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胡问答读完这篇文章,微悟带着点评的口吻说道:“山乡之乐,古今同,然此等小康之世,鲜有先例,东坡先生、阳明先生未能见也。”
这种大自然的清凉之乐,古往今来的人们都是向往的,然而,这样的小康盛世在历史上是没有过的,苏轼和王阳明想必是相当羡慕吧。
胡问答一想,别说是古人没见过,当今也没有哪个国家见过这种盛世,最重要的一点在于,那就是这避暑大军都是普通百姓,胡问答甚至笑起来,因为他觉得这篇文章完全可以在上党课的时候宣读。
胡问答似乎又在感叹,他在想,这小日子好过了会有另一个问题,那就是心理问题,这差不多成了小康综合征,好像吃穿不愁就得来点心理问题才正常。
其实,人的问题就是个心理问题,首先表现为心态问题,长期心态不对可能就成了心理问题,几乎人人都要遇到心态和心理问题,对于心理问题,这个问题可大可小,小的心理问题也许是生活的点缀,会使生活更加有意思,大一点就成了大问题,成了心理疾病。
胡问答说:“听闻人之病,多在心病,此言当真?”
听说人生病,大多是心病,也可以说成是心理问题,是这样的吗?
微悟:“此恐当世之言耳,古时……”
这话可能是今天的人说的吧,在古代……
微悟停了一下又说道:“古时亦多,古今通此理,现犹甚耳。”
古代的心病也多,古代现代都多,现代应该更多而已。
胡问答一想,还真是这样子的,多数病都是心病,或者说成是心理问题诱发的病。
像感冒这种小病,有人也会胡思乱想的,可能在想,不会发烧了吧,不会把内脏或者脑子给烧坏了吧,那些小病毒正在疯狂的复制吧,赶快去打针吧,这针打多了也不太好吧。
这种矛盾的心情其实就是心理问题的反映,胡问答又想,也许,人有点医学常识就会这么想吧,那是不是说,有点学问的人更可能有心理问题,因为知道得多就想得多,只要没想到点子上,心理问题就可能才下眉头,又上心头。
胡问答马上就这个问题提问,他问道:“学问愈高心病愈重,是如此否?”
学问越高心病越重,是这样吗?
微悟一抬头看了着胡问答,说了句:“几于真言。”
差不多算真理。
胡问答急切的问道:“读书成高危之态?何人再敢读书?”
读书成了很危险的事,谁还敢读书?
微悟笑起来,说道:“戏言尔,读死书,死读书乃孩童之读,此不言,读而不思者,恐愈读愈危。”
说笑话了,读死书,死读书是对孩子们的要求,这里不是谈这个,成年人读书而不思考,还真是越读越危险。
胡问答一想,是有这类人,这类人虽然有能力把全书读下来,但其能力可能只理解到结论,这个结论有时会把人搞出心理问题。
比如喝水,书上说了,喝水可能产生水中毒,这会吓坏这个人,因为他读到了这个结论,却没有读懂,甚至没有读结论前面的内容,久而久之,这个人对喝水就可能产生心理问题。
微悟继续说道:“心病始于思,无思无心病,思则病,思极则疾,疾之愈疾,恐成疯疾。”
心病从思考开始,也就是心理问题从思考开始,没有思考就没有心理问题,只要思考就会有心理问题,长期极端的思考就可能成了心理疾病,心理疾病再严重点,人就疯了。
胡问答很急的样子,问道:“思必病?极思必疾?可有解?”
思考就要生病?极端的思考就成心理疾病?有没有解决办法?
微悟一笑,说道:“心病缘于心,治必始于心。”
心病起于心,治疗也得从心开始。
胡问答一下子明白了,心理问题缘于心态,调整心态就能治疗心理问题,胡问答再次坚定的认为,心态好,一切好,“人生处处好”,所谓人倒霉,喝水都塞牙,心态不好,心理问题就会凭空起。
微悟又笑着对胡问答说:“心态好,难否?易否?”
心态好,难吗?简单吗?
微放下杯子,又说道:“不读书者易,读书人难,难于浅读寸书而自居大儒。”
不读书的人心态容易好,读书人心态不容易好,那种读了几本书,多少有点学问的人可能会感觉已经是博览群书,看谁都是文盲,这类人,心态不容易好起来,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胡问答是瞪着眼睛在思考,他也许在想,微悟这是不是在说我胡某人,我虽然学问不太高,心态应该还是好的呀。
微悟可能是看出胡问答的心思,说道:“闲暇多者,其心态之变在触发,一触即发。”
没事干的人,时间多的人,其心态的变化只在于一个触发,一触即发。
微悟还做了个手势,说道:“快如闪电。”
胡问答一想,那意思就是,没事干的人,时间多得用不完的人,只需要一个触发就可能产生心理问题,快如闪电?不会是在阴阳闪灭吧?胡问答想,浪费时间,后果严重呀。
再一想,嘿嘿,浪费时间类似于电池放电,原来,那些人就是放电太多,充电太少。
哇塞,胡问答一下子就明白这个事,放电太多,电池要么有了记忆,要么内部结构坍塌,就充不进电了,那句“年轻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说得还真是到位,看来古人是懂电的。
胡问答这下心里有点底了,他想,那要这么说,我的时间安排得满满的,相当规律,我放电少,想到这里,胡问答放松的端起了茶杯,浅浅的喝了一口。
但是,胡问答想搞清楚,微悟为什么这么说,胡问答问道:“闲暇致心疾?有言闲暇出哲学,哲人皆心病心疾否?”
闲暇导致心理问题?不是说哲学产生于闲暇么,难道哲学家都有心理问题,甚至心理疾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