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十只火把照得岩角坳里里外外亮如白昼,村口小径上整齐并排放着十几具麻木盖住头部的尸体。几十个年轻人手持火把围在尸体周围,人人脸上充满着仇恨悲恸绝望的表情,还有人转过脸偷偷擦拭眼角。
赵桢面色铁青,负手而立,夜色中一人匆匆来到身后,躬身施礼,哽咽道:“少坞主,周围七个村落与岩角坳的情况一样,无一……活口。”
赵桢感到自己像寒冬腊月跳进了冰窟窿里,浑身沉重而刺痛,他双眼射出冷寒的光,嘴唇动了动,喉咙里挤出沙哑的一声:“郭子午呢?”
那人摇了摇头,“没发现子午兄弟。”
赵桢眼睛顿时亮了,转头抓住那人肩膀,激动道:“那他……”。
旁边一个中年汉子插言道:“少坞主,子午兄弟向来机警聪慧,功夫又好,说不定已经逃出去了。”
赵桢刚才沮丧绝望的心情好了不少,点了点头,喃喃自语道:“不错、不错,子午功夫高,人又机灵,说不定已经逃出去了。” 他似乎从冰冷的水底浮了上来,头伸出水面,终于能呼吸了。
一个青年汉子脸上泪水横流,嘶哑着嗓子叫道:“少坞主,咱们不能放过那些匈奴人,要让他们血债血偿!”
周围人纷纷怒吼,“对,让他们血债血偿!”
营帐前的空地中间燃着六个火堆,匈奴士兵面向火堆席地而坐,在火堆的外侧围成一个大圆圈,每四五个人面前摆放一个几案,案上摆放着炙羊肉、酥饼和烈酒,士兵边吃边说,大声笑闹喧哗。
此刻谁也没注意,一根细而长的褐色树棍正慢慢从长草中贴着地面伸出来,慢吞吞的向最近的一张几案靠过去。
草丛边缘离几案有五六丈距离,中间是光秃秃的褐色土地,树棍紧贴地面在黑暗中徐徐向前。元珩看着树棍越来越接近几案,不禁有些担心,悄声问道:“你这方法行得通么?”
“先试试再说。你看他们身后黑魆魆一片,谁会注意到一根绑着套子的树棍呢。” 慕央一副成竹在胸的样子,熟练地推着木棍继续向前。
她见元珩还是不信,便轻声说道:“以前山里打猎,那些在草丛中觅食的野兔山鼠之类,极乖灵,只在洞口探出头来。这时射箭是射不到的,便用一根长木杆,前端挂一个绳套,等它露头,一下将它的头套住,拉紧绳套往外一拽,整个就出来了。”
元珩听她说的如此轻松,心里松了口气,笑了笑,“那看来我是多虑了,不过万一被他们发现”,他指了指右侧出谷的山路,“你直接向那边跑。”
那细长的树棍并不是一整根,而是用五六根长树枝连在一起,中间用韧草绑住,顶端拴了一个编的草环,用来套肉的。慕央说的轻松,心里也有些紧张,她盯着离自己最近的几案,那上面放着一个圆盘,一只硕大的炙羊腿在盘子里正冒着热气。空中弥漫着烤肉和烈酒的香味,两人都不禁舔了舔嘴唇。
眼看树棍已经到了草丛和几案的中间,火光明灭中,坐在左侧几案的一个匈奴兵突然站起身,向邻案坐着的另一个匈奴兵大声说了几句,第二人也不甘示弱,回了几句。
慕央急忙停手,树棍躺在土路上,离那只炙羊腿还有一丈远。
第一个人见第二个人回嘴,情绪更加激动,又大声说了几句。第二人腾地站起身,撸起袖子,冲到第一个人面前,二话不说,砰的一拳,打在第一人的脸上。第一人用手擦拭嘴角,见一手鲜血,怒目圆睁,立刻挥拳反击。其他坐着的匈奴兵仍然嘻嘻哈哈,大口喝酒,也不阻拦,一副看热闹的样子。
两个匈奴兵拳打脚踢,终究还是第一人吃的亏多一些,情急之下,抽出腰刀向第二人砍去。第二人躲避不及,胳膊被划了一道,怒火攻心,刷一下也拔出腰刀。周围士兵一看要动真格的,这才站起来去拦架。有人抱住第一个人,有几个抱住第二个人,总算把两人分开,各回各位,重新落座。
一个匈奴兵坐回自己的位置,向案上瞥了一眼,发现面前盘里的炙羊腿不见了,他转头向两侧几案上望了望,甩了甩头,睁着醉眼,又给自己倒了满满一碗酒,仰头一饮而尽。
草丛里元珩和慕央正在大快朵颐,慕央削掉羊腿被拖拽脏的部分,将羊腿一分为二。元珩边吃边笑:“你还真是眼疾手快,想必这“隔空取物”的招式你用了很多次吧,才这么熟练。”
慕央头也不抬,“不是,这是第一次?”
元珩呆住,“那你说什么用长杆套那些只露出头的野兔山鼠……”
“噢,那是别人做,我在旁边看的。” 郭子午便经常用这个方法,有郭子午在,她倒是确实不必做这个。
元珩默默叹口气,继续埋头吃肉。
“也不知那些匈奴人为何突然之间打起来,要不是他们乱成一团,我恐怕也没机会下手。”
元珩哼了一声,“他们在互相抱怨,第一个说第二个打仗不出力气,才让那个少年杀了他们那么多弟兄。还说第二个人不是匈奴人是羯人,跟他们不是一条心,只配给他们当奴隶。第二个人说第一个人贪生怕死,能力差,只会指责别人,给人添麻烦。”
慕央惊讶抬头,“你能听懂匈奴语?”
元珩笑了笑,“匈奴语也没多么复杂,这些胡语其实一通百通,你不也能听懂氐语么。”
正在这时,前方营帐中突然传出三声短号鸣响,两人都抬头向前望去,只见刚才嘻嘻哈哈、推搡打闹的匈奴兵全都停下手中动作,纷纷站起身,肃然面向北方一个无人落座的巨大虎皮座椅。一组士兵手持火把而来,分列座椅两侧,另有二十个士兵手持长槊步入火堆后,围成一个圆圈,在火堆与几案中间站定。紧接着两个士兵拖着一人进入长槊围成的圆圈,将他绑缚在火堆右侧一个十字形木桩上。另有两个士兵推着一个铁笼子也进了圆圈,将铁笼停在左侧,铁笼与木桩遥遥相对。
元珩和慕央对望一眼,不知这些匈奴人要做什么。两人极目远眺,试图看清绑在木桩上之人的模样,只可惜距离太远,无法辨识。这人被拖拽时双腿着地,无力支撑,被绑在木桩上头也是低垂着,明显是有重伤在身,奄奄一息。
蓦地慕央一声惊呼,抓住元珩,低声道:“你看见了么,那个铁笼子里,是一只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