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参杀
书名:异物志 作者:苗疆公子 本章字数:3322字 发布时间:2025-09-07

大清乾隆年间,关外,长白山余脉,老林子深处。

秋意已浓,霜染层林。对于“放山”的参客而言,这是一年中最黄金,也最要命的时节。老把头孙守义带着两个徒弟,像三只警惕的狸猫,在遮天蔽日的原始林里已经转悠了快一个月。索拨棍拨开层层枯叶腐殖,眼睛像钩子一样扫过每一寸土地,寻找着那传说中的“棒槌”。

山参难寻,尤以“七品叶”为尊,那是成了精的“参王”,据说能化形遁走,非大福缘者不得见。

“师父,这都多少天了,连个二甲子都没开眼…” 年轻些的徒弟栓柱有些泄气,揉着酸涩的眼睛嘀咕。 “闭嘴!”孙守义头也不回,声音压得极低,“惊了山神爷,毛你都捞不着!心要静,眼要毒!好东西…都在人迹罕至的地方。”

正说着,走在前面的老把头猛地刹住了脚步,整个人如同石雕般僵住,只有握着索拨棍的手,因极度激动而微微颤抖。

两个徒弟顺着他的目光望去,呼吸瞬间停滞!

前方不远处,一株巨大的红松树下,因为山体滑坡露出一片新鲜的土坡。就在那土坡之上,一片金灿灿的阳光恰好穿透林隙,不偏不倚地照亮了一株植物!

那株参,亭亭玉立,枝繁叶茂,顶端赫然顶着七片肥厚润泽、翠绿欲滴的轮生复叶!叶片之上,脉络如同金线勾勒,在光线下流淌着宝光!最为奇特的是,在那七品叶的簇拥之下,竟挺立着一串殷红如血、饱满欲滴的参籽!如同玛瑙般耀眼!

“七…七品叶…戴红冠…” 老把头皮糙肉厚的脸上,每一道皱纹都因狂喜而扭曲,声音嘶哑得如同破锣,“参王…是参王啊!祖宗保佑!祖宗保佑!”

他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对着那株参王就要磕头。这是放山人的规矩,见宝参,先谢山神。

就在他额头即将触地的瞬间,那株七品叶宝参的枝叶,似乎被一阵不存在的山风吹动,极其轻微地摇晃了一下。

紧接着,树后传来一阵清脆如银铃般的****孩童笑声!

“嘻嘻…嘻嘻嘻…”

三人骇然抬头!

只见一个穿着鲜艳红肚兜、白白胖胖、约莫五六岁的小童,正从红松树后探出半个身子,乌溜溜的大眼睛好奇地打量着他们,脸上挂着天真无邪的笑容。

在这深入老林、野兽出没的绝地,怎么可能有如此干净可爱的孩子?!

“你…你是谁家娃子?咋跑这来了?” 栓柱愣愣地问。

那小童却不答话,只是对着他们又笑了笑,露出两颗小小的门牙,然后一转身,赤着脚丫,如同一团跳动的火焰,轻盈地朝着林子更深处跑去!

“等等!” 孙守义猛地站起身,眼中最后一丝理智被贪婪彻底吞噬!他哪里还顾得上什么规矩谢礼!这荒山野岭突然出现的红衣小童,分明就是那成了精的参王所化!这是千年难遇的仙缘!

“快!抓住它!别让它跑了!” 他嘶吼一声,如同年轻了二十岁,爆发出惊人的速度,第一个追了上去!两个徒弟也被这诡异又诱人的景象激得热血上涌,紧随其后。

那红衣小童就在前面不远不近地跑着,身形灵活得像只林貂,在树木间穿梭,那清脆的笑声时而在前,时而在左,仿佛在故意引诱他们。

孙守义三人气喘吁吁,眼睛死死盯着那一点红色,脑子里只剩下“抓住它”这一个念头,全然忘了分辨路径,忘了林子的危险。

不知追了多久,林木渐渐稀疏,地势开始变得陡峭。那红衣小童的身影在一处断崖边缘猛地停下。

断崖之下,云雾缭绕,深不见底。

小童转过身,面对着追来的三人,脸上的笑容依旧天真,却似乎多了一丝难以言喻的****戏谑。他伸出胖乎乎的小手,对着孙守义,招了招。

然后,在三人惊愕的目光中,他向后轻轻一跃,小小的身影瞬间便消失在了悬崖之外的云雾之中!

“不——!” 孙守义发出一声心痛欲裂的嘶吼!煮熟的鸭子飞了!参王跳崖了!

巨大的失落和贪念瞬间冲垮了他所有的谨慎!他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那参王定是借土遁走了!崖下必有洞天!不能让它跑了!

他红着眼睛,如同疯魔,竟不管不顾,朝着那小童消失的悬崖边缘,纵身就要扑下去!

“师父!使不得!” 大徒弟铁锁眼疾手快,一把死死抱住他的腰,“下面是万丈深渊!跳下去就没了!”

“放开我!参王!那是参王啊!” 孙守义拼命挣扎,状若疯虎。

就在这拉扯之际,孙守义只觉得腰间一紧,似乎被什么东西缠住了!他下意识地低头一看,只见几根金黄色的、纤细柔韧的****参须,不知何时从悬崖下方探出,如同有生命的绳索般,牢牢地缠在了他的腰带上!

参须上传来源源不断的温和力道,竟将他下坠的身形稳稳地吊在了半空!

悬崖下的云雾中,隐约传来那红衣小童带着笑意的、缥缈的声音:“…贪心…罚你…悬空三日…悟了…自能落地…”

孙守义僵在半空,上不着天,下不着地,冰冷的山风吹得他浑身发抖。脚下的深渊如同巨兽的口,吞噬着所有的光线和温度。死亡的恐惧和刚才那惊险的一幕,如同冰水浇头,瞬间将他满腔的贪欲烧得一丝不剩!

他低头看着腰间那几根救了他一命、却又将他悬于此地的参须,回想起放山人的祖训:“抬大留小,遇精莫贪,心存敬畏,山神赐饭。”

冷汗瞬间浸透了他的后背。他明白了,从头到尾,根本就没有什么跳崖遁走,那参精小童,分明是在惩戒他的贪念!若他刚才没有起那疯狂的贪念扑下悬崖,这参须根本不会出现。若他扑下去了,此刻早已粉身碎骨。

这悬空三日,是罚,也是救,更是点化。

羞愧、后怕、感激、敬畏……种种情绪交织在他心头。他不再挣扎,也不再言语,只是死死抓着那几根参须,如同抓着最后的救命稻草,闭上了眼睛,任由山风吹拂。

第一天,恐惧和寒冷折磨着他。 第二天,饥饿和疲惫侵蚀着他。 第三天,他的心反而渐渐沉静下来。他开始回想自己的一生,回想每一次放山的经历,回想对自然的索取与敬畏。贪念一起,便坠入魔障,方才险些万劫不复。

三日时间,漫长如同三秋。

当第三日的夕阳即将沉入远山之时,孙守义紧闭的双眼猛地睁开。眼中不再是贪婪与恐惧,而是一片清明与平和。

他对着虚空,对着脚下的深渊,郑重地说道:“山神爷…参王老祖…小人知错了…贪念蒙心,合该受罚…日后定当谨守规矩,心存敬畏,不敢再僭越…”

话音落下,腰间那几根参须,如同完成了使命般,微微一颤,随即松开了他的腰带,悄无声息地缩回了悬崖下的云雾之中,消失不见。

孙守义只觉得身子一沉,朝着崖下落去!但他下落了不到一丈,便稳稳地踩在了一处从崖壁斜伸出的、不足尺宽的岩石平台上!

这平台,他三日来竟从未发现!

劫后余生的狂喜涌上心头,他瘫坐在平台上,大口喘息,泪流满面。

休息良久,他才颤巍巍地站起身,准备寻找路径爬上去。就在他转身时,发现平台角落的石缝里,似乎有什么东西。

他凑近一看,是一小撮新鲜的、湿润的泥土。泥土中,安静地躺着一枚米粒大小、饱满圆润、散发着淡淡参香的金黄色参籽。

正是那日所见,七品叶参王头顶“红冠”上的参籽之一!

孙守义小心翼翼地捧起这枚参籽,心中再无半分贪念,只有满满的感激与敬畏。这是参王留给他的,不是财富,而是教训与机缘。

他对着悬崖深处,再次深深一拜,然后将参籽仔细收好,开始艰难地向上攀爬。

数月后,孙守义家中那简陋的窗台上,多了一个粗糙的瓦盆。盆里,一株纤细的参苗破土而出,舒展着两片嫩绿的子叶,在阳光下茁壮成长。

只是,那参苗的叶片边缘,生着一圈极其细微、却清晰可见的细小锯齿,如同野兽的牙印,又像是某种永恒的警示标记。

孙守义每日精心照料,看着那圈叶齿,目光复杂。他知道,这不是一株普通的参。 这是一个他用三日悬空之苦换来的、关于贪婪与敬畏的活生生的教训。

---

妖谱诠释:

· 妖物:参杀(人参精·惩戒考验)

· 出处: 人参化形、惩戒贪心参客之说,广见于东北民间传说,《太平广记》引《异苑》有人参“夜呼人名”,《酉阳杂俎》亦载其“奇状”。本章取其“化童诱人”之形,融“贪心受惩”之训,塑参精并非害人,而是以幻象考验、惩戒逾矩之贪徒。

· 本相: 千年以上老山参,得日月精华、地脉灵气,渐通灵性,可化形为红衣童子(其红肚兜对应人参红籽)。其性非恶,然深谙人心,恶贪念而敬自然。常以化身引诱心术不正、贪欲过盛的参客,将其导入绝境(如悬崖),以其自身贪念为刃施以惩戒(如悬空)。其参须可化绳索,能吊人性命,亦能施以束缚。目的非杀戮,而在令其于生死边缘悔悟,戒除贪性。

· 理念:灵物有知恶贪嗔,一念之差悬生死。 参杀之局,实为贪念自招。参精化形并非为害,而是映照参客内心之镜。孙守义若无纵身扑崖之极贪,便无悬空三日之罚,参须救其命实为阻其自毁。其最终得参籽,乃悔悟后之馈赠,然参苗叶生齿痕,是为时刻警醒,勿忘悬空之惧与贪念之害。自然之宝,取之有道,心存敬畏,方得长久。贪字头上一把刀,参精不过是执刀之手,刀柄始终握在人心。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异物志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