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虔心拜斗祈星佑 雷击灵台灵窍开
书名:易道巅峰 作者:连久捷 本章字数:4964字 发布时间:2025-09-07

金色闪电消散后,浓黑的乌云仍像块浸透了墨的破布,死死罩着望北台。狂风渐渐歇了力气,只剩下零星的冷雨斜斜砸下,打在连若尘焦黑的皮肤上,发出“滋滋”的轻响——那是高温未散的躯体遇水后的蒸腾声,听得周围弟子们心里发怵。 二十余人围成一个松散的圈,脚边散落着被狂风卷乱的蓍草、翻倒的炼丹炉,还有半块被雷火烤焦的馒头。没人敢上前,都只敢远远地探头张望,眼神里混着惊恐、好奇与一丝隐秘的幸灾乐祸。 “他、他是不是死透了?”张强咽了口唾沫,喉结滚动得格外明显。他下意识地往后退了半步,靴底踩在一片湿滑的草叶上,差点摔个趔趄。刚才那道水桶粗的金色闪电劈下来时,他离连若尘不过三丈远,亲眼看见石柱上的夜明珠被劈得粉碎,石屑溅了他一脸——那样的威力,血肉之躯怎么可能扛得住? “肯定活不成了,”李二狗缩着脖子,双手拢在袖子里,声音发颤,“你看他那样子,头发都焦成卷了,道袍全烧没了,皮肤黑得跟炭似的……被天雷劈中,哪还有全尸?我听说十年前后山的老槐树被雷劈了,直接拦腰断成两截,树芯都碳化了!” 王虎也跟着点头,却又忍不住多看了连若尘一眼:“说起来也怪,他拜了三年北斗,天天磕头上香,怎么反而招来了天雷?难道是心不诚,被星君降罪了?”

这话一出,周围顿时安静了几分。有几个弟子悄悄点头,显然觉得这话有道理——在他们看来,连若尘灵窍不开、资质平庸,偏要天天执着于拜斗,多半是“假虔诚”惹了天怒。 “别瞎说!”一道清亮的声音突然打断了议论。陈云快步挤开人群,玄色的内门弟子服在冷雨中微微飘动。他蹲下身时,膝盖重重磕在青石板上,却顾不上疼,颤抖着伸出手,先探了探连若尘的鼻息,又摸了摸他的颈动脉。 当指尖感受到那丝微弱却稳定的搏动时,陈云猛地松了口气,额头上的冷汗混着雨水滑落:“还有气!他还活着!王虎,你立刻去医道阁请玄机子长老,就说望北台有人遭天雷所击,情况危急!李二狗,去杂役房拿干净的布巾和伤药,再打一盆温水来!快!” 弟子们都愣住了,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王虎搓了搓眼睛,以为自己听错了:“陈师兄,你没看错吧?被那么粗的闪电劈中,居然还能喘气?这、这也太邪门了!” “少废话!快去!”陈云瞪了他一眼,语气不容置疑。他在天机阁修行五年,不仅修为扎实,更因为人正直、做事稳妥,在普通弟子中极有威望。王虎不敢再多说,转身就朝着医道阁的方向狂奔,靴底踏过积水,溅起一路水花。张强也猛地回过神,红着脸跟上李二狗——刚才还在嘲讽连若尘,此刻却连抬头看陈云的勇气都没有。 陈云小心翼翼地将连若尘扶起来,让他靠在自己的怀里。他的掌心贴着连若尘焦黑的后背,能感受到皮下隐隐的温热,还有一种奇异的跳动感,像是有什么东西在连若尘体内苏醒。他低头打量,发现连若尘的身体虽然布满灼伤,皮肤多处红肿起泡,但关键的头颅、心口等部位却没有致命伤口,只是气息微弱得像风中残烛,脸色苍白得像刚从冰窖里捞出来的宣纸。 “怎么会这样……”陈云喃喃自语,手指轻轻拂过连若尘额前的焦发。就在这时,他忽然注意到连若尘的额头正中央,有一道淡淡的金色印记一闪而过——那印记呈不规则的勺状,边缘环绕着七颗针尖大小的光点,隐隐透着星辉,竟与望北台石面上刻的北斗七星方位图极为相似。 他心中一动,连忙凑近了细看。那印记像是活的一般,在连若尘苍白的额头上忽明忽暗,每次亮起时,连若尘的呼吸就会稍微平稳几分。陈云皱起眉头,努力回忆着自己读过的典籍——《星纬秘录》残篇里好像提过“星辰印记”,说是与北斗有渊源者才会显现,可具体是什么来历、有什么作用,他却记不清了。 “陈师兄,这是什么啊?”一个胆子稍大的弟子凑过来,指着那道印记小声问道。 “我也不清楚,”陈云摇了摇头,语气凝重,“但看这样子,绝不是普通的伤疤。等玄机子长老来了,或许能知道答案。” 周围的弟子们也都围了过来,目光紧紧盯着那道金色印记,议论声渐渐响起: “这印记好漂亮啊,还会发光,难道是传说中的‘天命印记’?” “我听说有些天纵奇才在遭遇大劫后,会觉醒特殊的体质,这该不会就是吧?” “连若尘要是真有天命,那我们以前岂不是都看走眼了?”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伴随着清脆的铜铃响——那是医道阁长老出行时特有的信号。弟子们纷纷让开一条路,只见玄机子长老拄着一根刻有药草纹路的拐杖,带着两个医道阁弟子快步走来。他须发皆白,却精神矍铄,腰间挂着一个绣着“医”字的布囊,里面装着银针、丹药等急救之物,脚步轻快得不像个年过七旬的老人。 “怎么回事?谁被天雷劈中了?”玄机子刚踏上望北台,就闻到了空气中弥漫的硫磺味和焦糊味,脸色顿时沉了下来。他抬头望去,一眼就看到了陈云怀里的连若尘,还有他额头上那道若隐若现的金色印记,眼神瞬间变得锐利起来。 “玄机子长老,是连若尘弟子。”陈云连忙起身,小心地扶着连若尘,让出位置,“他刚才在望北台祭拜北斗,突然天降雷暴,一道金色闪电直直劈中了他。万幸的是他还有气,只是昏迷不醒,额头上还多了这么一道奇怪的印记。” 玄机子点了点头,快步走到连若尘身边,蹲下身伸出右手食指和中指,搭在连若尘的手腕上。他闭上眼睛,眉头微蹙,指尖传来的脉象十分微弱,却异常平稳,像是有一股神秘的力量在强行维系着连若尘的生机。片刻后,他又伸出左手,指尖凝聚起一丝淡淡的白色灵力,轻轻点在连若尘的眉心处——当灵力触碰到那道金色印记时,印记突然亮起,一股星辉之力反涌而出,竟将玄机子的灵力挡了回去。 玄机子猛地睁开眼睛,脸上露出了震惊的表情,他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声音都有些颤抖:“这、这是北斗星印!真的是北斗星印!” “北斗星印?”

 

陈云和周围的弟子们都愣住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显然从未听过这个名字。 玄机子站起身,捋了捋胸前的白须,语气激动地解释道:“你们这些年轻弟子没听过也正常,这北斗星印记载在《星纬秘录》正本里,是北斗七星的本命印记!传说中,只有与北斗七星有深厚渊源之人,在遭遇雷击、血劫等生死大劫时,才有可能觉醒此印。它不仅能护住魂魄不散,还能引动天地间的星辰之力,强行冲开修行者的灵窍——这可是百年难遇的天大机缘啊!” “开启灵窍?”陈云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地看着连若尘,“您的意思是,若尘他……他困扰了三年的灵窍,竟然被这道天雷劈开了?” “没错!”玄机子再次搭住连若尘的脉搏,仔细探查了片刻,重重地点了点头,“你看他的脉象,虽然虚弱,但气血已经开始流动,经脉也比常人宽阔许多——这正是灵窍开启的征兆!只是刚才那道天雷的威力实在太大,他的肉身根基本就薄弱,根本承受不住星辰之力的冲击,所以生机才会如此不稳。若是能熬过今晚,借助丹药和灵力温养,日后的修行之路必定一帆风顺;若是熬不过……”他没有说下去,但语气中的担忧显而易见。 这个消息如同惊雷般在弟子们中炸开,所有人都惊呆了。张强张大了嘴巴,脸上满是羞愧——他刚才还在幸灾乐祸地说连若尘“招了天怒”,没想到人家不仅活了下来,还因祸得福,觉醒了传说中的北斗星印,开启了灵窍,一跃成为了“天选之人”。 “难怪他能活下来,原来是得了北斗星君的眷顾……” “我就说他拜北斗那么虔诚,天天雷打不动,肯定会有回报的,只是没想到这么大!” “以前是我不对,不该嘲笑他是‘废材’……以后我也要像他一样,好好拜斗修行!” 弟子们议论纷纷,语气中充满了羡慕与懊悔。李二狗挠了挠头,红着脸对张强说:“强哥,咱们刚才是不是太过分了?等连师兄醒了,咱们还是给他道个歉吧……” 张强没说话,只是重重地点了点头。他看着连若尘额头上的北斗星印,心里五味杂陈——有对过去嘲讽的愧疚,有对连若尘机缘的羡慕,更有一丝对自己未来的警醒:以后再也不能以貌取人,更不能轻贱他人的坚持。 就在这时,天机阁的方向传来一阵整齐的脚步声,伴随着法器碰撞的轻响。弟子们纷纷转头望去,只见阁主李仓圣身着青色阁主长袍,腰间系着一枚刻有北斗七星的羊脂玉玉佩,神色凝重地走在最前面,身后跟着紫微大师、遁甲真人、命理行家等五位核心长老。 原来,刚才的天雷动静太大,不仅震碎了望北台的石柱,连静心院外围的“七星护灵阵”都被引动,阵眼处的七盏油灯同时跳动。李仓圣正在书房推演《易经》,察觉到阵法异动,当即掐指一算,算出望北台有“星运异动,关乎南天宫气运”,便立刻带着长老们赶了过来。 “玄机子长老,情况如何?”李仓圣走到近前,目光先是落在连若尘焦黑的身体上,随即又被他额间的北斗星印吸引,眼中闪过一丝了然,随即又沉了下去。 “启禀阁主,连若尘弟子已成功觉醒北斗星印,灵窍亦随之开启。”玄机子对着李仓圣躬身拱手,沉声回禀,“只是他肉身根基薄弱,难以承载星印引动的星辰之力,此刻生机极其不稳固,随时可能有性命之忧,尚且不知何时能苏醒过来。” 李仓圣缓缓颔首,移步至连若尘身边,蹲下身细细端详着他额间的星印。那印记在天光下泛着淡淡的金光,与他腰间玉佩上的北斗七星隐隐呼应,散发出的气息如出一辙。他沉默了片刻,手指轻轻拂过连若尘苍白的脸颊,语气沉凝如渊:“整整五百年了……南天宫终于再有人觉醒此印。看来,祖师爷当年预言的‘北斗降世,劫后重生’,终究是应验了。” “祖师爷的预言?”众人都疑惑地看着李仓圣,等着他解释。 李仓圣却没有多说——祖师爷的预言涉及南天宫的核心机密,不是普通弟子能知晓的。他只是对着身旁两位须发皆白的长老沉声道:“玄空、玄明,你们两人小心把连若尘抬起来,用‘聚灵毯’裹好,随我去方丈楼紫云院。玄机子长老,你立刻去丹道阁取‘九转还魂丹’,再准备一副‘七星养气汤’,务必稳住他的生机。” “是!”三位长老齐声应道。玄空和玄明连忙从随行弟子手中接过一张绣着北斗图案的黑色锦毯,小心翼翼地铺在地上,将连若尘平稳地移到毯上。玄机子则从腰间布囊里取出一颗通体莹白、散发着淡淡药香的丹药,撬开连若尘的嘴塞了进去——那是医道阁的至宝“凝神丹”,能暂时稳固魂魄、吊住生机,为后续治疗争取时间。 李仓圣亲自上前理了理锦毯的边角,确保连若尘不会受凉,才率先迈开脚步,朝着方丈楼的方向走去。青色的长袍在冷风中微微飘动,背影显得格外沉重——五百年前的劫难犹在眼前,如今连若尘觉醒星印,是南天宫的机缘,还是又一场浩劫的开端?他心中尚无定论,只觉得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弟子们纷纷驻足,望着连若尘被抬走的背影,一时间鸦雀无声,心中却是翻江倒海。那个多年来被他们戏称为“望北台废材”的见习弟子,那个天天被嘲笑“拜斗无用”的瘦小学徒,不过一夜之间,竟成了觉醒北斗星印、得阁主亲自护送的天选之人。这般云泥之别的转变,让不少人脸上火辣辣的——既羡慕他的机缘,更羞愧于自己昔日的短视与轻视。 人群中的张强头垂得更低,双手紧紧攥着衣角,指节都泛了白。他悄悄抬眼,望着紫云院方向的灯火,在心里狠狠发誓:往后定要潜心修行,像连若尘那样坚守本心,哪怕被人嘲笑也绝不放弃。李二狗也跟着点头,心里已经盘算着明天就去望北台祭拜北斗,好好忏悔自己的过错。 陈云站在原地,望着紫云院的方向,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他想起多年前第一次见到连若尘时,那个瘦弱的少年背着一个破旧的包袱,站在天机阁门口,冻得瑟瑟发抖,却执意要拜入天机阁修行。那时的连若尘,灵窍未开,连最基础的“观气术”都学不会,却从未有过一句抱怨,只是每天天不亮就去望北台拜斗,夜里挑灯研读《易经》。如今,他的努力终于得到了回报。

而此刻的连若尘,虽然身体陷入昏迷,意识却沉浸在一片温暖的光明之中。他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无垠的星空,周围是无数闪烁的星辰,北斗七星就在他的头顶不远处,散发着柔和而磅礴的光芒。贪狼星的勇气、巨门星的坦荡、禄存星的聪慧……七种不同的力量从北斗七星中流淌而出,顺着额间的星印涌入他的体内,像温柔的水流般冲刷着他的经脉。 他的脑海中仿佛打开了一扇尘封的大门,无数的易学知识和天地感悟涌了进来——那些曾经晦涩难懂的“乾为天、坤为地”的卦象,那些困扰他多年的“爻辞变易”的道理,此刻都变得清晰明了。他能感受到周围天地间的灵气,能听到远处虫鸟的啼鸣,甚至能隐约看到夜空中北斗七星的运转轨迹,能算出下一刻的风雨变化。 “这就是……开了灵窍的感觉吗?”连若尘在心里默念,嘴角不自觉地勾起一抹笑容。他想起三年来拜斗时的每一次叩首,想起高盖山大爷的呵护,想起陈云递给他的旧棉袄,所有的委屈与艰辛,在这一刻都化为了值得。 他知道,从被天雷劈中的那一刻起,他的人生,彻底改变了。而属于他的修行之路,才刚刚拉开序幕。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易道巅峰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