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文王演八卦
书名:中国神话故事传说 作者:邪神风雨 本章字数:2203字 发布时间:2025-09-10

商纣之时,西伯侯姬昌镇守西岐,广施仁政,万民归心。然纣王听信谗言,疑姬昌有反意,遂召其入朝歌,囚于羑里。

羑里之狱,暗无天日。姬昌戴重枷,卧草席,饥馁交加。然其心系苍生,不以己悲,反在狱中观天地之理,思万物之道。

某夜,忽有鼠咬枷锁,姬昌惊觉。见一白须老者立于牢外,手提竹篮,盛有面饼。
“吾乃羑里狱卒,感君仁德,特送饮食。”老者道。
姬昌拜谢:“老者厚意,昌感激不尽。然吾虽饥,不敢独食,请分与诸囚。”
老者叹:“君身陷囹圄,犹念他人,真圣人也。”遂分饼与诸囚。

自此,老者常来送食,并与姬昌夜谈。姬昌知其非凡人,问其名。
老者笑:“吾名伏羲。”
姬昌大惊,伏地拜谒:“不知天帝降临,死罪死罪!”
伏羲扶起:“吾非天帝,乃一缕神识。见汝困于此,特来助汝演天地之道。”

遂授河图洛书:“昔吾画八卦,以通神明之德,类万物之情。然时移世易,天道有变,需重演之。汝有圣德,当承此任。”
姬昌忧:“昌愚钝,恐负所托。”
伏羲曰:“道在人心,不在高远。汝观狱窗之栏,横竖相交,可是卦象?听雨滴之声,长短相间,可是爻辞?天地无处不卦象,只在有心人识之。”

姬昌悟,遂以草秆为爻,地面为盘,始演八卦。然狱中无光,难辨阴阳;刑具加身,神思难聚。

伏羲取一龟甲,吐真火灼之:“龟甲裂纹,即天地之文。汝可观之。”
姬昌观龟甲裂纹,忽见天地开辟,阴阳分化,万物生成。然裂纹错综复杂,难以解读。

一夜,雷电交加,一道霹雳击穿狱顶。姬昌借电光观龟甲,见裂纹分明成象:乾三连,坤六断,震仰盂,艮覆碗,离中虚,坎中满,兑上缺,巽下断。
姬昌大悟:“此八卦之基也!”

遂重组八卦,推演六十四卦。然至“否”、“泰”二卦时,忽吐鲜血。
伏羲急问:“何故?”
姬昌叹:“否卦天地不交,万物不通,似商纣之世;泰卦天地交而万物通,似吾心中理想。思之痛心,故吐血。”
伏羲曰:“汝以心血演卦,必成不朽。”

姬昌更将八卦与四方、四时、五行、干支相配,天地万象,尽纳其中。每成一卦,必观其兆,思其理,验于人事。

某日演至“坎”卦,忽闻狱外哭声。问狱卒,乃知纣王诛杀大臣,累及妻孥。
姬昌悲愤,重演“坎”卦,得“习坎”之象,曰:“坎为水,为险。重险也,水流而不盈。行险而不失其信,维心亨,乃以刚中也。”
遂悟:虽处险境,当守信念。

又一日演至“明夷”卦,卦象曰:“明入地中,明夷。君子以莅众,用晦而明。”
姬昌叹:“此喻吾当下之境。光明入地,似纣王蔽明。然君子临众治事,当外愚内智,藏明于晦。”

如是七年,姬昌演成六十四卦,每卦系以爻辞,共三百八十四爻,天地万物之道尽在其中。

忽一日,伏羲喜曰:“卦已成,可传世矣。然需命名。”
姬昌曰:“卦者,挂也,悬象以示人。此卦演于周地,当名《周易》。”
伏羲摇头:“易者,变易也,天地之道尽在变通。然汝之卦,非仅周之易,乃万世之易。当名《易经》。”

遂以神力,使姬昌所见卦象显于龟甲。忽金光大作,卦象飞升,刻于狱顶,永世不灭。

然姬昌忧:“卦虽成,如何传世?纣王若知,必毁之。”
伏羲笑:“已遣人来。”

果然,次日伯邑考携重礼至朝歌,赎父归周。纣王初不允,妲己进言:“姬昌老迈,不足为虑。不如释之,显大王宽仁。”
纣王从之。

姬昌归周,万民欢庆。乃筑灵台,聚贤士,传周易之道。天下智者皆往求学。

然卦象深奥,常人难解。姬昌忧心,伏羲再现:“道不可轻传,亦不可绝传。当择人而授。”
遂命姬昌演卦象为歌谣,使百姓易记。于是有“乾为天,坤为地,震为雷,巽为风”之传。

某夜,姬昌观星,忽见凶兆:伯邑考星暗淡。不久果得噩耗:伯邑考被纣王所害,制成肉羹逼姬昌食之。
姬昌佯食免祸,夜则吐羹成兔,痛彻心扉。

伏羲来慰:“此乃‘噬嗑’之象:利用狱。汝当忍辱负重,以成大事。”
姬昌泣曰:“丧子之痛,何以忍之?”
伏羲曰:“卦非无情,乃明天道。汝子之死,将唤醒万民。此卦之代价也。”

姬昌遂化悲痛为力量,更精研易经,添“彖”、“象”之辞,使卦义更明。又作“系辞”,阐天地之道:“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

晚年,姬昌伐崇侯虎,迁都丰邑。诸侯归附,天下三分有二仍服事商,唯待时机。

伐商前,姬昌占得“革”卦:“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
遂知伐纣乃天命,然需待“顺乎天应乎人”之时。

未几,姬昌薨。临终谓武王发:“周易之道,非为卜吉凶,乃明天地之理。顺天应人者吉,逆天悖人者凶。后世或有以易卜筮者,汝当戒之:善易者不卜。”

又嘱:“吾演八卦于羑里,非为周室,乃为万世开太平。若后世君王以易术愚民,非吾本意;若百姓以易理明心,方得吾心。”

姬昌既殁,周公旦继志,作“爻辞”,使易经益臻完善。后孔子读易,韦编三绝,叹:“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遂作“十翼”,易道大明于天下。

然鲜有人知,周易最深奥处,乃姬昌未书之秘:卦象可变,爻辞可易,唯“仁”字不变。此其七年囹圄,以心血所悟之真谛。

传说姬昌逝时,羑里狱顶卦象发光,映照天地。伏羲现身,收其魂魄,封为“周易真人”,永掌易道变化。

而那片龟甲,化作洛水神龟,背负洛书,时隐时现。每遇明主治世,则现河图洛书;每逢乱世昏君,则隐于深渊。

至今世人占卜,犹见卦象变幻莫测。然智者知其变中之不变:天地之道,在仁与义;变化之机,在人与心。

此乃文王演八卦之真义,非卜命运,而明天道;非测吉凶,而启人心。八八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无非二字:仁与义。

而那句“善易者不卜”,仍在历史长空中回荡,提醒世人:真正的易理,不在龟甲蓍草,而在俯仰天地之间的那颗赤子之心。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中国神话故事传说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