“张总工程师的提议非常关键,我们愿意提供最新的 AI 控制系统技术支持。”
紧接着,联邦、欧盟等国的科研团队也相继提出,会加快手动解锁装置的研发和生产进度。
那一刻,我知道,李可露的牺牲没有白费,她用生命为人类太空电梯事业敲响了警钟,也为这项事业筑起了一道更坚固的安全防线。
半个月后,当我再次走进太空电梯的爬升轿厢时,一眼就看到了张贴在轿厢内壁中央的画像。
那是李可露穿着天蓝色航天服的照片,她的嘴角带着温柔的微笑,眼神明亮而坚定,仿佛在无声地鼓励着每一个踏上这段太空旅程的人。
画像下方,一行金色的字体格外醒目,在灯光的照耀下闪烁着微光:李可露,为人类太空电梯事业第一位牺牲的女英雄。
我站在画像前,久久没有移动,指尖轻轻拂过画像的边缘,像是在触碰她温热的脸颊。
我心里默念着:“可露,你看,你的名字会永远和太空电梯在一起,陪着我们走向更远的宇宙。”
一个月后,联合国科学家大会在瑞士日内瓦召开,我作为太空电梯项目的总负责人,站在演讲台上。
聚光灯打在我的身上,台下坐满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科研者、政府官员和媒体记者。
我握紧手中的话筒,目光坚定地扫过全场,郑重宣布:“我决定终生不娶!
从今往后,我会把自己余生的全部精力和事业,都献给人类太空电梯事业,完成可露未竟的梦想。
让太空电梯成为连接地球与星辰的桥梁,为人类探索宇宙开辟新的道路。”
我的话让台下陷入了短暂的寂静,随后,雷鸣般的掌声响彻整个会场。
掌声持续了很久很久,那掌声里包含着敬意、支持和理解,也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