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又学到了不少呢!
司衡之前总说要多走走看看,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果然没错!
只是万万没想到,不过是挑些衣裳鞋袜和头饰,又去旁边几家绣坊多转了几圈,瞧瞧不同的花色样式……
等回过神来,日头都已经正午了。
我摸了摸有点饿的肚子,实在没想到自己也会有这样“挥霍”的一天。
不过看着手里的收获,又忍不住心满意足,恨不得立刻回去跟小莲炫耀一番。
郑小郎果然没推荐错,这附近一条街虽然也有几家样式新奇的铺子,可要说整体质量和做工,确实还是周娘子这儿最出众。
只是柜台前堆着大大小小的包袱,该怎么拿回去呢?
我想了想,说道:
“周娘子,我和郑小郎还要去吃饭,这些包袱能不能先放您这儿?或者麻烦您帮我送到客栈?”
前前后后我差不多花了五十两,光是周娘子送的那些绢花、手帕、针线什么的,就另打了一个包袱,战果可谓相当丰硕。
周娘子笑得合不拢嘴,连连保证:
“姑娘放心,我这就安排人送!少一根针都算我的!”
“还是我来送吧。”郑小郎却主动接话,低声向我解释:
“阿姊,你住的那家客栈……大家都有点怕。”
我点点头:“现在日头正毒,也没什么可逛的,不如先把衣服放这儿,等吃完饭你陪我一起送回客栈。”
“傍晚你再过来一趟,我想买辆牛车。”
郑小郎大概觉得这钱挣得太轻松,一听下午还有安排,眼睛顿时亮了起来,用力点头。
……
说是中午回客栈休息,其实根本没睡成。
这会儿阳气正旺,哪怕在客房里,小莲也不敢轻易现身,只缩在那把大黑伞里,叫我一件件展示新买的衣服绣鞋,看得她满心欢喜。
“慕瑶!等太阳下山,一定要快点把衣服烧给我呀!”
她有点不好意思地说:“我长这么大,还没穿过这么漂亮的衣服呢。”
就连她身上那件嫁衣,也不过是粗制滥造的便宜货。
谁不是呢?
我们两个乡下姑娘,一人一鬼,相视无言。
而我突然反应过来——
不对呀,我梳洗一下,现在就能穿新衣服啦!
嘿嘿,做人真好。
我在小莲羡慕的眼神里利落地换上新裙衫,这一番折腾,转眼又到了傍晚。
郑小郎果然准时在客栈门口等我,看见我一身新衣,他犹豫了一下,才开口:
“阿姊,你不是说想买牛车吗?牛市地上脏,怕弄脏裙子。”
我这才一愣。
是啊,听说万安城的牛市里什么牲口都有,味道尤其难闻。再看我这一身长到脚面的裙摆……
就算有钱,也不想这样糟蹋新衣服。
于是果断转身:
“那你再等我一下,我去换身旧的。”
于是又穿着灰扑扑的旧衣服,揣着银两出了门。
“阿姊买牛车是要赶路用吗?”
郑小郎一边在前带路,一边试探着问。
“嗯,”我点点头,“其实本来想买马车,但我既不会骑马也不会驾车,就觉得牛车可能容易些。”
牛车好歹是张板车,跑得又不快,应该比较好驾驭……吧?
不过也不是非买不可。
“只买头驴也行。”毕竟我是真没经验。
郑小郎显然也有些为难:
“要想赶路、拉行李,还能遮风挡雨,那还是马车更合适。可阿姊若不会驾驭,牛车也得现学。”
“阿姊是打算一个人上路吗?如果不介意与人同行,不如我们去问问商队或镖局?花些钱,就能坐马车,路上有人照应,行李也不用自己操心,说不定更省心。”
“就是可能得多花些银子。”
商队?镖局?
我眨了眨眼。
在乡下待久了,都忘了城里还有这样的行当。
我不跟人同行,是找不到伴,不是不想找。但凡有个同伴,路上既不怕迷路,也方便不少。
更何况还能坐马车……如今天这么热,我可一点不想靠两条腿赶路。
到时候坐在马车里,小莲在旁边散发着凉丝丝的阴气,我还能一路吃零嘴儿。
我高兴地拍了拍郑小郎的肩膀:
“你说得对!走,今天不看牲口了,改去打听商队和镖局!”
“小郎你懂得真多,那商队和镖局有什么不一样?”
我这么直白夸他,郑小郎有点意外,脸微微红了,接着说:
“我也是听别人说的。跟镖局走,只要说好目的地,他们负责送到,省心。速度快、也清静,安全更有保障。”
“跟商队的话,他们常天南地北捎带人,三教九流都有,事多,但走得慢,会按做生意的路线绕。阿姊如果不赶时间,选商队也挺好。”
“不过不多花点钱,商队一般不给安排马车。”
那有什么好怕的?
怪不得大家都说“白来的钱不心疼”。
想想自己现在也算有点积蓄,而这大好山河,处处有风情、有美景、有美食,的确该多看看。
反正安全也不是问题。
“就选商队吧。”
郑小郎点点头:“好,那我带阿姊去打听。不过小商队常见,大一点、规矩严些的商队,得碰运气。”
他回过头,表情意外地严肃:
“阿姊长得好看,又是独自一人,就算有本事,也难免惹人注意。选个规矩严的商队,路上能省心不少。”
这六十文工钱花得可真值!
我满意地看着他:
“郑小郎,你真靠谱!”
他耳朵一红,急忙转移话题:
“阿姊,好商队一般都住靠谱客栈。要不我带你去别家吃点好吃的?等天快黑,商队做生意回来了,咱们正好去客栈打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