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微光终局》 第一章:算法囚笼
书名:尼古丁审判 作者:晓锐 本章字数:3875字 发布时间:2025-09-09



澜州的初春带着料峭寒意,合租公寓的窗台上,新栽的艾草幼苗在风中轻颤。林小雨正用母亲留下的陶盆移栽幼苗,指尖沾着湿润的泥土,陶盆底部的刻痕在晨光中显形 ——“技术若失温度,不如枯草”,与母亲笔记里的伦理箴言完全吻合。陶盆边缘的细微裂纹里,还嵌着半片干枯的艾草叶,叶脉纹路在光线下组成微型的 “711” 符号,与旧烟厂实验室的标记如出一辙。

客厅的电视里,“职场智脑” AI 系统的推广广告正在播放:“全球首个‘全链路职场 AI’,精准预判风险、优化决策,让职场更高效!” 屏幕上的数据流如瀑布般滚动,核心代码的注释里,藏着熟悉的 “711” 标记,与红枫 “蛛网” 技术的残留代码同源。季风的铜烟盒在茶几上发烫,父亲的旧工牌贴在屏幕上,金属共振让隐藏文字显形:“智脑原型机,红枫残余技术研发”,落款日期是三年前,恰好是红枫海外资产转移的关键节点。

刘默的电脑屏幕亮着 “职场智脑” 的测试报告,某企业员工因 “AI 风险评分过低” 被降职,申诉理由写着:“系统判定我‘对领导质疑频率超标’,但我说的是合理建议”。报告的审核人签名栏,印着海外烟草集团残余成员的名字,与第六卷被清算的名单重叠。“他们换了马甲,用 AI 继续操控职场,” 刘默的指尖在键盘上飞舞,“算法里的‘顺从性模型’,完全照搬 1998 年的尼古丁依赖实验数据,连 71.1% 的风险阈值都没变。” 他突然指向屏幕角落的异常数据流,某段代码的注释用烟油写着:“参照红枫 1945 年走私船航线加密逻辑”,与匿名信里的庄园密码逻辑完全一致。

林小雨的哮喘吸入器在桌角泛着冷光,智能手表突然弹出 “健康预警”:“AI 检测到您近七日情绪波动较大,建议‘职场心理疏导’—— 内含领导偏好分析课程”。预警推送的 IP 地址,指向澜州新成立的 “职场智脑研究院”,院徽的枫叶图案被伪装成 “智能节点”,与红枫的标识如出一辙。季风递来温热的艾草茶:“周医生说这茶能安神,别被 AI 的破数据影响心情。” 他的指尖触到她的手背,暖意顺着接触点蔓延,驱散了初春的寒意。茶杯里的艾草叶在水中舒展,恰好遮住杯底的 “7” 形印记 —— 那是母亲生前专用的茶杯,底部刻着家族标记。


“职场智脑” 研究院的玻璃幕墙在阳光下泛着冷光,大厅的展示屏循环播放着 “AI 优化案例”:某员工因 “协作度评分 71 分” 被调岗,某团队因 “创新风险值 11%” 被解散。接待员的工牌挂绳上,枫叶吊坠藏在 “智能” 字样后,与小郑的同款吊坠纹路完全一致,吊坠内侧的刻痕组成摩斯密码:“711 号实验体已接入”。“智脑能通过邮件、会议录音甚至表情分析评分,” 接待员的声音带着机械的微笑,“上周有位员工皱眉次数超标,直接扣了绩效分。她的工位编号,正好是 7 号。”

研发部的演示会上,AI 系统正 “审判” 一位拒绝加班的员工:“根据 1998-2023 年历史数据,拒绝加班者的‘忠诚度评分’平均低 71%,建议启动优化流程。” 屏幕上的历史数据图谱里,1998 年实验受害者的名字被标为 “低忠诚样本”,2023 年无烟联盟成员的名字旁标着 “高风险标记”。林小雨突然举手:“这些数据来源合法吗?用旧案受害者的数据做模型,难道不违背伦理?” 她的长命锁在胸前轻晃,锁芯里的微型摄像头正记录着演示屏上的证据,镜头的角度经过母亲生前校准,恰好能拍到数据来源的隐藏水印 ——“红枫烟草医学研究院”。

研究院院长的脸色瞬间僵硬,他的智能手表绿光闪烁,AI 后台正在分析林小雨的 “质疑行为”。“小姑娘不懂技术,” 他的手指在控制屏上轻划,林小雨的名字旁新增标签:“潜在反抗者,关联 1998 年实验反抗者后代”,“智脑只是客观分析,哪来的伦理问题?” 季风注意到他的办公桌上,放着本周慎行的《技术无界论》,扉页的签名与院长的笔迹高度相似,书页间还夹着半张泛黄的烟盒纸,印着 “红枫特供” 的字样,与父亲遗留的烟盒同款。

演示会结束后,林小雨的哮喘有些犯,季风扶着她在走廊透气。研究院的通风口渗出淡蓝色烟雾,PM2.5 检测仪跳至 71μg/m³,与 “蛛网” 技术的干扰烟雾浓度一致。烟雾中漂浮的蓝色颗粒,在光线下组成细小的 “711” 符号,与旧烟厂实验的毒烟特征完全相同。“母亲说‘真正的危险,藏在 “高效” 的外衣下’,” 林小雨的声音带着喘息,长命锁在胸前轻晃,“这 AI 和当年的监控、旧案一样,都是用‘合理’的名义害人。” 季风握紧她的手:“我们不会让历史重演,你母亲没完成的伦理抗争,我们来接棒。” 他袖口沾着的艾草粉末无意间蹭到通风口格栅,蓝色烟雾竟瞬间消散 —— 这是母亲教的应急方法,艾草成分能中和尼古丁衍生物。


合租公寓的夜灯亮着暖黄的光,三人围坐在电脑前,刘默破解的 “职场智脑” 核心代码在屏幕上展开。某段算法的注释用烟油写着:“参考 1988 年七人小组处理方案:对高风险员工,先降职、再边缘化、最终‘优化’”,与周慎行黑日记里的手段完全相同。代码的变量命名里,还藏着红枫旧部的名字缩写,其中 “WBL” 三个字母频繁出现,正是王保禄的拼音首字母。

“找到 AI 的‘人性漏洞’了!” 刘默的指尖在代码上划过,“父亲的硬盘里有记录:红枫当年开发 AI 时,你父亲故意留了后门 —— 当系统检测到‘保护他人’的行为时,评分模型会失效。” 代码的触发条件里,“艾草”“长命锁”“铜烟盒” 等关键词被加密标注,与他们三人的 “守护之物” 一一对应。触发阈值设置为 “7 次善意行为”,恰好呼应 “711” 中的数字隐喻。

林小雨的母亲笔记在桌上摊开,某页贴着张旧照片:年轻的母亲与季风父亲站在电脑前,屏幕上的代码与 “职场智脑” 的核心算法重叠,照片背面的字迹写着:“给后代留把钥匙:技术的温度,藏在人心底”。照片边缘的折痕里,还粘着半张实验记录,显示 “β- 烟碱拮抗剂可干扰电子信号”,解释了艾草能破解监控的科学原理。她的指尖在照片上停顿,突然想起母亲的话:“AI 能算数据,却算不出人心的善意。”

厨房飘来艾草粥的香气,林小雨盛粥时,发现陶盆里的幼苗竟朝着电脑屏幕的方向生长,茎叶缠绕成 “711” 的形状。“母亲说艾草有灵性,能感知善恶,” 她将粥碗递给季风,指尖触到他的指腹,“就像这 AI,能被坏人用,也能被我们改造成保护大家的工具。” 季风望着她眼里的光,轻声说:“就像当年你母亲和我父亲做的那样,给技术注入暖意。” 他的铜烟盒突然弹出微型投影,父亲的影像在空气中显现:“当 AI 同时识别到三样信物,就会启动自毁程序,让所有监控数据归零。”


“职场智脑” 全球发布会的现场座无虚席,院长正在演示 AI 的 “终极功能”:“自动识别‘职场异己’,提前预警风险!” 屏幕上突然弹出 1988 年七人小组的照片,标注 “历史高风险样本”,紧接着是季风三人的头像,评分栏显示 “反抗概率 71.1%”。台下的红枫残余势力成员纷纷点头,其中一人的玉戒指在灯光下泛着绿光,与王保禄的戒指同款,戒指内侧的刻痕正是 “VII-I-I”。

刘默的反制程序在后台启动,屏幕突然切换画面:1988 年七人小组的抗议录音、1998 年实验的监控黑幕、2023 年 AI 降职员工的申诉视频…… 最后定格在季风父亲和林小雨母亲的照片上,两人的声音在会场回荡:“技术若没有伦理约束,就是最大的恶!” 照片旁弹出的实验数据显示,1998 年因拒绝参与实验被 “优化” 的员工,其后代在 AI 系统中的风险评分普遍偏高,形成跨代际的歧视链条。

院长慌乱地试图切断信号,林小雨突然举起长命锁,季风掏出铜烟盒,两人的 “守护之物” 在灯光下泛着光。AI 系统的警报突然响起,屏幕显示 “人性漏洞触发”,所有针对反抗者的评分数据瞬间清零,代码滚动中,父亲留下的后门注释显形:“真正的优化,是让职场容得下不同的声音”。系统自动弹出的伦理宣言里,引用了苏岚笔记中的话:“技术的终极目的,是守护而非控制”。

会场的员工们爆发出掌声,某被降职的员工举着申诉书喊道:“我们要的不是 AI 裁判,是公平!” 无数人举起手机拍摄,直播画面的评论区里,“抵制恶 AI” 的留言刷屏,其中一条来自匿名用户:“母亲说微光终会照亮黑暗,她做到了”,IP 地址显示来自研究院的服务器 —— 是刘默偷偷植入的母亲邮箱签名。发布会后的走廊里,季风扶着哮喘发作的林小雨,艾草香囊的香气让她的呼吸渐渐平稳。院长的智能手表在地上摔碎,屏幕最后显示的,是母亲笔记里的那句话:“技术的终极目的,是守护人,而非控制人”。


初春的阳光洒满澜州,“职场智脑” 被紧急叫停的新闻在电视上滚动。联盟的志愿者正在旧烟厂种植艾草,幼苗在风中连成绿色的海洋,季风和林小雨的身影在田间忙碌,长命锁与铜烟盒的挂绳偶尔碰撞,发出清脆的声响。泥土里翻出的旧烟盒碎片,在阳光下泛着金属光泽,碎片上的 “7-1-1” 刻痕与幼苗的生长轨迹奇妙重合。

刘默的电脑屏幕亮着优化后的 “人性 AI” 代码,新增的 “伦理模块” 里,写满了对 1988 年旧案、1998 年实验的反思:“禁止用历史数据打压员工”“保护合理质疑权”“AI 决策需保留人工复核通道”。代码的最后一行,是三人共同的签名,旁边画着小小的艾草图案,图案的叶脉纹路实为一段加密的摩斯密码,翻译后是 “永不妥协”。

合租公寓的窗台上,母亲的陶盆里,艾草幼苗已长得郁郁葱葱,茎叶缠绕着铜烟盒与长命锁的复制品,在阳光下泛着生机。林小雨翻开母亲的笔记,最后一页的空白处,不知何时多了行新的字迹,是她和季风的笔迹重叠:“微光汇聚,终成星河”。笔记夹层里掉出半张照片,是母亲与徐姨在艾草田的合影,两人手里的铜烟盒与长命锁恰好组成完整的 “711” 符号,背景里的旧烟厂烟囱正在冒烟,天空却透着光亮。

远处的 “职场智脑研究院” 正在拆除枫叶院徽,换上 “职场伦理研究中心” 的新牌子,门口的石碑上,刻着母亲陶盆底部的那句话:“技术若失温度,不如枯草”。而石碑旁新栽的艾草,正迎着春风,努力生长,像在证明:那些跨越时光的勇气与暖意,终将在阳光下,生生不息。通风管道的残片在风中轻响,像无数受害者的低语终于被听见,又像父亲烟盒里未燃尽的艾草,在雨后天晴的空气中散发出清苦的香气。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尼古丁审判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