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背廿九象 三色炫异彩
书名:推背图起源篇 作者:星启之路 本章字数:2211字 发布时间:2025-09-06

贞观十三年盛夏的咸阳城,热浪蒸煮着聚文斋,把室内的檀木热的溢出袅袅香气,混杂的屋里固有的飘飘墨香。让置身其中的人,像沉浸在神圣的文化领域里。正是:挥毫泼墨三江小,落笔推背四海行。

陈砚先生神色肃穆,缓缓翻开那本他创作的《推背图》,至第二十九页空白页停下。狼毫笔锋饱蘸浓墨,在页面标题处郑重写下“第二十九象,三色炫异彩”。几个大字,似有灵光乍现。一幅关乎命运转折的长卷就此铺展,画面中:

小路蜿蜒,自左下角逶迤伸向右上方,恰似人生的漫漫征途,起点是一袋沉甸甸的粮食,中途昂首挺立着一头健壮毛驴,尽头则是一匹华光流转的绸缎,几个箭头醒目地标注着前行的方向。

在画面空白处,写有四行颂语力透纸背:

篑土初承占一方,青骢负重任驰翔。

三色流光耀景运, 万象呼应庆时康。

陈砚将手中的笔放在笔山之上,端起茶碗喝了一口说道:”这第一句‘篑土初承占一方’,是教你先立足根本,从你擅长的小事做起,在贫困中为自己打下一点殷实的根基。”

胡成业看着他没说话,如有所悟的点点头。陈砚接着手指往下一滑说道:

”第二句‘青骢负重任驰翔’,是说你日后必遇贵人或有贵物相助,此人或此物将助你事业腾飞。”

陈砚看了看胡成业,接着说道:”至于这后两句,乃你我缘分所系的天机,不可说破。你只需记在心中,日后行事,若能做到前两句,自会有应验后两句之时。”

这一番话,宛如晨钟暮鼓,敲响了那个朝代中一个贫困少年改写命运的序曲。

胡成业原本是住在咸阳城外,那片质朴又略显荒芜土地上的年轻人,他的传奇,便从这《推背图》第二十九象,三色炫异彩中,悄然拉开序幕。

渭水畔的垂柳浓密如伞,知了声嘶力竭地叫着,把个盛夏的清晨叫得热气腾腾。有个穿着双布鞋的年轻汉子挑着扁担,扁担两端是两筐新麦,这是替东王村王婶换城里的盐巴的——每趟挣三十文脚钱,他准备攒够了就能头驴。这人就是胡成业,粗布短打沾着泥星子,后颈晒得黝黑,像块浇透了汗碱的黑土地,额头沁着细密的汗珠。自从陈砚给他推算以后,他便开始琢磨生意之路。

”成业哥!”扎着羊角辫的阿莲追出来,手里攥着个热乎的玉米饼,“俺娘说你这身子骨,可别熬坏了!”胡成业回头笑出一口白牙,接过饼咬了一口,麦香混着汗咸味在舌尖化开:“放心,等咱有了驴车,头回就载你去城里看灯市!”他踩着被太阳晒得发白的草径往前走,鞋底早磨穿了,脚趾头蹭着碎石子生疼,可眼里烧着团火,那是最实在的“土黄色”希望。

头一年的日子比碾盘上的谷粒还碎。盛夏骄阳把青石板路晒出裂纹,胡成业挑着百斤重的粮袋,扁担吱呀作响,肩头的茧子磨破又结痂,渗出的血珠子染红了扁担。有回遇上暴雨,山洪冲垮了木桥,他抱着货箱在冷水里泡了半宿,高烧三日,梦里还在念叨“再担十趟就够买驴钱”。邻家妹子阿莲守在炕边抹眼泪,他却摸着枕头底下叮当响的铜板,笑得咳嗽震得窗纸簌簌抖:“你瞧,这不就是咱的金苗苗?”夜里风大,吹得茅屋哗哗响,阿莲坐在炕沿,听他絮叨明日该走哪条近道,声音轻得像飘在空中的羽毛。

次年开春,胡成业终于牵回了头灰毛驴。那畜牲脾气倔,初次套辕时尥蹶子,把他踹了个跟头。可当他摸着驴背上顺滑的鬃毛,只觉得满手都是软乎乎的云絮。农忙时节,他驾着驴帮张大爷犁地,犁铧翻起的黑土泛着油光;闲月里,驴车上堆满竹编筐、陶罐,沿着商路慢慢晃。渐渐地,四邻八乡都知道有个实诚后生,赶着灰驴走街串巷。“胡家的驴可靠!”杂货铺老板拍着他肩膀,“下回给我捎两坛汾酒来。”每逢集日,胡成业总把自家腌的酸菜分给路边乞儿,孩子们追着驴车跑,笑声撒了一地。

这天晌午,胡成业卸了货正喂驴,茶棚里传来两个客商的对话:“北方那些老爷们,就爱江南的绫罗绸缎……”他耳朵倏地竖起。原来自己常走的南北商道上,粮食药材南运容易,返程却总为轻货发愁。若能倒腾些丝绸回去……当晚,他和邻家妹子阿莲围着火炉合计:“先拿三斗黑豆换半匹素绢试试?”火光映着两人紧绷的脸,像两张拉满的弓。阿莲绞着衣角犹豫:“要是砸手里怎么办?”胡成业抓起把柴火塞进灶洞,火星噼啪炸响:“大不了从头再来,总比一辈子扛扁担强!”

初秋清晨,胡成业揣着全部积蓄踏上南下的路。船过汉江时遇着风浪,晃得他头昏眼花肠子都快吐出来了,恍惚他看见阿莲站在渡口挥手的身影。到了扬州,他在绸庄外蹲守三日,才说服掌柜赊给他五匹素绢。返程路上,他白天赶路,夜里看着这些素绢发愣,手指缠满绷带仍不肯停歇。

三年间光阴流转,当胡成业再次站在渭水渡口时,身后已跟着五辆满载丝绸的马车。晨雾里,各色绸缎泛起粼粼波光,真真是“七彩光芒”照彻河面。老周掌柜捋着胡子大笑:“当年那个光脚汉,如今倒是成了丝路上的青萍侠客!”胡成业挠着头,看见人群里的阿莲正在看向他,阿莲总是这样的等待他的每一次回归,阿莲与他相视一笑,一切情意尽在不言之中。

暮色渐沉,商队的灯笼次第亮起,像一串流动的星辰。胡成业骑在马上,望着前方蜿蜒的长路,忽然想起许多年前那个清晨——那时他还一无所有,唯有满腔热气腾腾的梦想。此刻衣襟间飘动的,不仅是价值连城的丝绸,更是时光淬炼出的锋芒。远处传来马车的铃铛声,混着孩童追逐商队的嬉闹。

又过了三年,清明时节的咸阳城内,柳枝低垂,桃花怒放。在一座高大的镖局门前,胡成业和阿莲并肩站在门口,阿林怀里抱着襁褓中的娃娃。笑着对胡成业说:”有今天的日子,你也多亏聚文斋的陈先生点拨你了。”胡成业回答道:”是啊,他这他《推背图》的三色炫异彩。还真应验了,你看我从背一袋粮食开始,到买驴贩运,才有现在的绸缎经营商队啊。”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推背图起源篇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