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杏嵂刚从那则“保险巨坑”的震撼教育中缓过神来,感觉自己的风险防范意识(以及对世界复杂性的警惕)又被迫提升了一个等级。她放下手机,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决定去倒杯水,让大脑暂时从这些过于硬核的信息流中休息一下。
就在她端着水杯,望着窗外夜色发呆时,手机又“叮咚”一声。是部门小群的群聊消息,陈瞳在里面分享了一个链接,并@了所有人。
陈瞳:@全体成员 快看这个!笑死我了!【链接:当你觉得生活过于顺利,就去考驾照!后续花钱如流水清单!】 陈瞳:这不就是精准吐槽了有车一族吗?!尤其是最后那个保险增长等于机械键盘和打印机,太真实了!江哥@江临,你车险今年涨没涨?
卜杏嵂点开链接,发现正是她刚才看的那篇扎心文章,居然被陈瞳也挖了出来。
群里几个有车的同事开始哀嚎: 同事A:别说了,去年蹭了一下,保费直接多出一台Switch! 同事B:我光一年停车费就够给我家猫买一辈子进口猫粮了! 同事C:油费?别提油费!那是我生命不可承受之重!
这时,江临突然冒泡,一如既往地冷静拆台:
江临:@陈瞳 我的保费模型计算精准,近三年无出险记录,涨幅符合预期,无需额外支出游戏设备预算。 江临:另外,根据该文章逻辑进行等价换算,你上周迟到三次被扣的钱,约等于1.5个你昨天晒的新口红。建议优化通勤方案,性价比更高。
陈瞳:……江哥我错了![跪了.jpg]
卜杏嵂看着群聊,忍不住笑了笑。果然在江临眼里,万事万物皆可数据化。
忽然,另一个同事(可能是刚买了车或者对保险有研究) 在群里插了一句:
同事D:说到车险,想起个更坑的冷知识。你们知道吗,要是两口子互相给对方买人身意外险,然后俩人很不幸在同一辆车事故里都没了,保险公司很可能因为无法确定谁先死谁后死,直接拒赔!你说坑不坑!
卜杏嵂:!!!
这条消息像一道闪电,再次劈中了她的知识盲区。群里刚才还在吐槽油费停车费的同事们也瞬间炸锅:
陈瞳:???真的假的?!还有这种操作?!那这保险买了干嘛?! 同事A:卧槽?长见识了!这特么是保险还是坑人合同啊? 同事B:@同事D 细说!这是什么原理?
同事D:好像是什么保险法里的规定,死亡顺序影响保险金归属,判断不了就容易扯皮,保险公司为了省事或者按合同条款,真有可能拒赔。所以好多懂行的人都说,别搞什么互保,干脆就给家里赚钱最多的那个买足就行了。
群里顿时充满了“学到了学到了”、“太黑暗了”、“果然买的没有卖的精”的感慨。
卜杏嵂看着飞快刷过的消息,默默放下了水杯。
得,刚消化完一个“购车破产指南”,又来一个“保险拒赔冷知识”。这个世界对她这种缺乏社会经验的“社畜”来说,真是步步惊心,处处是坑。
她想起自己那点可怜的存款,以及“人形避雷针”的体质,忽然觉得:
卜内心OS: 好像……我暂时也不需要担心这种“夫妻互保同时遇难”的顶级难题?毕竟,我连个能一起买车、一起出事故的……人都没有。 *所以,穷和单身,有时候也是一种风险对冲?
这想法过于心酸,以至于她差点笑出来。
江临似乎一直在窥屏,此时又冷不丁地发言:
江临:@同事D 所述情况概率极低,但逻辑成立。可视为一种特殊的“对冲失效”模型。 江临:@卜杏嵂 基于你的体质,建议优先考虑如何规避能让你达到购买并驾驶车辆资产水平的人生路径,此为最有效的风险规避策略。从根源上防止此类金融及法律纠纷的发生。
卜杏嵂:“……”
谢谢您嘞!这建议可真是太“实用”了!
意思是让她穷得彻底一点,连买车的念头都不要有,就从根源上杜绝了后续所有麻烦是吧?
虽然……听起来好像很有道理的样子。
她叹了口气,在群里回复:
卜杏嵂:谢谢江哥指点……我觉得我还是先努力活到需要纠结“互保”问题的那一天吧。[卑微.jpg]
陈瞳:杏嵂姐加油!你可以的!至少你还有我们……和你的“避雷针”SSR![看热闹不嫌事大.jpg]
卜杏嵂放下手机,感觉今晚接收的负能量和冷知识已经超标了。
这个世界,不仅荒诞,还充满了各种精心设计的、等你掉进去的坑。
她决定立刻去睡觉,希望在梦里,能有一个简单点的世界——哪怕是被《巨蛙》追着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