恨苍莽(十五)
书名:十八般江湖 作者:多少丁 本章字数:3431字 发布时间:2025-09-08


易枝芽本来还是想弹酒花的,但由于留春霞与赫以北的站姿不对,挡住了穴位,所以只能退而求其次了。

就在红彦彦的小脸即将与大地产生伟大碰撞时,他以一记潇洒的入水姿势从空中潜了出去,抓到红彦彦的脚脖子,再一抖一捞,这一股巧劲使得红彦彦的身体发生翻转,只轻轻地摔了个仰八叉。然而作为救美英雄,他自己却摔了个正宗的狗吃屎。

这恰恰是计。

他紧接着来了一记乌龙绞柱。

乌龙绞柱就是开了美颜的鲤鱼打挺——盘旋下肢再辅以双肘撑地,从而带动上肢起立。就像施展美人计那样,这么漂亮的招式就是为了骗人,实际操作中,两只脚尖各自旋出了融入八般弱水剑法的花嫁十彡腿,咻,咻,两股因极速而显得“不存在”的剑气直奔留春霞与赫以北而去。

摔得尴尬,起得坦然,终归也叫一气呵成。易枝芽拍了拍屁股,将红彦彦抱了回来。来不及作出反应的红群群转忧为喜。

“这么大的大孩子,还抱啊?”一秋池问易枝芽。

“这不是摔了吗?”易枝芽放下红彦彦。

红彦彦问一秋池:“你在吃小黑哥的醋?”

“笑话,你以为你是杨玉环啊?”一秋池别过脸去。

“不,哥哥会错意了。”

“妹妹究竟何意?”

“不晓得该如何说。当我说错了,望哥哥见谅。”

“误会不是错,小事一桩。”一秋池望了望大厅,转而问易枝芽:“到底发生了什么?”

“妈祖又显灵了。”

“只要不是你显灵,我就不怕。”

看来易枝芽改编小人书改出成效了,意义是积极的,刚刚那一招若是用来暗杀的话,那叫一个神不知鬼不觉。

留春霞与赫以北何等身手,穴道一解,弹指间就实现了反制。

肯哑伯、四大堂主以及五禽哪里防得住这种“偷袭”?这种偷袭就像被吃进嘴里的肉反咬了一口似的,比起肯哑伯的那种偷袭更让人心惊肉跳。死得不冤。剧终。

三大王赤膊上阵,抓到什么是什么,朝着肯哑伯的脑袋就是一通砸。要是年轻力壮些,哪怕三个人合计倒退一岁就好,这一通砸就足以构成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受害者血泪混杂,哭笑难辨。

红群群来到东南厅,问易枝芽:“你的杰作?”

易枝芽摇了摇头。他不想说谎,更不想承认,所以摇头是上策,意即不明白你在说什么。这么做是有充分依据的,他坚信这两脚没有人能够识破,因为这是原创,而且是首发上市。一秋池替他解了围:

“妈祖干的。”

红群群回头:“妈祖让你不要再做贼了。”

“有些话不能当着小孩子面说,”一秋池眼角扫了红彦彦一眼,“否则小孩子学坏了,您又要赖我。”

“你不是小孩子吗?”

“我是大孩子。”

“要偷就偷坏人的。”红群群却冷不丁来了个转折。

“前辈箴言,晚辈铭记于心。”一秋池煞有介事。

“要做就做一个济世救民的好贼。”红彦彦要求更高。

红群群又问易枝芽:“可知道梅花听宇?”

“一个地儿的。”

“除外梅花听宇,梅花码头还有高手人家?”

“不知道,我一天都在海里。”

“你是渔民?”

“天天打鱼。”

“辫子自己绑的?”

“小姐姐绑的,您不认识。”

“该重新理理了,鱼香味很重。”

“这是特色。”

红群群接不下去了。也好。那边业已达成了一笔大交易。

丐帮总舵千名弟子七成造反,三成被控。留春霞开出的条件就是交换被控的三成,其余自由滚蛋。她暂时放下了个人恩怨。

肯哑伯不是不同意,而是他走不出自己的阴影,一直哭。最终在四堂、五禽无微不至的关怀下,才用滚烫的鲜血画上了押。

就这样,第二届丐帮大会圆满谢幕。之所以说圆满,是因为丐帮经过伐毛洗髓,貌似实力大减,实则驶上了正轨。

最后一个环节最值得回味。三大王奉上了财政大权:

“我三人年事已高,经再三考虑,决意返乡养老,从今往后与丐帮再无瓜葛——除非贵帮缺钱。”

又说:“但也不能做假账骗人。”

赫以北是留春霞的代言人。他说:“三老通达,在下二人定以重建丐帮为己任,以壮大丐帮为己任,以造福武林为己任。”

据公元800年出炉的第一册《丐帮史》记载,丐帮始建于公元745年阳月,总舵洪州,后迁庐州。第一任帮主留春霞,江湖人称麻丐。开山创先一栏中,三王、赫以北当仁不让,而同期通敌叛逃的肯哑伯、四大堂主、八大香主亦在列。世传绝学《醉七剑》,该剑法由留春霞与赫以北的双剑合璧演化而成。世传信物晢明杖,前身为飞虹杖。

而在三十年后出炉的第二册《丐帮史》中,开山创先出现了卓无穷的名字。因此说,卓无穷就是希女子道人的“锦囊妙计”。

自此,无丐帮不江湖一说传扬天下。安史之乱后丐帮茁壮成长,久盛不衰,且人才辈出,以朱元璋为最。

然得天下后朱元璋设立锦衣卫,并逐渐肢离丐帮。明代中期,丐帮唯剩散兵游勇,再不成气候。

辞行之际,易枝芽沮丧地发现,自以为是的妙计还是穿帮了——留春霞与赫以北的眼光始终不离自己。话说旁人也许无法洞穿易枝芽以一己之力扭转乾坤、挽救丐帮于水火之中,但他二人岂能体察不到解穴之力的来路?但既然“真人”不露相,自也不便挑明。

一秋池很自然地顺走了丐帮的一匹大马。也正是这一匹大马,救回了易枝芽至少半条命。所以这次行窃也算是劫富济贫。

永远记住易枝芽的还有红彦彦,“黑马王子”的形象在其生命中根深蒂固。分别时恋恋不舍,一步三回头。红群群差点没将她遗弃。一秋池醋意大发,将红群群的劝诫抛诸脑后,冲进好人堆里连偷三七二十一个钱袋子。都把爱吃醋的人称为醋坛子,而“他”当之无愧为醋大海。加引号的意思很明显了,一秋池就是个女孩子。

偌大的洪州,只剩下一个朋友了。易枝芽逗留一天,就是为了“陪伴”一秋池。离开丐帮后他就将一秋池强行拉回了洪门客栈,以便促膝长谈,培养感情。不料促成了一次“美妙”的结伴旅行。

对于一秋池这种“老江湖”来说,三十六行,行行通,人类数万年文明也知一半,所以随便来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儿,来自原始社会的易枝芽都觉得新鲜。但讲多了也受不了,口渴喝水,犯困喝什么都不管用,除了敌敌畏。

大半夜了,该睡觉了。那就一起睡,边睡边聊。但人家不干,但又摆脱不了易枝芽的魔爪——其实就算他知道她是个女的,也不懂得避嫌,跟小荔枝睡习惯了。折腾来去天又亮了。睡不成了。

直气得一秋池找活儿干:“坐地上去,我帮你扎辫子。”

头发也是昨晚她帮忙洗的,洗掉了八大缸水,淹死了九大缸跳蚤。“你也会扎辫子?”易枝芽问,“你这双手是生下来自带的吗?”

“哪有人天生自带手的?生下来后照着胳膊粗细买的。”一秋池连损带骗,“想留辫子,就要买会扎辫子的手。谁帮你买的手?”

“忘了。”易枝芽嘀咕着,突然又想极了小荔枝。洗头时想,抓跳蚤时想,但这都还好,最受不了就是扎辫子时的想。他回想着与小荔枝在一起的每一个日夜,泪往心里流。妈祖啊,我是您最忠实的信徒,我忘了爹忘了娘,却始终将您绑在了裤腰带里,您怎么能将小姐姐弄丢了呢?

他全程默默无声。一秋池以为他很享受,因而越扎越来劲儿,扎最后一根时问:“我与你结道同行如何?”

“一起去长安?”易枝芽醒过神来。

“我本是长安人,多年未回。想家了。”

“我明白了,你舍不得偷家乡人的钱,所以长期流窜在外。”

“嘴笨就少说话。问你话呢?”

“问我什么?”

“与你结道同行如何?”一秋池气不过,往人头上就是一拳。

易枝芽忙不迭地说:“行。”惜字如金,不敢多说半句,说完也不敢喘气,生怕朋友反悔。

“小黑爷爽快。”

“秋爷够意思。”

但上路后,易枝芽闷闷不乐,原因是来回半年的差旅费,三天里来就被黑店黑走了大半。怕是要留在长安当太监了。直到一秋池将丐帮大马卖出去的钱塞进他的钱袋子:

“见者有份,一人一半。”

易枝芽狂喜:“谁定的规矩?”

“道上。”

“哪条道?”

“海道。”

“早不说,我也牵一匹。现在掉头回去还来得及吗?”

出了洪州城区,来到了一秋池的“家”。人生路漫漫,惊喜不间断。一秋池的家就是一架马车。这下不用再挨黑店宰了。易枝芽问:

“搬‘家’呀?”

“搬,我一天天的都在搬家。四海为家。”

“你见过海吗?我那个才叫四海为家。”

“你那个叫荒岛。”

“你不懂海。”

两个人闲聊着,将一马一车改装成了二马一车。小黑马搭配小白马。小黑小白谈起了恋爱,浑身都是气力,一路狂奔,颠鸾倒凤。

秋高气爽,爽心豁目,却还生愁结。“除了偷,还有什么办法能赚到钱?”有关这个问题,易枝芽苦苦思索了一天的路而不得,只能求助了。

轮到他驾车。一秋池坐在后面给他捶背,反问:

“大钱还是小钱?”

“……不大不小的。”

“我只对大的和小的有研究。”

“说来听听。”

“大的,要么当官,要么开宗立派,像丐帮似的。小的呢?像你这么能干,到处都找得到苦力活儿。”

“洪门客栈这种营生属于大的?”

“大的,官儿入伙的。”

“你说的这些都太偏激,我就要不大不小的。”

“改天帮你打听一下如何?”

“有劳秋爷了。”易枝芽并非在开玩笑。这一刻,他猛然立下雄心壮志——今生今世一定要买一架马车,攒一缸钱,然后带着小荔枝周游大唐。悠悠岁月,苍天作证。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十八般江湖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