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夸父追日
书名:中国神话故事传说
作者:邪神风雨
本章字数:2361字
发布时间:2025-09-07
远古之时,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猰貐、凿齿、九婴、大风、封豨、修蛇皆为民害。尧命羿射九日,杀六兽,唯余一日悬空,然大地已元气大伤,江河干涸,生灵涂炭。
北方有巨人之族,名曰夸父。其人身高百尺,力能拔山,足追奔马。见人间惨状,心生悲悯,立誓寻回被射落的九日精魄,使天地重归平衡。
族中长老闻之,拄杖而来:“痴儿!日乃天帝之子,羿射之已犯天怒,汝安敢逆天而行?”
夸父昂首望天,目光如炬:“若天命要人间枯竭,夸父愿逆天改命!”
是夜,夸父告别族人,踏上追寻之路。临行前,长老赠以一杖:“此乃建木之枝,或可助汝一臂之力。”
夸父西行,首至渭水。昔时浩浩大河,今只剩龟裂河床。河底一老龟奄奄一息,见夸父至,口吐人言:“巨人欲何往?”
“寻日精,救苍生。”夸父答。
老龟叹曰:“向西三千里,有昔日光阴凝固之处,或存日精。然路途艰险,汝虽巨人,恐难胜任。”
夸父大笑:“力竭而死,胜过坐视而亡!”遂饮尽壶中水,继续西行。
越荒漠,跨焦土,夸父足底生烟,仍不停步。忽见前方有部落,忙赶去求水。至则见部落空无一人,唯中央一大瓮,内有清水少许。
夸父渴极,却见瓮旁刻字:“此水留待婴孩。”遂不忍饮。忽闻微弱哭声,循声觅去,见一妇抱婴藏于地穴,母子皆奄奄一息。
夸父劈开巨石,聚得些许晨露,滴入婴孩口中。婴孩复苏,妇人跪谢:“恩人何往?”
“寻日精,救苍生。”夸父答。
妇人指西方:“传闻西有虞渊,乃日落之处,有时间漩涡,入之可溯光阴。然千百年来,无人返还。”
夸父谢过,继续西行。越行越热,大地如烙铁,巨人足底起泡,仍不停步。
行至不周山下,忽遇一人面蛇身之神,乃烛龙也。其瞑乃晦,视乃明,不食不寝不息。
“巨人止步!”烛龙睁目,天地骤明,“前乃时间之墟,入者永困其中。”
夸父拱手:“为救苍生,虽永困不悔。”
烛龙叹曰:“汝可知十日为何并出?”
夸父摇首。
“乃因人间战乱不休,戾气冲天,触怒天帝。”烛龙道,“纵汝寻回日精,人间不改,灾祸必重演。”
夸父沉思良久,曰:“若因人性有恶便任其毁灭,与助纣为虐何异?纵只能救一人,也胜于无所作为。”
烛龙默然,终让开路:“愿汝不忘此心。”遂闭目,天地复归昏暗。
夸父入时间之墟,但见四周光影流转,过去未来交织。见羿射日之景:九日陨落,天地悲鸣,精魂四散。夸父伸手欲触,却如捕风捉影。
忽闻轻笑,一女子现于光影中,人首蛇身,乃女娲氏也。
“痴儿,日精已散入光阴长河,汝安能集之?”女娲问。
夸父拜曰:“愿娘娘指点。”
女娲叹曰:“集日精需以自身为皿,纳九日之力于一体,其痛非凡物能忍,汝纵成功,亦将形神俱灭。”
夸父毅然道:“但得苍生活,何惜夸父身!”
女娲颔首,取五色石炼为一壶:“此壶可盛日精,然每纳一精,汝身便焚一分,汝可愿否?”
夸父接过石壶,重重叩首。
女娲指引夸父至九处时间节点,逐一收集日精。每纳一精,夸父便遭烈焰焚身之苦,肌肤焦裂,血液沸腾,仍咬牙坚持。
收至第八精时,夸父已体无完肤,建木神杖也被炙烤得焦黑。时间乱流中,忽见未来景象:大地复苏,河流奔涌,孩童嬉戏于田野。
夸父大笑:“值矣!”强忍剧痛,寻最后一日精。
终至虞渊,日落之处。但见最后一日精悬于时空漩涡中,光辉璀璨。夸父伸手取之,忽闻喝止:“住手!”
转身见一金甲神将,乃日神羲和之子,奉命守护最后日精。
“凡人安敢觊觎日精!”神将挥戟便刺。
夸父已精疲力竭,仍举杖相迎。建木神杖与日神戟相撞,天地震颤。战至三百回合,夸父终不支,被一戟刺穿肩胛。
“退去,饶你不死!”神将喝道。
夸父拄杖起身,血流如注:“夸父可死,苍生不可不救!”
神将动容:“为何执着若此?”
夸父望向东方向:“见死不救,非人也;见灾不除,非神也。神人皆不为,天地何以立?”
神将默然良久,忽收戟叹曰:“吾守此精千年,未见如汝诚者。取之可也,然汝必死无疑。”
夸父大笑:“得遂所愿,死何足惧!”遂取最后日精纳入壶中。
九精既集,石壶光华大盛。夸父身体随之燃烧,如炬如日。强撑最后一口气,捧壶东归。
沿途洒下日精之力,焦土生绿,河床涌泉。夸父身躯渐焚,三步一倒,五步一跌,仍爬行向东,欲将最后精华洒归故土。
至渭水,见前遇老龟已复苏,率水族相迎:“巨人且歇,吾等送汝东归。”
夸父摇首:“时日无多,不敢稍歇。”
越不周山,烛龙睁目相送:“汝证大道矣。”
终至邓林,距故里百里之遥。夸父已形销骨立,焦炭般的躯体仅凭意志支撑。忽见前方一孩童嬉戏,乃昔日所救之婴。
“巨人何来?”孩童年已三五,不识夸父。
夸父笑而不答,取最后一口日精,化清泉于孩童面前:“饮之,长命百岁。”
孩童饮水,欢快而去。夸父目送之,满面欣慰。
终至力竭,夸父倒于邓林之野。建木神杖脱手,化作桃林一片,硕果累累;石壶坠地,成一日潭,清泉涌流,惠泽四方。
夸父躯壳化作山川,血脉成河流,双目为日月,最后一眼望向东方故土。
霎时间,天地同悲,万灵哀恸。枯木逢春,死泉复涌,被日精滋养的大地重焕生机。
天帝感其诚,诏曰:“夸父追日,非为私利,乃为苍生。其志可嘉,其情可悯,封为逐日之神,永享祭祀。”
然夸父之魂婉拒封神,愿化春风细雨,永护人间。
千年后,邓林桃果依然累累,日潭清泉永不干涸。有旅人经此,饮泉食果,顿觉神清气爽,百病不侵。
一老者告之:“此乃夸父遗泽,饮此水食此果者,当记逐日精神。”
“何谓逐日精神?”旅人问。
老者曰:“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虽千万人吾往矣。非为虚名,但求心安;非图成功,但尽本分。”
忽有孩童奔来,手持桃枝,笑道:“爷爷,我欲学夸父,逐心中之日!”
老者抚掌大笑:“善!夸父不死,精神永传!”
夕阳西下,邓林披金,恍若巨人含笑,守望这片他以生命换取的土地。
而夸父之名,随东风万里,永传世间。非因他追日之功,乃因他那颗为苍生不惜焚身的心,照亮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天空。
自此,凡人遇难而不退,见义而勇为,皆曰:“吾乃夸父后裔,安能畏难乎?”
逐日精神,遂成华夏之魂,永世不灭。
上一章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