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让他头皮发麻的猜想,像一根冰冷的针,深深扎进了李不凡的脑海。
“生命”本身的科学……
这方天地里,可能真的存在着一套与他所学完全不同,却同样严谨、同样可以被认知和利用的“生命科学”体系。
他一直以为自己最大的优势,是跨越时代的知识。
可现在看来,他可能只是一个抱着一本残缺物理课本,却对这个世界的“生物学”一无所知的闯入者。
“李居士?李居士?”
灵算的声音将他从沉思中唤醒。少年指着图纸上一处复杂的结构,眉头紧锁:“此处的齿轮咬合,若要传递电动机的动力,损耗太大。我算过,以我们现有那台电动机的出力,就算将所有传动结构做到极致,也只能让浑天仪的基座,勉强转动一分。”
一分,是角度的单位。
换句话说,他们费尽心力造出的电动机,只能让那庞大的“神机”浑天仪,像个垂暮的老人一样,极其缓慢地挪动一下。
而他们需要的,是让整个仪器以一种稳定、恒定且足够快的速度持续运转,去模拟星辰的轨迹,去推演那浩瀚的天道算法!
这台仪器,融合了他们三个人的心血。郭守敬拿出了毕生所藏的古籍图谱,灵算耗尽心神进行了无数次的推演计算,而李不凡,则用他那天马行空般的“格物原理”,为这台古老的仪器注入了全新的灵魂。
行星齿轮组、差速器、万向节……这些完全超越了这个时代认知的机械结构,被灵算那双巧手,用铁梨木和精铜完美地复现了出来。
可以说,这台“神机”的机械结构,已经达到了这个时代手工制造的巅峰。
可现在,它就像一头拥有了最强壮骨骼和筋络的巨兽,却偏偏只有一颗孱弱的心脏。
“我们用‘伏打电堆’产生的电力,转化效率太低,功率太小。驱动一个小小的差分机尚可,要驱动这等大家伙,无异于蚍蜉撼树。”李不凡说道。
“可有增力之法?”郭守敬的目光充满了期盼。
“有。”李不凡点头,“增加电池组,成百上千地增加。或者,改进材料,找到转化效率更高的电极和电解液。但无论是哪一种,都需要海量的物资和漫长的时间去试验。”
一句话,让刚刚燃起的希望之火,又被一盆冷水浇灭。
工坊里再次陷入了沉寂。
“若以水力驱动呢?”郭守敬沉吟道,“在通州之时,水车的力量足以驱动万斤重的水碓。若在此处建一巨型水车,引玉泉山之水,岂不力大无穷?”
“郭公,水力之大小,随水势而变,时大时小,难以为继。”李不凡摇了摇头,耐心地解释,“神机推演,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我们需要的是一股绝对恒定的‘精微之力’,而非时断时续的‘蛮力’。”
郭守敬不再说话了,他明白这个道理。这台机器的精密,已经超出了他对传统动力的理解。
众人一筹莫展。
那台凝聚了无数心血的“神机”,静静地矗立在工坊中央,像一尊沉默的钢铁神像,无声地嘲笑着创造者的无力。
时间,仿佛凝固了。
不知过了多久,一直抱着膝盖坐在角落里,双目无神地望着地面的灵算,忽然抬起了头。
“李居士……”他的声音有些干涩,像是从喉咙里硬挤出来一样,“你曾说过……雷电同源。”
李不凡一怔,点了点头。
“我们造出来的‘电’,力道微弱,只是‘凡火’。”灵算站起身,一步步走向那台巨大的浑天仪,伸出手,轻轻抚摸着冰冷的金属外壳。
“那……天上的雷,可是‘神火’?”
他的话,让郭守敬眉头一皱,觉得这少年是不是因为连日劳累,心智都有些恍惚了。
可李不凡的瞳孔,却在瞬间收缩!
他猛地看向灵算,像是第一次认识这个清瘦的少年。
一个疯狂的,却又无比合理的念头,如同一道真正的闪电,劈开了他脑中的迷雾!
本杰明·富兰克林的风筝实验!
特斯拉的沃登克里弗塔!
人类对于驾驭雷电的渴望,贯穿了整个电力发展的历史!
他只想着如何“从无到有”地去发电,却忘了,这方天地之间,本就存在着一个功率最大、取之不尽的“发电机”!
“李居士,你说……”灵算缓缓转过身,目光灼灼地看着他,“若引天雷入仪,何如?”
引天雷入仪!
这五个字,如同惊雷,在李不凡的耳边炸响。
李不凡死死地盯着灵算,眼中爆发出一种与少年如出一辙的,近乎癫狂的光芒。
“疯子……你真是个不折不扣的疯子!”李不凡低声吼道,随即却一拳砸在自己的掌心,“但是……理论上,可行!”
“可行?!”郭守敬觉得自己快要晕过去了。
“对!”李不凡激动地在工坊里来回踱步,大脑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运转着,“我们可以造一个巨大的‘引雷针’,将它立于高处。再用特殊的材料,将雷电的能量,导入一个可以储存能量的‘器物’之中,再通过这个‘器物’,稳定地为神机供能!”
一个基于“雷电”的,超级能源供应方案,就在这三言两语间,被勾勒了出来!
“可是……”郭守敬从震惊中回过神来,提出了最关键的问题,“可是什么东西,能承受天雷之威?我曾亲眼见过,碗口粗的百年大树,在雷击之下,瞬间化为齑粉。一根铜线,一根铁索,恐怕在接触到雷电的瞬间,便会化为青烟吧?”
李不凡的兴奋,像是被一桶冰水当头浇下,瞬间冷静。
是啊。
材料。
这又是材料学的问题。
以元代的冶炼技术,根本不可能制造出能够承受上亿伏特电压、数万安培电流的导体和绝缘体,无异于痴人说梦。
难道这个天才般的构想,又要因为生产力的落后而胎死腹中?
工坊里,气氛再一次从狂热的顶峰,跌落到冰冷的谷底。
这种感觉,比一开始就毫无头绪,更加折磨人。
就在李不凡都感到一阵无力时,一直沉默的灵算,再次开口了。
“雷法……”他轻声吐出两个字,像是在回忆着什么,“我曾听师父提过,道门之中,有专修‘雷法’的宗派。其中,以江南龙虎山的天师道为最。”
“龙虎山?”李不凡心中一动。
“嗯。”灵算点了点头,眼中恢复了一丝神采,“传闻,龙虎山的上乘雷法,可以符箓召雷,役使雷神。他们炼制的‘五雷符’,可以承载天威,掷出时有雷光相随。师父说,那符箓所用之材,非金非石,非木非草,乃是采集九天罡风与地肺毒火,以秘法炼制而成。”
九天罡风?地肺毒火?
李不凡听得一头雾水,这些词汇已经完全超出了他的科学认知范畴。
但他抓住了关键信息。
这个世界上,真的存在一种,或者一套,能够承载和应用“雷电”这种级别能量的技术和材料!
只不过,它不叫“材料科学”,而叫“雷法”。
它不被记录在工部的文件里,而是掌握在道家的宗派手中。
“此事,需从长计议。”李不凡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压下心中的激荡,“龙虎山远在江南,我们鞭长莫及。而且,此等秘法,必是宗门不传之秘,我等外人,如何能窥探?”
说道这里李不凡突然一愣,可能还有真有一人知道情况。
栖云子!
那个看似天真烂漫,实则深不可测的女道童。
她是全真七子仅存的硕果,是活着的道门“人形图书馆”。若说当今天下,有谁对各家道派的秘闻都了如指掌,非她莫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