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他生病后,也在床上躺了两个多月。
在这期间,家里的亲戚朋友和以前关系好的同事、邻里倒是来了两回,拎着水果营养品坐会儿,和刘芬聊聊天;看他现在这个样子,大家伙心里也挺难受的。
只能盼着他慢慢好转。
以前那些阿谀奉承、天天围着他转的趋炎附势的人,一个都没露面。
现在他退休了,也发挥不了什么作用了,人家干嘛还要再奉承他呢?
何况他现在成了这个样子,更是一点用处都没有了。
有一回他躺在枕头上发愣,让刘芬把手机拿过来。
指尖在屏幕上划着,想翻翻以前存的下属、朋友的号码,哪怕聊几句家常也好。
可翻来翻去,好多人的朋友圈都把他屏蔽了。
他盯着那些熟悉的名字,手指顿了顿,又默默把手机递回给刘芬。
他忽然想起老周——以前在单位时跟他走得最近,逢年过节都提着厚礼上门,酒桌上还拍着胸脯说:
“张局,您就算退休了,我也常来家里看您,咱们哥俩接着唠!”
可现在呢?别说上门,连个电话都没有。
前几天刘芬去楼下超市,听人说老周最近忙着给新局长搬家。
他心里五味杂陈,说不请是什么滋味请,半天没说话。
还有一次,他靠在床头养神,听见刘芬在门口跟对门王阿姨聊天。
王阿姨说话嗓门大,不经意的声音传了进来:
“刘姐,以前你家多热闹啊,周末门口停满了车,现在怎么这么静?”
刘芬顿了两秒,尴尬地笑着打岔:“嗨,老张现在要养病,安静点好,省得吵着他睡不好。”
刘芬的话轻轻飘进来,张建国却觉得胸口发闷,心里翻江倒海。
现在的人都这么现实,真是人走茶凉啊,更何况他现在这种情况。
他哪能不知道,不是安静好,是没人来了啊。
以前家里门庭若市,热闹非凡。
那时候他觉得这种生活虽然有时候有点烦,但很惬意自在,那种高高在上被人追捧的感觉,很有满足感与成就感。
现在呢,自从生病以后,就连孩子们的态度,也慢慢变了。
以前张磊不管遇到什么事,都爱跟他商量。
工作上接不接项目,他会拿着方案凑到跟前:
“爸,你帮我看看,这项目风险大不大?”
单位评职称,他会皱着眉说:
“爸,你跟李主任熟,能不能帮我问问情况?”
每当这时,儿子总是先咨询他的意见,听取他的建议。
那时候他总坐在沙发上,听儿子把事儿说完,再慢慢帮着分析。
哪步该走,哪步要慎重点,张磊听得认真,时不时点头,眼神里满是依赖和钦佩。
可现在呢?张磊倒是还常来,每次来都拎着牛奶水果,每次都是简单的问候,坐下后大多是沉默。
要么就坐在床边,帮他掖掖被角,说句:
“爸,你好好养病,家里的事不用你操心”,就没别的话了。
上次张磊来,随口提了句:“想换个工作。”
他心里一动,赶紧问:
“新工作是做什么的?待遇怎么样?”
张磊却只是挠了挠头,含糊着说:
“爸,没什么。您就别操心了,我自己能搞定。”
之后就转移了话题,聊起邻里间的家长里短,再也没提换工作的茬。
他张了张嘴,想问得再仔细点,可看着儿子不耐烦的表情,又把话咽了回去。
女儿林薇小时候也跟他亲近。
每次放学回家,总爱黏在他身边,要么说:
“爸,你今天做的红烧鱼真好吃,比饭店的还香。”
每当这时,他就感觉特别满足与自豪。
有时候会拉着他的手去超市,让他教自己怎么挑甜西瓜。
她在单位发了零食,哪怕是一小袋坚果,也会特意留着带回来给他。
后来林薇出国读书,一年才回来一次。
这次他生病,林薇特意提前回国,进门就帮着刘芬做饭、打扫卫生,倒也懂事。
开始也经常陪他聊天,讲国外的趣事,后来时间久了,再加上工作忙,她再也没有以前那么热心了。
有时候甚至对他有一点点不耐烦。
他又想起有一年自己生日,家里来了好多客人。
客厅里的沙发坐满了,连阳台都站了几个,有人送字画,有人送好酒。
还有人订了个两层的大蛋糕,上面用红色奶油写着“张局生日快乐”,字又大又亮。
张磊和林薇忙着给客人倒茶、递水果,刘芬站在客厅中间,陪着笑脸,时不时跟客人打招呼:
“别客气,吃点水果。”
那天晚上他喝了点酒,晕乎乎地拉着刘芬的手说:
“咱们一家人能过上这样幸福的日子,这辈子我知足了。”
可现在回想起来,那时候的热闹,很多都是虚情假意,那是因为他还在那个位置,还有点用。
那些人围着他,无非是看中他的身份,能给他们办事。
孩子们依赖他,是因为他能帮他们解决麻烦。
一旦他没了那个位置,又生了病,连话都说不利索,那些以往的辉煌,自然就不存在了。
有天晚上他失眠,眼睛睁着看天花板就是睡不着。
只听见刘芬在客厅跟张磊打电话,声音压得很低:
“你爸今天又问起老周他们了,情绪不太好,你有空了过来跟他说说话,开导开导他。”
张磊在电话那头应着:
“妈,我知道了,可这几天项目忙,天天加班,等周末我一定过去。”
挂了电话,刘芬轻轻叹了口气,那声叹气很轻,却像根细针似的,扎进了张建国的耳朵里。
他知道刘芬心疼他,可他也忍不住琢磨:
张磊是真的忙,还是不想跟他提那些过往的事?
毕竟,他现在帮不上儿子任何忙了。
还有一次,阿姨帮他擦身,看着他盯着墙壁发呆。
忍不住说:
“张大哥,以前你家多热闹啊,天天都有人来,怎么现在没人来了呢?”
他没说话,阿姨又接着说:
“那些人啊,都是看你有权有势才来的,现在你病了,帮不上他们了,自然就不来了。现在的人怎么这么势利呢?真是人情薄如纸,人走茶凉。人怎么就这么现实呢?”
他轻轻点了点头,心里酸楚。
阿姨是实在人,说的也是真心话、大实话,可这些话深深刺痛了他的心。
以前有人跟他说,人都是相互利用的。
那时候他还不完全认同,总觉得总有一些知心好友。
觉得自己人缘好,大家都是真心待他。
现在才明白,有些人情根本不是相互的,是看你有没有价值。
你有用,人家才会来找你阿谀奉承、溜须拍马。
你没用了,就算以前再牛,现在也会离你远远的。
他以前以为的“好人缘”,不过是那个“局长”的位置带来的,跟他这个人没多大关系。
刘芬也常跟他说:
“老张,别想那么多,咱们不管别人怎么样,只要一家人好好的,比什么都强。”
他知道刘芬说得对,可夜里醒着的时候,还是忍不住想:
如果他没生病,如果他还在那个位置上,那些人是不是还会像以前一样围着他转?
张磊是不是还会像以前一样,有事就跟他商量?
窗外的天慢慢黑了下来,刘芬端着熬好的药走了进来。
把药碗放在床头柜上,又扶他坐起来,垫了个枕头在他背后。
“老张,该吃药了。”她的语气很柔,舀了一勺药吹了吹,才递到他嘴边。
药是苦的,苦得他皱了皱眉,可他觉得,这点苦比心里的苦轻多了。
刘芬喂完药,又帮他轻轻捏着胳膊,说:
“今天外面太阳好,你晒了太阳也高兴,明天要是还这么好,我再推你出去走走,顺便去小区门口看看卖橘子的,你不是爱吃甜橘子吗?”
他点了点头,看着刘芬的脸,灯光落在她鬓角的白发上,心里涌起一阵暖意,忽然就踏实了。
还好他还有个知冷知热的老伴刘芬,还有这个温暖的家。
以前他总想着别人怎么看他,总贪恋着职位带来的风光和热闹,觉得那些才是人生的体面。
现在躺在病床上,经历了人情冷暖,才明白那些都是虚的,像泡沫一样,一戳就破。
有家人的温暖、关心和陪伴,才是最真实、最长情的。
只是这个道理,他明白得太晚了。
他闭上眼睛,心里默默想:以后不管怎么样,自己已经是现在这个样子了,日子还要继续。
这退休前后还真是区别太大了,这就是现在的社会现实。
现在他已看淡了一切,就让一切往事都随风飘散吧。
只要刘芬身体健康,孩子们都生活得幸福快乐,一家人平平安安、开开心心的就够了。
本部小说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