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玄女赐书
书名:中国神话故事传说 作者:邪神风雨 本章字数:2000字 发布时间:2025-09-11

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九战而不胜。蚩尤作大雾三日,黄帝军士皆惑,困于迷雾,折损惨重。

黄帝登泰山,三日三夜不眠,焚香告天,泣曰:“朕承天命,讨伐凶逆,然蚩尤妖法通天,将士困顿,百姓流离。若天不助,愿以身殉国,换苍生安宁。”

祷毕,忽见祥云自九天而降,一玄衣女子翩然而至,容貌绝世,手持玉匣,光华流转。

“吾乃九天玄女,奉天帝命,特来助汝。”女子声如清泉,涤荡人心。

黄帝拜问:“玄女娘娘何以教我?”
玄女开玉匣,取出一卷兵书,非帛非竹,流光溢彩:“此《天机兵书》三卷,上卷言天时,中卷论地利,下卷述人和。习之可破蚩尤。”

黄帝忧曰:“蚩尤非独勇武,更得风伯雨师相助,妖雾弥漫,纵有神兵,难辨方向。”
玄女又取一车:“此指南车,任尔迷雾漫天,永不迷向。”再取一鼓:“此夔牛鼓,声震百里,可破妖氛。”

黄帝大喜,欲跪谢,玄女扶之:“莫急,兵书非授不可轻传。需过三试,证尔心性。”
黄帝正色:“请娘娘试之。”

第一试,玄女化老妪,卧于行军道旁,气息奄奄。黄帝见之,亲自施救,让出营帐,奉以食水。
老妪忽现本相:“仁心可嘉,然为君者,岂可因小善废大义?”
黄帝答:“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此乃大义根本。若为胜利不择手段,与蚩尤何异?”
玄女颔首。

第二试,玄女化敌将,夜袭黄帝营帐被擒。黄帝不杀,反释之:“汝亦为人子,何必为蚩尤卖命?”
敌将笑:“尔放我,必后悔。”
黄帝曰:“以德服人,纵败无悔。”
玄女现形:“德者,非妇人之仁。需知恩威并施。”
黄帝拜受。

第三试,玄女布幻阵,现黄帝胜利之景:蚩尤臣服,万邦来朝。黄帝却见幻景中百姓仍饥寒交迫,蹙眉曰:“胜非目的,民安方为根本。”
幻景又变:蚩尤虽败,部族流离,幼儿啼饥。黄帝泣下:“此皆朕之过也!”
玄女叹:“仁德至此,可以授书。”

遂传《天机兵书》。黄帝开卷,见字字珠玑:
“上卷天时:观星象,察气候,顺天而行;
中卷地利:依山形,就水势,因地制宜;
下卷人和:恤士卒,抚百姓,上下同欲。”

玄女指点的:“用兵之道,攻心为上。蚩尤部众,多被胁迫,可分化瓦解。”
又授奇门遁甲之术,布八阵之图。

黄帝昼夜研习,忽悟:“此书非独兵书,乃治国之道也!”
玄女笑:“然也。兵者,凶器,圣人不得已用之。此书真义,在止戈为武。”

依兵书所授,黄帝重振军队:
造指南车,破蚩尤迷雾;
击夔牛鼓,振将士士气;
用八阵法,破蚩尤战阵。

更遣使潜入蚩尤部落,晓以大义,分化其众。果有部族来降,曰:“蚩尤暴虐,早怀二心。”

决战前夕,玄女忽至:“蚩尤请魔神助阵,明日恐有血雨腥风。汝可惧否?”
黄帝正色:“为苍生计,死且不惧,况风险乎?”
玄女取一符:“此护身神符,可保无恙。然需牢记:胜后当抚恤蚩尤部众,不可滥杀。”

翌日决战,蚩尤果召魔神,天地失色。黄帝依兵书布阵,指南车引路,夔牛鼓震天,将士用命。
激战三日,黄帝亲擒蚩尤。然见其部众哀泣,竟不忍杀。

玄女现身:“欲如何处置?”
黄帝叹:“蚩尤亦豪杰,若肯归顺,当以礼待。”
蚩尤感其诚,垂首曰:“愿降。”其部众皆泣拜。

玄女谓黄帝:“至此,方真通兵书之奥义: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黄帝统一华夏,划九州,抚万民。欲还兵书于玄女。
玄女不受:“书赠有缘人。然需牢记:兵书可传世,然非仁德之主不可轻授。后世若有暴君得之,必为祸人间。”

黄帝问:“若遇暴君欲夺,如之奈何?”
玄女笑:“兵书有灵,遇暴则隐,遇仁则现。且真义在人心,非在文字。”
言毕,化清风而去。

黄帝遂将兵书藏于昆仑玉室,设禁制,唯仁德者可入。

然百年后,有诸侯欲盗兵书,率众至昆仑。方触玉室,忽天雷骤降,兵书化作金光四散。
诸侯惊退。后有樵夫见金光入山川河流,入市井乡村。

故老相传:兵书未失,乃化入天地。将军得之,则为兵法;医者得之,则为医经;农人得之,则为农书;君王得之,则为治国之道。

至大禹治水时,遇困境,梦玄女指点:“兵书非独言兵,亦言因势利导。治水如用兵,堵不如疏。”
禹悟,遂通江河,平水患。

周文王囚羑里,演周易,忽得无名古卷,上刻“天机”二字。观之,乃悟“否极泰来”之理,遂振作精神,创周朝基业。

孔子读易,叹:“易中有兵道,兵中有易理。”乃言“有文章者必有武备”。

然兵书真本,再未现世。唯留传说:玄女兵书,非书也,乃天地至理。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

后世有孙武者,著《兵法十三篇》,人谓得玄女真传。武笑曰:“用兵之法,人人可知,然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此心即兵书。”

至现代,有学者考据,谓《天机兵书》实为中华民族千年智慧结晶,非一人一时之作。然百姓仍信玄女赐书之说,因其中蕴含的仁德思想,正是华夏文明精髓。

而今涿鹿古战场,每逢雨雾天气,老人犹言:“此黄帝蚩尤战雾也。”若有心人静听,或闻玄女低语:
“兵者,凶器,不得已用之;
仁者,本心,不可须臾离。”

而那卷《天机兵书》,或许从未消失,就藏在每一个危难时刻挺身而出、却又心怀苍生的英雄心中。

正所谓:
玄女赐书非赐书,
授人以渔不授鱼。
兵道最高唯仁道,
千年犹响涿鹿墟。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中国神话故事传说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