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开元年间,天下太平,玄宗皇帝于宫中设宴,邀天下能人异士。时有八位散仙云游至长安,闻天子设宴,欲往贺之。然八仙皆非凡俗,不屑与凡夫同路,相约各显神通,渡东海而至。
八仙者,乃铁拐李、汉钟离、张果老、何仙姑、蓝采和、吕洞宾、韩湘子、曹国舅也。各有来历,皆因缘际会而得道。
铁拐李本名李玄,原是个俊秀书生,魂游时肉身被毁,附于饿殍,故跛足拄拐,却得通天法术;汉钟离原是汉将,败阵入山,遇东华帝君点化;张果老倒骑白驴,日行万里,看似昏聩,实则洞明世事;何仙姑乃农家女,食云母成仙,手持荷花,不染尘埃;蓝采和歌乞市间,踏歌而行,布袋中藏乾坤;吕洞宾文武双全,剑术通神,却愿游戏人间;韩湘子擅笛,一曲可引百鸟朝凤;曹国舅本是皇亲,看破富贵,遁入玄门。
八仙至东海之滨,但见波涛万里,水天相接。吕洞宾笑道:“吾等既为仙真,不可效凡夫乘舟。当各显神通,渡此沧海,方显手段。”
铁拐李率先应道:“正当如此!”遂掷铁拐于海,化一龙舟,踏足其上,破浪而行。
汉钟离哈哈大笑,掷蒲扇于海,扇面暴涨如舟,卧其上,悠然而渡。
张果老拍拍纸驴,那驴跃入海中,竟化巨鳌,负老人于背,稳如平地。
何仙姑轻笑,抛荷花于波,花绽千瓣,托仙姑如立瑶台。
蓝采和掷花篮,篮倾百花,铺成香径,踏花而过。
吕洞宾飞剑入海,剑化青龙,乘龙御风,好不潇洒。
韩湘子掷玉笛,笛化长桥,步行其上,笛声自起。
唯曹国舅不急,取玉板掷海,板化浮槎,端坐其上,稳渡波涛。
八仙各显神通,一时东海之上宝光冲天,异彩纷呈。惊动东海龙王敖广,急率虾兵蟹将观瞧。
龙王三太子敖丙年轻气盛,见八仙法宝神奇,心生贪念。暗忖:“若得此等宝物,献与父王,必得重赏。”遂隐身形,潜至蓝采和下方,忽伸手夺其花篮。
蓝采和不防,花篮坠海。顿时百花凋零,香径崩散,蓝采和落水。虽为仙体,不溺不死,然法宝被夺,颜面尽失。
众仙惊怒。吕洞宾厉声问:“何方神圣,敢夺仙宝?”
敖丙现形,傲然道:“我乃东海龙王三太子!东海之物,皆属龙宫。尔等私渡吾海,已属不敬,还敢喧哗?”
铁拐李怒道:“小龙王好不讲理!速还花篮,赔礼道歉!”
敖丙少年心性,反笑:“有本事自来取!”携花篮潜入深海。
八仙大怒。汉钟离曰:“龙宫欺人太甚!吾等齐往龙宫,讨还公道!”
张果老摇首:“不可。龙王势大,硬闯非计。需智取。”
何仙姑思忖道:“闻龙王好宝,或以宝易宝。”
韩湘子笛声忽变:“不妥!此风不可长。今日夺篮,明日夺拐,吾等无宁日矣。”
曹国舅最后言:“吾有一策。先礼后兵:遣使通好,求还花篮。若不允,再作计较。”
众仙从之。推吕洞宾为使,因他文武双全,善于辞令。
吕洞宾入龙宫,见敖广,执礼甚恭:“东海龙王陛下,吾等八仙欲往蓬莱赴会,途经宝海,三太子戏夺吾友花篮。乞陛下明察,赐还此物。”
敖广本欲还篮,敖丙急谏:“父王!彼等法宝神奇,若得之,龙宫增辉。况八仙欺我龙宫无人,肆意渡海,若不惩之,恐损威严。”
敖广老谋,暗思:“八仙虽散,然皆有道行。然若退让,确损龙威。”遂对吕洞宾曰:“三太子言,花篮自坠海中,乃龙宫之物。若要取回,需以他宝来换。”
吕洞宾怒而不发:“陛下欲何宝?”
敖广笑曰:“久闻铁拐李之拐,可通阴阳;汉钟离之扇,可呼风唤雨。任取其一,便可换回。”
吕洞宾知不可理喻,冷笑:“既如此,休怪无礼!”拂袖而出,归告众仙。
八仙大怒。铁拐李曰:“当破龙宫,取回花篮!”
汉钟离摇扇:“然龙宫兵多将广,需有良策。”
张果老倒骑驴上,忽道:“吾闻龙王最惧火攻。吾等可聚三昧真火,烧干东海!”
何仙姑急止:“不可!殃及水族,有伤天和。”
蓝采和虽失篮,反劝众:“吾篮事小,苍生事大。勿因小失大。”
吕洞宾叹:“采和善哉!然此事关乎尊严,不可退让。”
曹国舅忽道:“吾有一计:龙王最重颜面。吾等可约战一场,胜者得宝。如此不伤和气,又决是非。”
众仙称善。遂遣韩湘子递战书:八仙与龙王各遣代表比试三场,胜者得花篮,败者赔礼。
敖广接书,笑曰:“八仙不自量力!便允其所请。”
第一场,比变化。龙宫派龟丞相,八仙派张果老。
龟丞相化巨山,遮天蔽日;张果老化大鹏,展翅千里。龟丞相化利剑,寒光逼人;张果老化坚盾,固若金汤。龟丞相忽化无形之风,张果老微微一笑,化亘古磐石,任风侵蚀,岿然不动。龟丞相力竭现形,服输。
第二场,比智慧。龙宫派鲛人女,善织幻境;八仙派何仙姑。
鲛人女织出荣华幻境,金银遍地,何仙姑笑掷荷花,化作清廉;鲛人女又织情爱幻境,才子佳人,何仙姑荷花再绽,顿悟虚空;鲛人女最后织长生幻境,仙果瑶草,何仙姑轻叹:“心静自长生”,抛荷花破幻。鲛人女拜服。
第三场,比武力。龙宫派三太子敖丙,持方天画戟;八仙派吕洞宾,执青龙宝剑。
二人战于海天之间,戟来剑往,三百回合不分胜负。敖丙忽现龙形,口喷毒焰;吕洞宾化身纯阳,万邪不侵。最后吕洞宾剑指敖丙咽喉,却不刺下:“少年俊杰,何必贪念外物?”
敖丙羞惭,掷戟认输。
敖广见三场皆负,叹曰:“八仙果然神通!”遂还花篮,并赠珍珠赔礼。
八仙却只取花篮,谢绝珍珠。吕洞宾曰:“吾等非为宝物,只为公道。今事了矣,愿与龙宫化干戈为玉帛。”
敖广感其大度,设宴款待。席间,龙王问:“诸仙欲往何处?”
铁拐李曰:“赴玄宗之宴。”
敖广摇首:“人间富贵,如露如电。诸位仙真,何慕虚名?”
汉钟离笑:“非慕虚名,乃借此点化帝王:富贵如梦,修仙为要。”
敖广敬服。临别,赠避水珠一枚:“此后八仙过海,畅通无阻。”
八仙辞别,继续东行。至蓬莱,却见祥云缭绕,原来太上老君早候多时。
老君笑曰:“尔等过海之争,吾尽观之。可喜处:不为物役,不伤生灵;可惜处:犹争胜负,未破我执。”
八仙豁然开朗,皆拜:“谢老君指点!”
老君曰:“既如此,何必赴人间盛宴?不如随吾赴瑶池仙会。”
八仙相视而笑。铁拐李曰:“吾等本欲点化帝王,今先须点化自己。愿随老君去!”
遂弃赴宴之念,随老君登天。然“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之事,已传遍人间。
后人附会,谓八仙贺寿,献宝于王母。实则八仙经此一事,悟得真谛:神通非为争胜,乃为渡人渡己;法宝非为炫耀,乃为护道正心。
自此,八仙更游戏人间,扶危济困,留下无数传说。而东海龙王与八仙反成至交,共护海事。
今人见海市蜃楼,或谓八仙踪迹;闻笛声隐约,或疑韩湘子过;见乞丐持拐,或疑铁拐李临。此皆民心向善之幻化也。
至若“八仙过海”之真义,不在显神通,而在显真心:真心无碍,则万水可渡;真心无私,则万难可解。
故诗云:
八仙过海显神通,
非为争强与逞能。
渡尽劫波兄弟在,
相逢一笑恩仇空。
而今东海之滨,犹有渔民传言:每至月明之夜,可见八影渡海,笛声清越,荷香弥漫。若遇危难,呼“八仙救我”,或得冥助。
然智者知其寓意:渡海者,非渡水也,乃渡人生苦海;显神通者,非炫技也,乃显本性智慧。
此八仙过海留给世人之真宝,远胜一切神通法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