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关系后的日子,像是加了糖的温水,甜得恰到好处,又暖得沁人心脾。
顾屿不再需要找“顺路”的借口,他会自然地出现在林溪的宿舍楼下,等她一起去上课;会在她熬夜赶图时,算好时间送来温热的夜宵;会在周末拉着她去逛遍城市里那些藏在街角的老书店,只因她提过一句喜欢旧书的墨香。
林溪也渐渐习惯了身边有他的存在。她会在顾屿专注于建筑模型时,安静地坐在一旁看书,偶尔递上一杯他喜欢的浓茶;会记得他不吃香菜,每次点餐都细心叮嘱;会在他因为项目压力皱眉时,笨拙地讲着冷笑话,直到看到他嘴角重新扬起弧度。
他们的相处没有太多轰轰烈烈的桥段,更多的是融入柴米油盐的琐碎和温柔。
深秋的一个傍晚,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林溪结束社团活动时,发现雨势比想象中要大,正站在教学楼门口发愁,一把伞就稳稳地撑在了她头顶。
“等很久了吗?”顾屿的声音带着雨水的清冽。
林溪抬头,看到他肩膀湿了一片,显然是等了有一会儿了。“你怎么来了?不是说今晚有会吗?”
“会提前结束了。”他把伞往她这边倾斜了更多,“走吧,去吃你上次说想吃的那家馄饨。”
两人共撑一把伞,走在湿漉漉的石板路上。雨水敲打着伞面,发出沙沙的声响,偶尔有风吹过,带来一阵凉意,林溪下意识地往顾屿身边靠了靠。
他察觉到了,伸手揽住她的肩膀,将她往怀里带了带,声音在雨声里显得格外清晰:“冷吗?”
“不冷了。”林溪的脸颊贴在他的手臂上,能感受到他身上传来的温度,心里暖洋洋的。
馄饨店里热气腾腾,老板端上两大碗馄饨,撒上葱花和香菜,香气瞬间弥漫开来。林溪低头舀起一个,吹了吹送到顾屿嘴边:“你尝尝,这个汤特别鲜。”
顾屿张口吃下,看着她眼睛亮晶晶的样子,嘴角的笑意藏不住:“嗯,是很鲜。”
其实他不太喜欢吃带汤的食物,但只要是她推荐的,他都觉得好吃。
吃完馄饨出来,雨已经停了。夜空格外干净,几颗星星隐约可见。两人沿着湖边慢慢走着,路灯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又交叠在一起。
“顾屿,”林溪忽然开口,“你说我们以后会怎么样啊?”
“以后?”顾屿侧头看她,“以后你会成为很厉害的室内设计师,我会努力成为配得上你的建筑师。我们会有一个家,不用很大,但要有你设计的温暖,有我亲手做的书架。阳台上要种满你喜欢的栀子花,门口要放一双你的拖鞋,一双我的。”
他说得很平淡,像是在描述一件早已确定的事情,却让林溪的心跳漏了一拍。她没想到他会想这么远,眼眶忽然有些发热。
“你怎么想得这么清楚啊?”她小声问。
“因为从决定和你在一起的那一刻起,我就在想了。”顾屿停下脚步,认真地看着她,“林溪,我不是一时兴起,我想和你走很久很久。”
林溪看着他深邃的眼眸,里面映着自己的样子,也映着漫天星光。她用力点头,踮起脚尖,轻轻抱住了他的脖子:“顾屿,我也是。”
顾屿愣了一下,随即收紧手臂,将她紧紧拥在怀里。晚风吹过湖面,带来淡淡的水汽,也带来栀子花残留的清香,和两人之间无声流淌的爱意。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他们一起经历了期末复习的兵荒马乱,一起在新年的钟声里许下彼此的愿望,一起在春暖花开时去郊外写生,一起在毕业季的忙碌中互相打气。
林溪的毕业设计拿了一等奖,站在领奖台上时,她第一眼就看到了台下的顾屿,他手里拿着相机,正专注地看着她,眼神里满是骄傲和温柔。
下台后,顾屿走过来,把手里的花递给她——不是什么名贵的玫瑰,而是一束新鲜的栀子花,洁白芬芳。
“恭喜你,林设计师。”
“也谢谢你,顾建筑师。”林溪接过花,踮起脚尖在他脸颊上亲了一下,然后红着脸跑开了。
顾屿站在原地,摸了摸被她亲过的地方,傻笑着,眼底的温柔几乎要溢出来。
他们的爱情没有惊天动地的誓言,没有轰轰烈烈的波折,就像山间的溪流,细水长流,却从未停歇。从初遇时的心动,到试探时的靠近,再到告白后的笃定,最后是相伴时的温暖,他们用最真诚的心意,奔赴着属于彼此的未来。
夕阳下,两人并肩走在校园的林荫道上,影子被拉得很长,紧紧依偎在一起。未来还有很多未知,但只要身边有彼此,就什么都不怕了。因为他们知道,这场双向奔赴的旅程,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