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碾过铁轨的震颤从脚底传来,苏棠望着窗外飞驰而过的北方平原,指尖无意识摩挲着行李箱夹层里的银杏叶书签。北师大的录取通知书此刻正安静躺在背包最深处,而手机通讯录里"沈嘉淮"的名字,始终停留在那个未发送的对话框。大学四年,她刻意屏蔽了所有与他有关的消息。却还是在某个深秋的傍晚,在图书馆的校友杂志上,看到沈嘉淮获得全国数学竞赛金奖的照片。少年穿着笔挺的西装站在领奖台上,领口别着的校徽在灯光下熠熠生辉,恍惚间与记忆里那个在篮球场挥洒汗水的身影重叠。深夜的画室里,苏棠总对着画布发呆。画纸堆里藏着无数张未完成的素描——戴着学士帽的沈嘉淮,弹吉他的沈嘉淮,仰头大笑的沈嘉淮。画到兴起时,颜料常常溅在袖口,就像那年他帮她擦黑板时,粉笔灰落在她校服上的模样。研二那年,她在校门口遇见高中同学。对方不经意的一句话,让她握着咖啡的手微微发抖:"沈嘉淮好像休学了,听说他妈妈病情复发......"雨滴突然砸在玻璃上,模糊了窗外的街道,也模糊了她泛酸的眼眶。此后的日子,苏棠疯狂投递简历。当收到家乡重点中学的录用通知时,她终于鼓起勇气打开尘封已久的QQ。沈嘉淮的头像永远定格在灰色状态,空间最新动态停留在三年前——一张樱花纷飞的照片,配文是"说好的樱花,失约了"。回校任教的第一个教师节,苏棠在校史馆看到沈嘉淮捐赠的奖杯。底座刻着的日期,正是她毕业典礼那天。管理员阿姨说:"这孩子每年校庆都来,总在你们班教室坐很久。"她站在空荡荡的走廊,透过斑驳的玻璃,仿佛看见少年倚在门框上,晃着橘子汽水对她笑。某个加班的深夜,她在校门口便利店买关东煮。玻璃倒影里,熟悉的身影一闪而过。她攥着滚烫的纸杯追出去,只看见路灯下逐渐拉长的影子,和地上半枚被踩碎的银杏叶。冬去春来,苏棠批改着学生的作文,忽然想起那个总在操场角落写生的女生。女孩本子里夹着的,是和当年的自己如出一辙的心事。她提笔写下评语:"暗恋是一场盛大的独白,却能让青春绽放出最耀眼的花。"窗外的梧桐树又抽出新芽,手机突然弹出同学群消息。鲜红的"同学聚会邀请函"刺痛双眼,配图是母校翻新后的大门,而照片右下角,沈嘉淮的身影被人群簇拥着,无名指上的戒指在阳光下闪着陌生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