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章 长安一片月影
书名:灵秀鸿蒙天 作者:晓荷阡陌露 本章字数:2239字 发布时间:2025-09-08

次日晚上,借着沉沉夜幕的掩护,方明月和文师弟潜行至长生殿一侧的一处假山旁。

此时已经是大明永乐元年初夏,跟大唐开元盛世,已经隔了六百余年!

轻抚着那假山的一块石头,方明月一时已是思如泉涌:相比于改朝换代的岁月沧桑,人世间短短数十载的凡俗岁月,还真有点沧海之一粟的微茫了吧?

遥想数百年前,原本是寿王妃的杨玉环,多半就不曾想到,自己“居然”会被当朝天子唐玄宗相中?

对于这样的一件事情,时人和后世又是怎样看的呢?

在北方一些地区,“媳妇”与“妻子”同义,如果要表达儿子的妻子这个意思,就要说成“儿媳妇”。然而,在岭南不少地方,“媳妇”一直就是“儿媳妇”的意思!这一类称呼,对于那些不熟悉当地民情风俗的外人来说,简直就有点绕口令的感觉了吧?

当朝天子看中某个王子的妃子?

尽管大唐的风气较为开放,不过,对于伦常,唐玄宗还是有所顾虑的。

于是,开元二十八年,玄宗先是将杨玉环度为女道士,道号太真。再过几年,再召其还俗,立为贵妃。

三十六计中的“瞒天过海”,原本是瞒着“天(圣上)”,而唐玄宗的这番做派,倒更像是为了掩人耳目了吧?给人的感觉,似乎就是,一旦出家为道,就可以将此前的身份和经历,一笔勾销了。

只是,就算能够一笔勾销,再让其还俗,又是什么意思呢?

“重生”或“来生”?如果玄宗不是这样想,那么,也就没必要再召杨玉环回宫吧?

当然,正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当朝天子要得到某个人,还不是举手之劳?

至于那些掩人耳目的事情,原本就是为了防人之口,又何必较真呢?

对于这样的一件事情,就是当时的大唐子民,似乎也没有多说什么吧?至多,也就是多了点茶余饭后的谈资?

对于后人来说,我们印象较为深刻的,就是白居易《长恨歌》中的诗句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与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此时此刻,诗句中的“华清池”,多半就在我脚下百千丈之远了吧?

由于我更为关心的,是长生殿,以及与长生殿相关的那部“长生诀”,因此,对于这华清池,倒是不甚在意。

那么,我对于“长生诀”的希冀,是不是也意味着某种偏执呢?

这样的一件事情,还真是一言难尽了。

原本,燕王发动靖难之役,这是他们叔侄之间的皇位之争,跟我们这些平头百姓,也说不上有多大关联。

只不过,既然皇宫已经沦陷,作为建文帝时代的宫女,那种“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的顾虑,还是会涌上心头的。

人家说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我们这些下人,即便不是什么“君子”,对于自己的这条小命,还是看得蛮重的。

离开皇宫之前,我和那位穆少将军,就想着确认一下那部“长生诀”的下落。

那点好奇心,按说也不是什么见不得光的大事情,过了也就过了。

只不过,我们不执迷,不等于别人就处之泰然。宜山城郊,先是受到圆兴师太的威胁。

好几个月之后的下枧河之行,就因为多说了几句话语,就惹来了范船夫的追击。

唉,就是自己的授业恩师王先生,对于这样的一件事情,也是那种“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态度!

要不然,那七日之月,又从何说起呢?

在出逃之前的那几天,我也反反复复地想过了,王先生希望我跟他合作,当务之急,就是寻访建文帝的下落。

与此同时,如果能够在搜寻之际,能够找到“长生诀”,那是再好不过的了!

王先生作为锦衣卫的头领之一,又是永乐大帝的心腹,那么,他多半会这样想,如果这部“长生诀”就像那“烧饼歌”一样,事关苍生社稷与王朝兴衰,那么,如果能够弄到手,对今上有所裨益,岂不是奇功一件?

王先生尽忠于今上,心系苍生社稷,在大节上,确实无可厚非!

只是,作为他的门生,我也有自己的想法,不是什么事情,都唯他马首是瞻啊!

于是,我才想着,自己要单独行动!

确实,到了长安之后,到这一刻为止,我也在这样想着,如果这部“长生诀”果真涉及苍生社稷,那么,我也不至于私吞,而是会想方设法,以尽快的时间,将这部书送至王先生帐下……

在皇宫的时候,我也曾听人说起,当年,洪武大帝对于这唐都长安,也是格外重视的。

为此,他曾下令太子,到陕西一带巡行,甚至有还都长安的打算。

只是,天不假年,太子居然先逝,洪武大帝在伤痛之余,那还都之举,也就不了了之了。

如果从“子承父业”的角度来说,既然有那么多的皇子,洪武大帝为什么都没有另立太子之思呢?

由此也不难想象,对于当初的皇太子,对于这唐都长安,洪武大帝还是颇为珍视的。

作为洪武大帝的皇太孙,建文帝斗不过他的四叔父燕王,最后还落了个亡命天涯的结局!

现如今,燕王上位,改元永乐。

从这个角度来看,唐都长安再想重现昔时的辉煌与荣耀,也是不太现实的了。

今上不像他的皇兄长兄,对于这长安城,未必就会有太深的感情。

真要说感情的话,北平方是上选吧?

这十多个时辰,对于这长安城,我也看了几眼,给人的感觉,似乎就是,一个迟暮的美人,正悄立西风残照之中,追忆着一去不复返的旧时光;良久之后,一声长长的叹息。

要说富贵繁华,这昔时的唐都长安,无论如何,都比不过现在的金陵城。

金陵城,地处江南,是大明王朝的都城,是六朝古都。“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后人读这一首《乌衣巷》唐诗,多半会留意前两句所寄托的兴衰沧桑,不过呢,现如今的大明子民,对于后两句“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倒是有着更深的感触和体认,毕竟,大明王朝兴起至今,已近四十年,金陵城的富庶繁华,早已成为眼前景。

我在大明皇宫待过几年,现如今来到这唐都长安,对于这一切,确实有着自己独到的视线与想法……

“主人,你确信,”突然,一个男声响起,“这,这就是长生殿了?”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灵秀鸿蒙天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