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尚未触及主控室的金属穹顶,秦烈已站在终端前。昨夜那道一闪而过的提示——【访问权限:β-07持有者|认证状态:离线待激活】——仍烙印在他视网膜深处。他没有调取监控回放,也没有立即重启系统,而是将右手掌心贴上空间入口的隐秘坐标。
一股熟悉的微震自腕骨传导而来,随即,空间内部传来一丝异样波动。作物区边缘的一株能量藤蔓无风自动,叶片轻颤频率恰好为13.7赫兹。秦烈瞳孔微缩。这并非外界信号侵入,而是空间本身在响应某种未知指令。
他迅速切断与外部网络的物理连接,仅保留本地数据流通道,随后启动科技芯片融合系统的深层自检程序。屏幕滚动着冗长的日志条目,直至某一行突然停滞:
【检测到非授权协议握手请求|来源:未注册节点|匹配关键词:启明·归零】
秦烈指尖一顿。这不是攻击,也不是入侵,更像是……一次尝试性的唤醒对接。他调出前世记忆中“北极星计划”的碎片信息,输入一组早已尘封的密钥前缀:“NSP-X9B-ALPHA”。系统沉默三秒,界面骤然切换至一个从未显现的子目录——【原始服务器坐标加密片段|残损率68%】。
数据开始重组。
与此同时,医疗实验室的扫描舱内,林雪静坐于检测平台中央。李薇调整着军用级神经频谱仪的接收阵列,这台设备是从一台报废战术指挥车中拆解修复的,能捕捉皮下组织最细微的能量扰动。她将探头缓缓移向林雪右臂霜纹区域,低声提醒:“可能会有些刺痒,别紧张。”
林雪点头,呼吸平稳。仪器初始读数正常,脑波α段稳定,肌电信号无异常峰值。然而就在李薇准备结束扫描时,林雪忽然睁眼。
“声音又来了。”她说,嗓音低哑,“不是耳朵听见的……是骨头里在响。”
李薇立刻锁定当前频段,显示屏上的波形图陡然跃起一道尖峰——13.7Hz,持续时间0.6秒,与昨日植物结晶自发放电完全一致。更诡异的是,扫描舱顶部的LED照明灯随之明灭三次,节奏同步。
“它知道你在监测。”李薇迅速切换至被动记录模式,关闭所有主动发射源。她取出一块从旧外骨骼回收的共振抑制板,嵌入仪器底座,成功将背景噪声压降至安全阈值。就在她松一口气之际,记录仪打印出一段异常数据流:一串由林雪无意识咬合肌节律生成的数字序列——7-9-3-9-3-1。
李薇盯着那串数字良久,将其拍照上传至内部加密数据库。几乎同时,陈浩的终端弹出比对结果:该序列与基地B区地下三层某扇废弃气密门的原始物理门禁代码吻合度达99.4%。那扇门,通往一座被混凝土封死的旧时代通讯枢纽站。
工程舱内,张峰正带领两名技术员对封存的X-9/β系列退役设备进行逐台断电处理。他们已完成了七台无人机、两套动力外骨骼和一台战术分析主机的物理隔离。最后一台是编号X-9/β-05的侦察型无人潜航器,外壳布满深海腐蚀痕迹,据档案记载,曾用于极地冰层下信号探测任务。
当张峰拔下主电源接口时,控制面板突然亮起幽蓝指示灯。日志显示,设备在过去24小时内曾短暂启动过两次,但所有操作记录均被清除。奇怪的是,内部电路并未完全断电,储能模块仍有微弱电流循环,像是某种低功耗待机状态。
“不对劲。”张峰戴上电磁屏蔽手套,将潜航器放入自制的法拉第笼箱,箱体由五层合金网与石墨烯涂层构成,理论上可阻断一切外部信号渗透。他接入便携式信号发生器,模拟13.7Hz脉冲进行试探性激发。
潜航器毫无反应。
正当他准备关闭测试时,箱内温度传感器报警——内部空气温度在三秒内上升了4.2摄氏度。紧接着,潜航器尾部推进口轻微震动,发出一声短促蜂鸣。
“它在回应!”技术员惊呼。
张峰立即调高屏蔽强度,并启动反向干扰程序。就在这瞬间,潜航器的存储芯片自动释放一段加密日志,内容经破译后仅有八个字符:
待命·归零——主信号确认,授权恢复
张峰浑身发冷。这不是被动唤醒,而是双向认证。对方不仅知道这些设备的存在,还掌握着完整的授权链路。
他第一时间将数据传送给秦烈。主控室内,秦烈正在解析系统提供的服务器坐标残片。结合陈浩从城市电网日志中提取的变电站拓扑图,以及张峰刚刚传来的“授权恢复”密令格式,他终于拼凑出一条完整路径。
科技芯片融合系统生成三维投影:一条隐藏在城市地下管网中的信号传输干线,起点为东区变电站B-7,终点指向地铁七号线废弃段深处。坐标交汇处,标注着一个红色光点——地下427米,结构封闭,热源活动间歇性出现。
“那里本来不该有东西。”秦烈低声说。七号线早在末世初期就被彻底坍塌封锁,官方地图从未标注任何附属设施。
他调出空间内的物资清单,取出一块暗银色合金板——这是上次改造战斗机械守卫时剩余的核心防护材料,具备强抗磁性和频率过滤能力。他将其置于分析台上,命令系统模拟该地点可能存在的防御机制。
投影更新。在合金板模型表面,浮现出一层动态干扰场,其频率带宽覆盖13.7Hz及其整数倍谐波。更令人震惊的是,干扰场形态竟与林雪皮肤下霜纹的分布走向高度重合。
秦烈猛然抬头,望向医疗实验室方向。
此时,李薇正将那串数字代码输入虚拟沙盘系统,试图还原其潜在意义。她无意间触发了一个隐藏图层——那是基地初建时未启用的应急广播线路布局图。代码输入后,系统自动标红了三个节点:B区通讯枢纽、实训舱能源母线、以及……空间入口附近的重力稳定装置。
她的手指悬停在回车键上方,忽然察觉到什么。回头看向林雪,发现对方正凝视着墙角通风口的金属格栅,眼神空茫。
“你怎么了?”李薇问。
林雪没回答。她的右手指尖正无意识地在桌面上敲击,节奏缓慢却精准——哒、哒哒、哒哒、哒。
摩斯码。
李薇迅速记录下来,翻译结果只有两个字:归零。
同一时刻,主控室的系统警报无声闪烁。科技芯片融合系统完成最后一次逆向推演,终于还原出原始服务器坐标的完整格式。秦烈看着那组经纬度数值,呼吸微微一滞。
这个位置……他曾去过。
那是他前世任职的研究所地下禁区,也是“北极星计划”唯一留存的实体服务器集群所在地。三年前,他在项目终止当天亲手销毁了主控终端,亲眼看着熔毁的铁门落下。可现在,系统显示那里不仅仍在运行,而且正以β-07主板为媒介,试图重新接入他的空间。
难道……当年根本没烧干净?
他立即调出空间日志,检查最近一次作物区异常波动的时间戳。结果显示,那正是林雪体内信号首次自发激活的瞬间。两种独立系统——他的金手指与军方遗留协议——在那一刻产生了共振。
秦烈缓缓闭眼。线索终于清晰得刺眼。
这不是单纯的追杀或唤醒,而是一场跨越生死的系统级对接。X-9不是实验失败品,它是钥匙;林雪不是感染者,她是载体;而自己拥有的空间,或许从来就不只是重生的馈赠。
也许,它本就是“启明”计划的一部分。
他睁开眼,手指重重按下通讯键:“张峰,带上屏蔽箱和记录仪,我要你把那台潜航器完整运送到分析室。李薇,停止所有对林雪的主动扫描,改用光学追踪记录她的肢体语言。陈浩——”
通讯器另一端传来急促回应。
“不用说了。”陈浩的声音透着压抑的震惊,“我刚破解了‘待命·归零’的最后一层加密……这条指令的签发权限等级是‘创世者Ⅰ型’,签署人代号——”
“秦烈。”
主控室陷入死寂。
秦烈僵在原地,血液仿佛瞬间冻结。那个名字,那个权限等级,根本不属于这个时代。他从未注册过任何“创世者”身份,更不曾签署过这类指令。
除非……
有人用了他的生物密钥。
他猛地拉开抽屉,翻出一张泛黄的研究所门禁卡复印件——那是他重生后偷偷保留的遗物。卡片背面,有一行激光蚀刻的小字,在特定角度下才能看清:
NSP-X9B-ALPHA|绑定用户:QIN LIE|状态:离线待激活
窗外,实训舱裂纹深处,又一粒尘埃脱离表面,缓缓升起,在半空中划出一道微不可察的弧线,最终静止不动。