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宁。玉容丝绸行。一个下人走进掌柜卓大黎的房间,道:“老爷,长安来信了。”说罢把一封信交给大黎,然后就退下了。大黎慢条斯理的打开信看了起来。不一会,大黎的眼睛越瞪越大,神色逐渐凝重起来。
大黎又看了两行,实在坐不住了,直接从椅子上跳了起来,在房间里来回踱步。管家林竹禅见状忙问道:“老爷,怎么了?”大黎这时已经看完信了,稍加思索,对竹禅道:“你去把秋烈风叫过来,要快。”竹禅道:“是。”
不一会,烈风来了。大黎道:“把门关上,我跟你说点事。”烈风道:“是。”说罢烈风急忙把门关上。大黎道:“你先看看这封信。”烈风赶忙接过大黎手中的信看了起来。大黎道:“这是长安来的信。”烈风看完后,道:“这里面说的事可信吗?”
大黎道:“我们常驻在长安的哨点传过来的,当然可信。”烈风道:“那老爷让我看这封信,难道意思是……?”大黎道:“这件事于公于私我们都不能置之不理。”烈风道:“明白了,老爷的意思是让我去一趟大理?”大黎道:“对。”烈风道:“好,我回去收拾一下行装,马上就出发。”
大黎道:“也不急于一时,你明日出发也行,现在你要先弄明白你的任务。”烈风道:“于公来说,就是要确认一下象兵一事到底是不是真的,如果是真的,当然不能打草惊蛇,回来之后向老爷您汇报;于私来说,就是追查一下那些匈奴人,搞清楚是不是他们偷的珠宝。”
大黎道:“对,现在我们这里能用的人里面只有你的武功最高,所以只能是你去。万师傅那里,你先别管了。她最近这几年一直在平平安安的做事,我看她身边也不需要保镖了。”烈风道:“可那个莫智韬不得不防啊。”大黎道:“那我再安排其他人暂时当她的保镖吧,总之大理这一趟你是非去不可的。”
烈风道:“好。”大黎道:“这事你计划怎么做?”烈风道:“根据这封信里说的,大理边境的象兵是匈奴人有意饲养的,还是从匈奴骑兵当中挑选的精锐过去负责此事。现在派我一个人过去,自然是不能硬碰硬,只能暗查了。好在一支象兵队伍,其规模肯定不会小,他们想藏也藏不住。我只是确认一下情况,应该不难。但是要调查珠宝一事就难了,我觉得,我应该寻找一个机会,那些匈奴人如果哪一天有那么一两个落单的,我趁其不备将其拿下,逼问一下,也许可以问出端倪。”
大黎道:“嗯,对,这是最稳妥的方法。你要知道,此事虽然很重要,但做事时急不得,你若是找不到机会,多等几日也无妨。”烈风道:“好,烈风明白了。老爷,我能不能多问一句,如果象兵一事属实的话,我们下一步需要做什么?”大黎道:“这个,我还没想好。”
烈风道:“是不是应该向武王禀明?”大黎道:“应该是要的,可是,你觉得此事是向武王说的好,还是不向武王说的好?”烈风道:“自然是说的好啊。”大黎道:“可是,如果武王知道了,他总不能隐瞒不报,可他若是向朝廷奏明了,朝廷肯定会问他是怎么知道的,这他就不好说了。”
烈风道:“这有什么不好说的?”大黎道:“如此军国大事,朝廷都不知道,我这样一个商贾竟然知道了,朝廷脸面何在?我既然知道这件事,朝廷会不会怀疑我还藏着其他的什么事?我这个人知道了这么多本不该知道的事,朝廷是肯定不乐意见到的。另外,我们知道此事是通过埋伏在长安的暗哨知道的,若是朝廷直接来问我们,我们总不能把暗哨说出去吧?如果说了的话,朝廷里人多嘴杂,什么时候要是传到莫智韬那里了,对我们的生意很不利啊。还有啊,有一件事你别忘了,朝廷里有很多人一直在怀疑武王跟匈奴暗通款曲,如果武王跟朝廷奏明此事,那岂不是正好证明了武王对匈奴所知甚详吗?”
烈风道:“老爷,如果武王向朝廷揭发此事,那是立了一大功啊,给大虞排除了一个潜在的隐患,这是好事啊,同时也可以证明武王跟匈奴不是一伙的。”大黎道:“呵呵,站在朝臣的角度可以这么想,但是坐在龙椅上的人不一定会这样想。龙椅上的人会觉得,不管武王有没有勾结匈奴,武王对匈奴这么了解,如果武王想勾结匈奴的话,恐怕不是什么难事,单是这种可能性就非常令人担忧了。这么多年了,人言可畏啊。”
烈风道:“那……照老爷这么说的话,我还要不要去大理?”大黎道:“要,珠宝一事至为重要,不是那几车珠宝值多少钱的问题,而是必须查清此事跟莫智韬有多大关系,最好能拿到证据,以便将来对付莫智韬时使用。”
烈风道:“好,烈风明白了,那我此去就只查珠宝一件事,象兵的事能查就查,查不出来就算了。”大黎道:“你自己斟酌吧。”烈风道:“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