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这话,萧景翊反而想要当着二哥的面说说此事:“算了,说就说吧,我也不要什么面子,二哥正好回来,帮我出出主意,怎么拒绝官家赐婚?”
听到“官家赐婚”四个字,萧景文笑道:“哦?我跟大哥的亲事还未有着落,你小子竟然被官家赐婚?哪家姑娘?说来听听?”
萧景翊连忙说:“就是啊父亲,大哥二哥还没订亲,为何要着急给我定?您去宫中跟官家说说,我年纪还小,过两年再说。”
萧远德再次指着萧景翊,生气道:“谁让你小子从小没事了招惹郡主?搞得雍王和雍王妃用软言软语逼我跟你母亲!你小子要是眼里还有萧家,等圣旨一到,不要再生任何事端。”
听到“郡主”,听到“雍王”,萧景文有些紧张:“父亲,难道官家要给景翊和瑞宁郡主下旨赐婚?”
萧远德点点头:“是这样,想起来也是好事,毕竟与皇家结亲。可瑞宁郡主那脾气,怕是嫁过来我与你母亲难以驾驭,关键是那臭小子自己惹的事还不乐意。故而,我和你母亲正在为此事犯难。”
萧景文沉思片刻,开口道:“父亲可知雍王为何要与萧家结亲?”
萧远德眉头紧锁,沉声道:“雍王乃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不过是想拉拢萧家为己所用。”
萧景文继续问:“父亲仔细想想若景翊从未招惹过瑞宁郡主,雍王可还会与萧家结亲?”
“自然免不了。”
“不知官家赐婚的圣旨何时到萧家?”
“恐怕就这两日。”
“还来得及,儿子有一主意,既可满足雍王,亦可帮到景翊。”
萧景翊期待地催道:“二哥快说,什么主意?”
只见萧景文起身跪在地上:“请父亲再去趟雍王府,就说儿子愿娶瑞宁郡主。”
萧远德愣住。
李若蘅也感到惊讶:“景文,你不必为了景翊不顾自己的幸福。”
萧景翊高兴道:“二哥真是我的救星,父亲,赶快同意吧!”
萧远德不解地问:“你为何有此想法?”
萧景文如实说出心中所想:“父亲、母亲,儿子从小喜欢瑞宁郡主,到现在也是,既然景翊不愿这门亲事,不如给了我?”
萧景翊大喜,二哥这位接盘侠出来得真是时候,而且还是心甘情愿,挡在前面的大山恐怕要被移走,瞬间与远在耀州的苏姑娘又有了希望。
李若蘅在心里再次感慨完自己这辈子是摆脱不了当郡主婆婆的命运后,向萧远德说:“老爷,如此甚好,不如再上雍王府一趟。”
萧远德沉吟片刻,终于点头:“既如此,我再去趟雍王府。”
萧远德即刻起身,换了衣裳,骑马直奔雍王府。
父亲一出去,萧景翊迅速上前再次抱住二哥:“我的大救星!”
萧景文扶开三弟:“大热天的,搂着多热。”
“为了表达谢意,我收藏的宝贝二哥随便挑,再贵重,你弟弟我连眼睛都不会眨一下。”
“你淘来的那些玩意儿我可一点儿都不稀罕,在我眼里瑞宁郡主可比你那些玩意儿宝贝多了,你差点儿将你二哥最看重的人抢走,还好我回来得及时,否则后悔都来不及。”
“二哥错怪我,要怪就怪雍王,瞎点鸳鸯谱。”
李若蘅在一旁听着两个儿子的对话,她不知道是该笑还是该发愁。
“景翊,你二哥一路风尘仆仆归来需好生歇息,赶快带他回自己屋里,有什么话等他休息好了再说。”
萧景翊应着声,拉着萧景文出了正厅,回屋的过程中有说有笑不在话下。
……
今日对永宁侯夫妇的一番说辞,赵颢颇为满意,既在臣子面前没有丢了雍王的脸面,也不会影响两家的关系,更重要的是两家的亲事板上钉钉。
接下来该去趟宫里,向他的亲娘高太后禀明此事,再求她到官家面前说说,讨个赐婚的诏书,相信官家面对太后的要求不会说半个“不”字。
赵颢跟大儿子赵孝纪说一会儿话,正准备去宫里,下人来报:“王爷,永宁侯前来拜见。”
赵孝纪疑惑道:“刚刚宴请过永宁侯夫妇,他为何又来拜见?难道想法有变?”
“不管是什么,亲事萧家拒绝不了。”赵颢皱起眉头,继续坐好,“请永宁侯进来。”
下人去后,赵孝纪问道:“父王,可需要儿子回避?”
“不必,你留下听听永宁侯如何说。”
赵颢话音刚落,萧远德便走进来,向雍王行礼道:“下官又来叨扰,还望雍王不要嫌弃。”
赵孝纪一副笑脸,替雍王起身迎接:“侯爷说的哪里话,父王盼着您时时前来叨扰,他刚才还跟我说在饭桌上还未与您聊够,您就来了。赶快落座,再与父王聊聊方可尽兴。”
萧远德依言落座,仔细观察雍王的表情,看不出任何异样。
赵颢换了副表情,装作热情的样子,向一旁的下人吩咐道:“还不赶快给侯爷上茶!”
然后温和地问道:“永宁侯又来找本王,该不会带来好消息?”
萧远德一路已想好如何向雍王说明来意,他微笑道:“是好消息,景文从庆州归来,听他说我大宋在庆州打败西夏,占领西夏两千多里土地,此乃大宋之幸,特来向雍王报喜。”
赵颢闻言,自是开心,却也疑惑,竟不是谈及自己心中所想之事?
“此等大事,官家想必已知?”
“官家已知,甚是喜悦,还说要在夏、银、宥三州交界之处筑永乐城屯兵戍守。”
“恐怕永宁侯往后难得空闲。”
“为朝廷做事,在所不辞。”
“今日真是喜事连连,听到大宋取胜的消息,灵悦和景翊的事也要定下,本王甚是开心。”
赵颢趁机提到两个孩子的事,顺便将目光瞟向永宁侯,试图从他脸上捕捉到一丝反应。
萧远德正想着如何开口说出来此的目的,雍王的话给他提供了契机,顺势说道:“雍王所言极是,萧家能与雍王府联姻,实乃荣幸之至,下官此行正是为此事而来。”
赵颢装作不解的样子:“哦?饭桌上两家已说定,为何侯爷还要为此事而来?”
萧远德一副为难的样子,开始半真半假地说道:“是已说定,景翊也乐意耐心等赐婚的诏书,可景文回来听到他弟弟要和瑞宁郡主订婚,跪在我面前说他从小心仪瑞宁郡主,求我来雍王府走一趟,希望王爷同意将郡主嫁给他。下官十分为难,不得已又来拜见王爷,望王爷帮下官出个主意。”
只要不拒亲便好,赵颢面色更加缓和:“景翊如何说?”
萧远德继续半真半假地说:“不瞒王爷,景翊这小子总是不着调,喜欢捣鼓些盆盆罐罐,根本配不上郡主;况且他还未开窍,听到要跟瑞宁郡主订亲都哭了,一个半大的小子在我面前哭得那个伤心劲儿,令我心痛不已。不过下官也没听他的,还是逼他接下这门亲事。正说着景文回来,死活要娶郡主。下官也是本着为瑞宁郡主考虑,景文心仪郡主,婚后自然全心全意待她;而景翊什么都不懂,恐婚后慢待了郡主。故而想请王爷同意,两家联姻不变,只是人需更换一下,不知王爷意下如何?”
赵颢看向他的儿子赵孝纪。
赵孝纪微微点头,表示认可。
赵颢并未立刻表明态度:“可灵悦心仪萧家三郎,我又如何向她交代?”
萧远德忙道:“向来儿女婚事父母作主,只要王爷您同意,郡主自然不会反对。”
“你错了,我甚是疼爱灵悦,自然会尊重她的选择。”
“王爷爱女心切,下官甚是理解。可王爷与下官均是男子,最了解天下的男子只有真心喜欢哪个女子,才会全心全意待她。下官认为王爷一定希望郡主能嫁给一位全心全意待她之人,景翊并非此人,景文才是最合适的人选。”
赵颢觉得萧远德此话说到他的心坎儿里,于是说道:“侯爷此话说得甚是有理。景文这孩子从小懂事,现在又参与攻打西夏的战役,往后少不了功名加身,本王甚是喜爱。为了灵悦今后的幸福考虑,本王同意你的想法。”
终于说服雍王,萧远德大喜,起身拜道:“雍王不仅是位好父亲,也是位能理解下官的好王爷。下官这就回去将喜事告知两个儿子,然后在家耐心等待赐婚的诏书。”
赵颢微笑点头,示意赵孝纪送客。
赵孝纪将萧远德送至门外,转身回来,向父王说道:“两家订亲之事应该没有任何问题,赐婚的诏书不要也罢,父王没必要再往宫中跑一趟。”
赵颢担忧道:“恐怕灵悦不高兴,诏书还是要讨的。本来是为用诏书压一压萧家,现在倒好,竟要用来压我的女儿。”
赵孝纪分析道:“跟萧家结亲最重要,至于灵悦嫁给哪一位对父王来讲并不重要。何况萧家的四个儿子中,萧景文最有可能承袭爵位。”
“是这个理,可也需将你妹妹哄好。”
“依我看,萧景翊对灵悦根本不上心,她嫁给萧景文再好不过。”
“谁说不是?等圣旨下来,哄灵悦的事交给你。”
“恐怕不好哄,不过儿子会尽力。”
赵颢又与儿子说了一会儿话后,才前往宫中拜见太后娘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